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论语心得
10656800000061

第61章 《诗》,礼,乐

子曰:“兴①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①兴:激发,振奋。

“心得”

孔子说:“《诗经》使我振奋,礼使我能在社会上站得住,音乐使我的学习得以完成。”

“故事链接”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的始祖。因为他原来的封地是周地,所以世人称他为周公。周公一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代,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武王去世后,因成王年幼,周公没有到鲁国就封,而是留在镐京代替成王执掌朝政,成了周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以德配天”、“天命无常”是周公维护周朝统治的基本思想,他用这些思想解释周朝为什么能够替代原来受天之命的商朝,使周王朝的统治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周公对周朝的统治也提出警戒,既然天命无常,便不可拥有永久的统治,只有“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励精图治,才能保证统治的长久。周公的思想成为历代封建帝王统治思想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公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在周朝开始形成的。他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以及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以确保周天子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平衡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

在周公的辅佐之下,周成王开创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景象,使周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文明大国。

周公晚年是在周族的发祥地度过的。周公死后,成王以最隆重的天子之礼将他安葬,还特许鲁国用祭祀天子的礼乐来祭祀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