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论语心得
10656800000002

第2章 学而篇①第一

学而时习之

子②曰:“学而时③习④之,不亦说⑤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⑥,不亦君子⑦乎?”

“注释”

①学而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以每篇开头前两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但由于“子曰”两个字常用于篇目的开头,此类篇目便以“子曰”后的两三个字作为篇名。本篇开宗明义讲学习和做人。

②子:中国古代对有地位、有学问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中“子曰”的“子”(共计375次)均指孔子。

③时:时时,按时。

④习:温习、练习。

⑤说:同“悦”,愉快、高兴。

⑥愠:恼怒、怨恨。

⑦君子:有德者,指道德修养高尚而有学问的人。

“心得”

孔子说:“学了知识以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这不就是君子吗?”

“故事链接”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一直和母亲过着贫苦的生活。生活虽然贫苦,但孔子却勤奋好学。

有一次,孔子向鲁国音乐大师师襄学琴。一支曲子学了十几天,师襄很满意地说:“嗯,弹得不错,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但孔子却摇摇头:“曲调我算是掌握了,但技巧运用得还不娴熟。”

过了几天,孔子已经弹得行云流水般动听了,但他自己仍不满意:“这支曲子蕴涵的道理我还没有领会,我还得继续练习。”

又过了几天,师襄说:“现在你弹奏的跌宕起伏,可见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内在精神了,可以练习新曲了。”

孔子还是头也不抬地说:“可我还没体会到作曲者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不倦地练习,沉醉在音乐世界里。终于有一天,他放下琴,跑到师襄面前,兴奋地说:“老师!我已经从曲子中感受到作曲者的形象了:他高高的个子,目光深沉,若有所思地眺望远方,处处显示着他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德,四面八方的国家都臣服于他。我想,他是周文王吧?”

师襄大为惊讶地站起身来,说:“说得对极了!我的老师当时教我时,就说过这曲子正是叫《文王操》!”

这个故事正是说明了,学习了知识以后,时常去温习它,你会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