书城社科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10657300000050

第50章 理发对教育的启示

楼下新开了一间理发店,门面装点极为新潮,透过玻璃窗看到年轻的理发师也很时尚,然而顾客却并不是很多。正巧,自己的头发有些长,而我又不善挑剔,不想在曾经习惯的那家理发店长时间等候,于是下班回家时径直走进了这家理发店。为我理发的理发师很热情,也很健谈,在洗头的空当,与我攀谈了起来,说起我的发质粗硬,不适宜头发留长。我听他说得很专业,也很在理,便对其信任有加,将自己的头彻底地交给了他,坐在转椅上,闭上眼镜,任由他剪刀飞舞,享受着闲暇的惬意。二十来分钟过后,在理发师的提醒之下,我戴上眼镜,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新发型。顿时吓了一大跳,这还是我吗?四周头发短,顶部头发长,并且顺向一边倒,怎么看怎么别扭。说实话,这样的发型对于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倒也合适,而对于我这样一位有着十来年教龄的教师来说却愈发显得不合适。我开始责问理发师:“你怎么给我剪成了这个样子?你怎么没有按照我原先的发型理呢?”理发师振振有辞地说:“这个发型很好呀!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而且很适合你的发质,挺好看的!再说你也没说要剪什么样的发型呀1此时,我知道自己再多的言语也无法换回原来的发型,只好作罢,不过心里已经暗暗下了一个决定:从今以后再也不会到这理发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理发师,才算得上智慧的理发师呢?仅仅理发技术过硬,就能称之为水平高吗?诚然,一流的理发技术对于理发师来说是必要的,但是仅仅拥有理发的技术却远远不够,还需要尊重顾客的意愿,听从顾客的想法,征求顾客的意见。因为头发绝不是理发师自己的,而是属于顾客的,理发师眼中的新发型在顾客的眼里却并不一定被看好,也许那恰恰是顾客所厌恶的、所反感的。理发师以自己的想法决定顾客的头型显然犯了大忌,也终究不会被顾客所认可、所接受。我想,这家新开的理发店之所以顾客极少与理发师的观念不无关系,因为他并没有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作为智慧的理发师在为顾客理发之前,首先应当询问顾客理想中的发型,揣摩顾客,读懂顾客,理解顾客,这样剪出来的发型才能让顾客从心眼里接受,才能获得顾客的满意。

行行出状元,门门有学问,尊重顾客,这是理发的智慧。尊重自己服务的对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真理,作为经营者都需要深谙此道。其实,教育也是如此,教师与理发师又何尝没有几分相似呢?不过一个修整于外表,而另一个影响于心灵罢了。

试问,我们的教师,有没有犯过理发师类似的错误呢?对于学生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有没有征求过学生自己的想法呢?有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育是否能够让学生接受,会不会让学生排斥与反感呢?如果没有这样做,不就等同于理发师拿着剪刀强行按照自己的意愿为顾客理发吗?

诚然,理发师的初衷是为顾客理出好看的头发,而教师也是想让自己的学生成才。但是,理发师应当明白,发型是因人而异的,应当由顾客的发质、头型基储个人意愿决定。我们不能强求所有的顾客都剪出一个发型,哪怕这个发型是最时尚、最新潮、最流行的。正因为每位顾客都是独一无二的,才出现了他们头型的精彩纷呈。教师也应当明白,每位学生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智力、个性、学力、基础不同,因而适合他们的发展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强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考上重点大学,做学问,当研究者。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并不一定都是他们的意愿、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追求。智慧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不是强求学生整齐划一,而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教育者首先应当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如此,教育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才能收获师生彼此的双赢与幸福。

教育如理发,理发师需要尊重顾客,才能留住顾客。同样,教师需要尊重学生,才能成就理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