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10655900000006

第6章 中医外治法

外治是与内治相对而言,广义的外治,是泛指临床各科除内服药物治疗以外的一切治疗方法,而外科言外治,是指对于外科范畴内的疾病适用药物和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医疗器械,直接作用于病人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

从医学起源来看,有了人类,便有医疗活动,原始人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经常遇到各种意外的损伤,无意识的采用树叶、草茎或泥土等来涂裹伤口,久而久之,便慢慢发现了一些有用的药物和方法,这便是外治法的最早萌芽。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文字的出现,行之有效的药物与方法即被记录下来。在我国,早在《周礼·天宫》中便有“祝药”、刮、杀的外治方法,《内经》有砭石刺脓破汁、药熨的记载,尔后随着医学的发展,外治方法不断增多,仅外科外治法,即已多达数十种。徐灵胎说:“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不难看出,古人对于外治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是很深刻的,并说明了外治法是中医外科治疗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治法以内治理论为依据,正如《理沦骈文略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一般来说,比较轻浅的疮疡,通过外治,即可收功。但若系大疡重症,仅用外治是不够的,必须内外结合,辨证治疗,方可提高疗效,转重为轻,化险为夷。《张氏医通·疮疡门》云:“疮疡敷药,当分阴阳虚实而用内治之法,不可概敷寒凉之药。若肿痛热渴,脉滑数有力,其证纯阳,宜内服解毒之剂,外敷寒凉之药,瘀滞自散。若似肿非肿,似痛非痛,似赤非赤,似溃非溃,脉洪数无力者,证属半阴半阳,宜内服助胃托里、兼行解毒,外敷寒凉药中兼辛热药一分,则营逆自从,血郁自散。若微肿微痛,色暗坚硬,肉色如故,久而不溃,脉按之沉细,举指虚浮者,其证属阴,宜内服回阳之剂,外敷辛热之药,则阴毒自解,阳气自复。诚如古人所云:“……如是则五脏自和,六腑自调,气血自生,疮毒自解矣。”

外治法大约可分为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等,这些疗法在治疗疾病的程序上,往往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可单用某一方法,即可奏效。但大多数的情况则需用多种外治手段同时结合治疗,如大疡痼疾,则需熏洗、溻渍、切开、筒拔、掺、围之药,或盖贴膏药等配合使用。所以临证必须根据具体病情,内外结合,数法并举,以达早日肿消、痛止、疮愈之目的。

药物疗法是通过各种药物制剂直接施用于外症局部,利用药物的性能而产生治疗作用,是外治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疗法。药物疗法大体包括膏药、药膏、围药、掺药、熏洗药、擦药、涂药、吹药、药线九种不同类型。由于制作方式,使用方法或作用特点的异同,因而它们有着各自的特性。如围药具有围聚束毒,防止病邪扩散的作用;熏洗药有温通腠理,荡涤脓腐之力,掺药药少力专,且作用范围广泛等。除了它们各自的特性外,诸药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如使用其他药物疗法前可先用熏洗之剂,使之腠理疏通,以利于药物渗透肌肤。掺药液与膏药、药膏配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围药和涂药所用基本相同。另外,在每种药物类型中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掺药虽然制用方式相同,因其适应证有异,故分消散、提脓去腐、去腐平胬、生肌收口、止血药等。擦药虽然使用方法相同,但由于配制剂型不同,而有酊剂、油剂、粉剂之殊。药物疗法是外治中最常用的疗法,临床应熟悉各药性能,恰当合理的运用,方合经权之道。

一、膏药疗法

膏药是将按一定配方的若干药物,经过高热煎熬促其发生化学变化,或通过捣打使之发生物理性改变后,制成的一种药物剂型。古代称之为薄贴,近代有称铅膏,正如《证治准绳》所说:“大抵敷贴之法,欲消散肿毒,疏通血脉,寒热错综,皆期于不成脓也”,说明疮疡宜贴膏药。又如《外科启玄》云:“大凡疮毒已平,脓水未少,开烂已定,或少有疼痒,肌肉未生,若不贴其膏药,赤肉无其遮护,风冷难以抵挡,故将太乙膏等贴之则偎脓长肉,风邪不能侵”。因而,不论疮疡初期、成脓或溃破之后均可应用。膏药富有粘性,贴敷部位固定,疮疡初起贴之消肿止痛,成脓期则提脓拔毒,溃破后祛腐生肌,保护疮面。

祖国医学用膏药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唐代时由于医疗水平的显著提高,正式膏药(铅药)已得到发明和使用,如《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的治疮疡用乌麻膏,即由生乌麻油,黄丹,再加蜡,三味熬制的。至宋代,膏药的使用已有所分类。如《外科精要》中排脓用碧油膏,溃后用神异膏、清凉膏等。《卫济宝书》则记载了此较详细的膏药制作方法。其后许多医学古书籍对膏药均有记述,如《外科户玄》的作者申斗垣已认识膏药不但有治疗作用,而且还可保护疮面。至清代徐大椿在论膏药时则云:“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理。治表者,如伴脓、去腐、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而日换;治理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厚而久贴”。这两型膏药至今仍为中医外科所运用。

膏药剂型各有厚薄之分,使用时就有不同的适应证。肿疡初起,应以消散、退肿、化毒为治则,宜用厚型膏药,如太乙膏、阳和解凝膏等,贴敷时间长,适于少换。溃后应以提脓祛腐,排毒生肌为要,宜用薄型膏药,如朱砂膏,拔毒膏等,适于勤换。又如阴疽顽痰,病程较长,也宜用厚型膏药,如雄鸡化骨膏、阳和解凝膏、麝香回阳膏等。但阳证疮疡,病程短,虽在肿疡期,也可用薄型膏药,如太乙膏、千捶膏,虽属厚型,亦可用于肿疡和溃疡,但用于溃疡时摊制则应薄些。

疮疡有阴阳性质的不同,药物有寒热之差异,膏药随其药物的配方组成不同,而有寒热温凉之区别。寒凉性质的膏药,宜用于阳症疮疡;温热性质的则适用于阴寒之证。如太乙膏性偏寒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生肌,适用于阳症疮疡。阳和解凝膏性偏温热,有温经和阳,驱风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阴证肿疡。千捶膏性凉,有消肿解毒,提脓祛腐,止痛的作用,可通用于一切阳证疮疡。此外,有些膏药还有特殊的功能,如咬头膏,具有腐蚀功能,可用于脓肿已成,不能自破,或因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贴之以蚀破疮头。消核膏性温热,重于消痰软坚,主治皮里膜外之痰核,流痰呈色白坚肿症状者,疗效颇佳,但阴疽之证,用则不太适宜。膏药类有多种功用,若在使用时加入掺药疗效可进一步提高。

膏药贴敷疮疡有时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局部皮肤红,或起丘疹,或发生水疱,瘙痒异常,古人称之为膏药风;也有因溃疡脓水较多,而膏药不能吸收脓水,浸渍疮口,闭塞毒气,浸淫皮肤引起湿疹。若揭去膏药则影响治疗,见此情况,可改用药膏外敷。此外,溃疡生肌收口时所贴膏药,不可去之过早,否则,创面不慎受伤,再次感染,复致溃烂。故《证治准绳》说:“凡痈疽疮口已收,但皮嫩,未可便去膏药。”

二、掺药疗法

掺药是指将配方中的药物研极细末,掺在膏药上或直接掺撒于疮面的一种外用药物剂型。《周礼·天官》记载“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郑玄谓:“祝者、注也,指附着药;杀,指以药食其恶肉”。由此可见,古人很早就应用散剂掺药治疗疾病了。《五十二病方》载:“止血出者,燔发,以按其”,这是止血掺药的最早记录。其后历代医家广泛使用和丰富发展了掺药的内容,掺药的种类日趋增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乃至不论疮疡的性质属阴属阳,或初起,或溃后,均有适宜的掺药可选择使用,成为外治法中重要的剂型之一。

掺药由于配方中药物成分有所不同,其性质有偏温、偏凉之分。温性掺药用于阴证,凉性则用阳证。掺药大致分为消散、拔毒祛腐、腐蚀平胬、生肌收口、止血等几种。但由于疮疡性质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故应用时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配合其他外治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消肿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疮疡早日平复之目的。掺药配制时,应将药物分别研至极细无声为度;矿物类药品最好水飞;麝香、冰片、樟脑等辛香走窜或有挥发性的药物,应临用时另研,再与其他药和匀,方可应用,否则有降低药物效果之弊。

1.消散药具有渗透和消散作用。凡疮疡初起,肿势局限一处者,掺于膏药上,贴之,可直接发挥其药力,从而使壅结之毒,得以移深居浅,肿消毒散。但临证应用时,须先辨阴阳,如阳证肿疡初起,可选用阳毒内消散、红灵丹等具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作用的掺药;如系阴证肿疡初起,可用阴毒内消散,桂麝散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破坚作用的掺药;若系半阴半阳证,可选用冲和膏、消肿散;寒痰阴疽,可用拔毒膏消除。

2.提脓祛腐药具有提脓祛腐作用,能使疮疡内蓄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凡溃疡初起,若腐肉不脱,或脓栓不出,填塞疮口,内脓难出,则腐蚀越深,新肉不生,甚则可致疮毒旁窜、内陷。因此,提脓祛腐是溃疡早期的一种基本外治法。疮疡溃后脓腐未脱,或脓水未尽者,可用九一丹、五五丹;溃后腐肉不化,脓水清稀,可用拔毒散或三仙丹;若脓腐难化而肉芽组织过度增生,或形成瘘管者用红升丹;溃后脓腐较多用追毒丹;溃烂肿痛用提毒散;若色红肿痛,腐肉已脱或未脱,脓水未净的阳证溃疡,宜用白灵药;若腐肉未净,脓液不多,新肉不生的疮面,掺以化腐生肌散,或五色灵药。提脓祛腐药多具有腐蚀作用,若疮疡患在眼、唇、大血管附近,宜慎用,过敏者禁用。

3.腐蚀平胬药腐蚀药是具有腐蚀恶肉的作用,掺布患处,能使恶肉腐蚀脱落,故又称追蚀法。平胬药具有平复胬肉的作用,能使疮口内增生的胬肉平复。均为代替手术割治的一种药物疗法,例如白降丹系强烈性的腐蚀剂,可用于代刀破头,扩大疮口,蚀去顽肉,化除漏管。硇砂散则作用和缓,用于点涂耳痔、鼻痔,枯痔散专用于痔疮,涂之数日,痔核枯落。平胬散适用于胬肉突出使之平复。若腐烂瘀肉,穿溃脓毒,可用化腐紫霞膏。腐蚀平胬药的腐蚀作用较其他药物强烈,使用时除眼、唇、大血管部位禁用外,头部、指、趾等肉薄近骨之处也不宜用,即使需要,必加赋型药,以减低腐蚀药力,以防造成不良后果。若掺用腐蚀平胬药后,局部疼痛剧烈,或红肿更甚,或出现过敏现象,应停止使用,使用掺药时应注意将药掺布于溃疡面,不可伤及周围的健康组织;若应用目的已达到,即应改用其他外用药物。

4.生肌收口药具有促进新肉生长,使疮口迅速愈合的作用。疮疡溃后脓水已尽,或在腐脱新生之时,仅助养脾胃生肌长肉,颇费时日,内外结合治疗则效相得益彰。因此,生肌收口是溃疡后期的基本疗法。掺之生肌收口之剂,促其生肌长肉,早日收口,使疮口尽早平复。一般常用的生肌收口药,有生肌散、八宝丹,适用于疮疡溃后脓腐已尽,新肉生迟者;生肌定痛散,用于脓腐已尽,疮面仍红肿疼痛者;珍珠散,适用于疮疡久溃不愈者。但使用时尚需注意,脓毒未清,腐肉未尽之时,若用之早,则不仅无益,反而溃烂,甚则引起迫毒内攻或旁窜之变。若已成瘘管者,虽勉强收口,仍会复溃,宜禁用之。此外,如新肉生长缓慢者,宜兼服补益气血之品,助其新生。

5.止血药是用具有收涩凝血作用的药物配制而成的粉剂,撒布于出血处,外用消毒纱布包扎固定,以期达到制止出血的目的。止血掺药适用于溃疡或创伤少量出血,一般溃疡出血可用桃花散;创伤出血用如圣金刀散、铁扇散,又如象皮止血散,金脊花蕊石散,既可用于溃疡出血,又可用于金创出血。

三、药线疗法

药线是一种含有药物成分的引流条。药线一般用棉纸搓成线状,外粘或内裹药物,或用药粉与赋型剂制作成线条状。俗称“药捻”。古人对于药线的认识,是以线捻物理引流开始的,如南北朝时龚庆宣著的《刘涓子鬼遗方》说:“以白纸作,入孔中……。”唐代《千金翼方》治疗瘘管,“以腊月猪脂,以蘸取,内疮孔中……”。宋代的《太平圣惠方》说:“治附骨疽及一切恶疮,宜药”。《疮疡经验全书》也说:“……取出刀,再捻绵线条,润油度之,使脓水齐会,半日扯出,则肠水易干。”古代纸捻不仅用来引流脓液,而且还是探针的原始雏形,如《卫济宝书》说:“已溃者,捻以探之”、“疮已溃,须用好厚纸作一合索捻子,捻入以引”。随着医药学的发展,纸捻探查脓腔窦道的方法,被金属探针所取代,纸捻也不单纯用作引流,而是通过外粘或内裹药物治疗疮疡,扩大了纸捻的作用范围,形成今之药捻。

药线一般适用于脓腔溃破或切开后,以及慢性脓腔窦道和漏管。它借物理的作用引导脓毒外泄,同时还通过药物的作用排脓祛腐,蚀胬除管,如《医学入门·流注》上说:“内有管,以药线腐之”。以促使疮疡早日痊愈。凡溃后疮口过小或过深,流脓不畅;或已形成窦道、漏管的疮疡,均可应用。由于药线的制作方法不同,临床中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1.外粘药线即用棉纸(或桑皮纸、拷贝纸)等,根据需要裁成长短宽窄适宜的纸条,沿纸条的长边搓起,搓成紧密的线条。由于粘药方法不同,又分两种:一是指临用时将纸线放在水内或油中润湿,沾药插入疮口。优点是选药灵活,可根据病情随时决定所需用药物;缺点是用于较深而狭的脓腔窦道时,其前端的药物往往粘落在窦道浅部,而深部着药很少,故治疗作用受到影响。二是用白及汁与药和匀,粘附在纸线上,阴干,存贮备用。用时直接取药线插入疮口。优点是药物分布均匀,药品可随药捻进入脓腔深部,但药物成分固定,不能临时更换。外粘药线多用于提脓排毒祛腐,粘附药多选三仙丹、五色灵药、化腐生肌散等。

2.内裹药线将药面先放在搓好的纸内,裹好搓成线状备用。特点是药物可随药捻进入脓腔深部,并可减缓药物的刺激。取出时不会遗留药物滓在脓腔内。内裹药线使用方便,随时都可更换药品,如欲腐蚀窦道漏管,祛逐顽腐恶肉,药物多选用红升丹、白降丹、枯痔散等作用强烈的药物。由于此种药线优点较多,故临床多用,如清热解毒、止痛去湿之白灵药、月白珍珠散等药捻;用于排脓祛腐的拔毒散、化腐散、提毒散等药线;生肌长肉,收口之生肌散、珍珠散等药线。

3.赋型药线古称“锭子”、“药条”,取药粉与赋型剂(如黄米饭、糯米饭糊、炼蜜)做成药线,其特点是分解缓慢,作用持久,适用于慢性瘘管或窦道。由于此类药线取出不便,并遗留药滓于伤口内,故使用较少。此外,还有一种锭子,是用水、酒、醋研磨成混悬液,外涂患处,如《外科正宗》中的太乙紫金锭,坎宫锭子、离宫锭子,《金鉴》的白锭子,《外科全生集》上的五音锭、一笔消等均属涂药之类。还有一种线捻,是用棉线或丝线和药搓成的药捻,现临床应用已较少。

药线使用时,根据具体病情决定药线根数和长短,如系大些的窦道或瘘管,一次可用数根。药线插置疮口内,应注意留小部分在疮口外,并向疮口侧方或下方折放,外用膏药或药膏盖贴固定,以便于换药时更换药线。放置药线时应边探查边插入,以防药线插置过浅影响治疗,如局部脓腐将尽,则不宜再用药线,以免影响收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