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10657200000025

第25章 发热的辨证论治

发热一证在祖国医学的古典著作《内经》中就早有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阳胜则热”、“重寒则热”、“寒极生热”的记载,这是在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说明人体阴阳属性和自然的转化规律,并以此为据还说明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对立统一性。《内经》一书还描写了寒热虚实性质,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并进而提出了治疗原则,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后,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上,有伤寒学派和温热学派,都是治疗发热为主的病,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一、发热概论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的病种和兼证内容很广,大体可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类。外感发热多为实证,由气候异常或疫疠等外邪侵犯人体,正邪相交而致发热。其中有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表热多兼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或兼见咳嗽、鼻塞等肺经卫分症状。半表半里热的主要症状是寒热往来,胁肋苦满,口苦咽干呕恶,脉弦数。里热则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欲饮,舌苔黄干,大便燥结,脉多沉数有力。若邪盛深入“营血”则见昏迷、抽搐、斑疹等危重症状。“内伤发热”多为虚证,大多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其中有“阳虚”(气虚)与“阴虚”两种。阳虚发热有二,一指素体虚弱,尤其脾胃功能低下,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一种病理反映,其症有自汗身热,恶风身倦,少食纳呆,发热多在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二是素体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现浮热,其症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痢,脉微等。阴虚发热是指阴津耗损过度而出现的内热,其症见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症状。

在中医四诊中,问诊首问寒热,此说明是四诊中的重点。单就发热进行辨证论治时也要运用一套完整的理法,使用这些理法时,主要先辨别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再以外感或内伤分析其不同的原因,从而根据证候的具体情况和患者个体的特殊情况再进行适当的治疗。

二、辨证论治

1.外感发热

(1)风寒外感: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周身肌肉关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而数(太阳伤寒)。治宜辛温发汗。如麻黄汤、香苏饮。

(2)风温外感:发热恶寒、自汗出、头胀、口干、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数或两寸独大。治宜辛凉发汗,如银翘散、桑菊饮。

以上两证皆为表证,与肺有密切关系,故共同症状是喉痒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两者区别在于风温轻而风寒重,风温鼻孔有热感、咯痰不利或咽喉梗痛。除上两种外还有湿邪、暑邪和秋燥之气也能引起发热,即所谓“六气皆可化火”之义,然其性质和临床表现及用药上也就有所不同,但因同属表热,其治疗原则仍离不开辛温和辛凉两类。

根据临床所见,用桑菊、银翘之类较多,乃因风热原因居多,也由于“六气皆可化火”之故,即使是风寒外感也极易化热。故临床每遇此证,作者常用自拟方“清瘟汤”,对流感和病毒性上感效果比较满意。其方为:桑叶、芦根各15g,生石膏、生甘草各9g。因温热性质的外邪变化较多,故须加减化裁:瘟毒痄腮可加牛蒡子6g,马勃6g,板蓝根9g;咽喉红肿可加桔梗9g,金果榄6g;眼赤目痛可加菊花9g,木贼6g;牙痛加牛膝9g,细辛3g;龈肿加生地、元参各12g;纳呆加鸡内金9g或焦三仙各9g;夹湿者加佩兰12g,藿香9g;夹暑用滑石9g;化燥可用知母6g,麦冬9g(1961年曾报道过用此方治疗百余例流感的疗效,1975年此方刊入《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一书中)。但发汗时还须注意,如当汗而不汗,邪自不去,不当汗而汗,轻则伤津液,重则亡阳,故应注意病人的体质和严格掌握好剂量。

(3)伤风发热:发热鼻塞,自汗出,脉浮缓,这是伤寒的太阳中风证,属于表虚证。由于卫分感受风邪造成卫强营弱的情况,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方中桂枝祛风,芍药可养阴和血,生姜能发表,大枣可补中,这样互相配合,起祛邪扶正之功。桂枝汤在临床应用上范围已扩大,如用于阳气虚弱引起的脏腑功能低下的各种慢性病的治疗,如慢性胃炎等。

(4)少阳发热:寒热往来,胸胁痞满,心烦呕恶,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此乃伤寒的半表半里证。治宜和解法,方用小柴胡汤。和其里使邪不再内犯,解其表使邪从外出,目的是祛邪存正。邪正盛衰,取决于内因,解表为扶正,和内为祛邪,主导思想相同。

此外,疟疾发热,一日一发或兼日一发或三日一发,有规律,发时先寒后热,兼见头痛口渴,汗出则热清。古人将此证分多种类型,治以常山饮和七宝饮为主,也可用小柴胡汤,但也应视虚实而加减。

(5)阳明发热(邪在气分):经证:外感发热,汗出不解,病邪传里,初在肺则身热持续而不恶寒,进而犯胃则反恶热,午后热势增高,口渴引饮,舌苔薄黄,脉象滑数。当热邪入胃便有“四大之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邪在肺治以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并加石膏;邪在胃则用白虎汤,此属于清气退热法。腑证:寒邪和热邪传至中焦,胃中热藏必耗津液,影响及肠使大便秘结。证见大热不退,日晡更甚,甚而烦躁不宁,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而糙或起芒刺。治宜下法通便,方用大承气汤。注意须具备痞满燥实坚五症者才用此方,否则用化裁承气汤。

(6)表里俱热:表应汗解,里应清下,表里俱热同时并见或传经后表证未解即见里证,此时要汗下同用,也即双解法。如上下均热、脉洪数用三黄石膏汤,如泻热则用葛根芩连汤。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既可疏表也可清里又不伤正,临床常以此药治疗皮肤风毒刺痒,且对顽痰也很有效,但要掌握体质。

(7)湿热发热: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胶结、难分难解。故证见:热势缠绵,头痛自汗,心烦胸闷,恶心,口干不欲饮,舌苔腻等。治宜清热化湿,如三仁汤。湿热证的清热不难,湿邪却不易化,不先化湿,又很难使热清解,因此治疗上应突出化湿为主。

(8)邪入营血发热:温毒或伤寒化热传入营血所致之发热,使病邪又深了一步。邪入营分,舌质红渐深而为绛,见心烦神昏和斑疹出血等,常用方剂为清营汤或清宫汤等。有神昏谵语者用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至于斑和疹的治疗,疹以辛凉透邪为要,适加清血分之品,斑则需清热凉血。

2.内伤发热

(1)郁证发热:本病系七情所伤、“五志化火”所致。证见午后低热或遇情志不遂时即现周身烘热,烦躁易怒,头胀耳鸣,夜寐不安,多梦易惊,胸胁不适,纳差,妇女月经不调等。治宜舒肝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

(2)瘀血发热:发热若狂,少腹拘急,小便自利,伤寒论称为蓄血,用桃仁承气汤。如患少阳证未罢,经水适来,突见谵语,胁肋脐腹疼痛,为“热入血室”,治以小柴胡汤加减。瘀血发热,用退热药不能奏效,必须以祛瘀为主。临床上遇妇女经期低热,按养血通经,少佐清虚热之药治疗,很有效,尤在产后,益气养血药中加入芥穗炭,有除风退热的理想效果。

(3)食滞发热:食滞不消而呕吐或泄泻,身热伴随而起,此病小儿多见,每用多种方法解热不除,投以消导则滞除热退,方如保和丸之类。临证常以鸡内金、生石膏同用治疗伤食发热,且治流清涎效果满意。

痢疾发热是里滞不化,用消导药后热方退,若慢性痢疾发热则属阴虚之热。小儿疳积(多指小儿营养不良)常见形体消瘦,肚大青筋,兼见潮热,即所谓“大人为痨小儿疳”。此种疳积不可攻代消导,正如钱乙所载:“小儿诸疳,皆因病后脾胃亏损,或用药过伤,不能转化乳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临证用“疳积散”治疗此类疾病。药含龟板、鳖甲、穿山甲、太子参、白术、茯苓、生杭芍、鸡内金、麝香、雄黄、天竺黄、龟板、鳖甲、芍药意在养阴,既补先天,又能消积;太子参、茯苓、白术以益气养后天;穿山甲、鸡内金健脾消滞;雄黄消积杀虫;麝香回阳开闭。此种补先天、养后天,使阴生阳长的作用适于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治疗小儿疳积每顺手而应。大病之后的患儿如慢性肾炎、慢性肝炎、支气管哮喘等,服此药后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运用。

(4)阴虚发热:发热多在下午,骨蒸发热,五心烦热,盗汗,形体消瘦,脉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如清骨散。

(5)阳虚发热:自觉热势多在半夜或上午,平素形寒恶风、神疲懒言、饮食无味,脉大无力,治宜甘温清热法,用补中益气汤。

已故名老中医秦伯未对阳虚发热做这样的论述:“如果误于发汗则汗出不止,误于清凉则呃逆频作,或误于滋阴则神疲昏愦、大便溏泄。我的体会,阳虚证与气虚有密切关系,单纯的阳虚与气虚又不可能引起发热,因阳虚引起的发热大多血分亦虚,相对地阴虚发热也能促使阳气虚弱。所以虚证发热虽可分阴虚、阳虚,但不能偏执一方治疗”,这些经验极为宝贵。

(6)血虚发热:和阴虚发热同类而症状稍轻,如热亦在下午,遇劳即发,自感头面烘热,手足心烦热,汗出,体困无力。治宜养肝,因肝为血海,用归芍地黄汤加减。

综上所述,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一是祛邪,一是扶正,祛邪的目的在于扶正,扶正的目的在于祛邪,其间的道理应细心领会。发热一证,可引申出许多证候,应在四诊的基础上,按八纲、病因进行具体辨证,若辨证得当,治法也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