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的盛夏时节,孔子带着弟子来到楚国,途经一片茂密的树林。这时,林子里到处都是蝉鸣声。进入林中不远,见到一个驼背老翁正站在一棵大树下,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在仰望着。原来这老人是拿着一根顶端粘着树脂的竹竿在捕蝉。他的动作很麻利,一会儿就粘上一个。他把粘着的蝉摘下来放入筐里,就像那摘果实一样地容易和利索。旁边的人都看得入了迷。
孔子看着,看着,好奇起来,他走上前,很恭敬地问老人道:“老人家,您的手真巧呀!您捕蝉一定是有很好的方法吧!”
“那当然啰!”老人点头回答说,“用竹竿捕蝉,首先要练手劲,要使竹竿保持平稳。我就是经过五六个月才练出来的。开始练习时,我在竹竿上端放着两粒弹丸,手持着竹竿,不能让它掉下。做到了这一步,捕蝉就有一些把握了。后来,我又增加到三粒,还让它不掉下来,这样十分里就有九分的把握了。当我练到五个弹丸放在竹竿顶端还不掉下来时,那捕蝉就真像随手摘果子一样了。”
停了一会儿,老人又深有体会地对旁观的人说:“捕蝉时,我站在树下,就好像一个大木桩,一动也不动;我手执长竿,一点也不能颤动。面对天地之大,万物之多,我注意的就是蝉翼。这时,我心里没有其他任何想法,什么事也不能影响我的注意力,做到这种程度,怎么能粘不到蝉呢?”说完,老人自豪地笑了笑。
孔子听了很受启发,他很有感触地对弟子们说:“用心不分散,才能聚精会神,不就是这驼背老人所说的情况吗?”弟子们听后,都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孔子所说的“凝于神”,后来简化成一个词“凝神”。它是集中精神、聚精会神的意思,往往用来形容人那专注的神情。如:凝神思考,凝神而视,凝神端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