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论语心得
10656800000003

第3章 孝弟为仁之本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③。君子务本④,本立而道⑤生。孝弟也者,其为仁⑥之本与⑦!”

“注释”

①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比孔子小十三岁,一说小三十三岁,后一说法较为可信。因有若乃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之一,后世人们尊称他为有子。

②弟:“悌”的古字,即弟妹对兄姐应有的正确态度。

③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意为从来没有。

④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致力于根本、基础。

⑤道:社会道德、伦理思想总的规律和规范。

⑥仁:孔子思想的主体和核心,是孔子的基本观念之一。其核心内容为仁爱、爱人、人与人相亲。朱熹《论语集注》:“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这里就是指孔子的“仁德”思想。

⑦与:同“欤”,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

“心得”

有子说:“孝顺父母,友爱弟兄,却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故事链接”

舜是我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君主。他道德高尚,孝顺父母,友爱弟兄。

据说舜姓姚,名重华,冀州(今河北省一带)人。他的父亲是个瞎子,舜很小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就是舜的后母。后母生了个儿子,叫象。象好吃懒做,又经常在父母面前说哥哥舜的坏话。老夫妻俩和象常在一块儿密谋,要找机会害死舜,好让象一个人继承全部财产。舜并不介意,他十分孝顺自己的瞎父亲,对待后母和异母弟弟象也很好。

部落联盟首领尧听说后,决定考验考验舜。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还让他协助自己管理一些事务。

舜的瞎父亲和弟弟象,得知舜娶了尧的女儿,又起了坏心。有一回,父亲叫舜修补粮仓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他父亲把梯子抽走,还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飞鸟展翅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父亲又叫舜去掏井。舜跳下井后,父亲和象就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父亲和象被感动了,不再暗害舜了。

尧听说舜这样宽宏大量,对他更加放心了,就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他。舜行使了二十年的治理大权,把各种事情办理得井井有条,天下的人都十分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