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碥石集(第四集)
10653100000010

第10章 中风的诊治和预防

中风的“风”字,是指本病来势急、发病快、变化多,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犹如暴风之疾速、矢石之中的而言,与伤风受寒的“风”字意义不同,不可等同视之。

中医学的中风与西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小卒中等疾病颇为相似,本文所谈的诊治方法和预防方法,可用于这些疾病的防治,并且很有效果。

中医学对中风的防治,积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例如春秋时代《黄帝内经》中即有仆击、偏枯、薄厥、大厥等记载。汉代仲景先师有中风四证的论述。后世医家更有心火暴甚、湿痰生热、肝风内动、内风旋越等的辨治。创有平肝、益肾、化痰、清心、泻火、熄风、通腑、活血、开窍等治法。我在长期临床中,曾深入学习与运用古今医理和方法,治疗许多中风病患者,今将个人一些心得体会,介绍如下,谨供同道参考。

一、病因病机括要

中风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总括起来看,以风、火、气、血、痰,五项最为多见。

(1)风: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认为多是内虚而致外风入中。唐宋以后,主要是从内风立论,认为多由内风发动而致。我个人认为风中于络,口眼歪斜,余无他症者,也常有因卫气不固外风侵袭而成者,也常用祛风散邪之品而取效。

内风主要是肝风内动为主。多因怒郁伤肝,肝阳暴亢,肝风内动而致。年老之人,也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致。

(2)火:肝火常为情志不遂,肝气久郁,气郁化火,火升风动,气血逆乱而致。心火多因劳神过度,心血耗伤,心火旺盛;过度作劳,作强伤肾,肾水不足,不能上济而心火暴盛;木火燎心,心火偏旺。火性上炎,暴盛神昏而致。

(3)气:气逆者,多为气盛之人,情志不遂,气有余便生火,气火交加,气逆血乱而发。气虚者,多为年老气衰(40岁以上),精血不足,气虚血涩,经络阻滞,血郁生风而成。

(4)血:血菀(郁)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煎厥。”而发为中风。血瘀者,常由于跌仆、 努责、久病、经产、手术等产生瘀血,血脉涩滞;经络失畅,发生中风。血虚者,由于血不荣肝,虚风上扰而致。

(5)痰:湿痰多由脾失健运,湿聚生痰,痰浊阻络,蒙蔽清窍而致。热痰多因心火暴盛,或气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热化风,上蒙清窍而成中风。

以上五者,又可互为因果标本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病。总之,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是其总病机。

二、常见证候的诊治

1. 发病期

病发后,神志昏迷者与神志不昏迷者,其辨证与治法,有所不同。

1)神志昏迷者:首先要分辨闭证、脱证。

(1)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秘闭,肢体强劲,无汗神昏。兼面红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滑数者,为阳闭。兼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肢体软缓。舌苔白腻,脉象滑缓者,为阴闭。治闭证宜化痰开郁,活血熄风。阳闭佐以清热,阴闭加重化痰。

阳闭:先用针刺十宣穴出血,针百会、曲池、合谷、丰隆、涌泉、人中诸穴。然后鼻饲灌服安宫牛黄丸1~2丸;或牛黄清心丸、局方至宝丹。汤药方:羚羊角6~10g(先煎),生石决明30g(先煎),生赭石30g(先煎),菊花10g,夏枯草10g,丹皮10g,赤白芍各12g,炙龟板20g(先煎),钩藤30g,天竺黄10g,黄芩10g,菖蒲10g,远志10g,红花10g。水煎灌服。

阴闭:针十宣、曲池、合谷、百会、人中、丰隆、复溜等穴。再用汤药:半夏10g,化橘红12g,茯苓15g,制南星10g,炒枳实10g,菖蒲10g,郁金10g,天麻10g,钩藤30g,竹沥汁50ml(对入姜汁4~5滴),分两次加入汤药内灌服。进汤药前,先急用苏合香丸1~2丸,温水化开,用鼻饲管灌服。

(2)脱证:人事不知,目合口张,鼻息微弱,手撒肢冷,大汗湿衣,大小便自遗,肢体瘫软,口角流涎。舌苔白,脉沉细微弱。急用针刺百会、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灸气海、关元、膻中等穴。速用人参10~15g,制附片10~15g,山萸15~20g,生龙牡各20g。急煎灌服。

中医还把神志昏迷较轻者,称做“中腑”。神志昏迷重者称“中脏”。“中脏者,半死半生也”。

2)神志不昏迷者:有中络、中经、失语等不同。

(1)中络:口眼歪斜,病侧面颊部麻木不仁,感觉迟钝,口角下垂,漱口水从口角外漏,神志正常。舌苔薄白或白,脉象或滑缓或浮滑。西医中的颜面神经麻痹属于此证。治宜散风活络,疏解阳明。我的经验方是自拟的正颜汤:荆芥9g,防风10g,附子6g,白僵蚕10g,全蝎6~9g,白芷10g,葛根12g,红花10g,桃仁10g,炙山甲6g,蜈蚣2~3条,钩藤20g。水煎服。针刺合谷、曲池、上关、下关、耳门、颧、足三里等穴,轮换针之。隔日针1次患侧,隔二三日针1次健侧。

另用白芥子细末适量,浓茶水调为稀糊状。先让患者张开口,用针挑刺患侧颊内黏膜出血,挑刺部位为:①沿上齿处从内到外挑3针;②沿下齿处同样3针;③在上下齿中间1行也从内到外挑3针。每针挑刺见微量出血即可,不要刺血太多。然后将调好的白芥末糊摊在纱布上,贴在患侧面部。10余小时后,药力已无,即可拿掉,注意避风数小时。隔二三日贴1次。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注意:白芥子末糊摊在纱布上要薄薄一层,不可太厚,以防皮肤起泡破坏。

(2)中经:神志正常,主要症状是半身不遂。大便秘结或正常,食纳亦可。舌苔多腻,脉象弦滑。或兼有口面歪斜,或兼有言语不利。此证属风痰阻滞经络所致。治宜熄风化痰,平肝潜阳,通经活络。我的验方是镇肝熄风复遂汤:生石决明20~30g(先煎)、生代赭石20~30g(先煎),生牡蛎20~30g(先煎),怀牛膝15g,赤白芍各12g,半夏10g,化橘红10g,茯苓15g,胆南星10g,郁金10g,节菖蒲10g,钩藤20~30g(血压高者可后下)、红花、桃仁各10g,桑枝30g,全蝎6~9g,炙山甲6g。水煎服。另用竹沥汁50~60ml,对入生姜汁3~4滴,分2次随汤药服。

前人有“邪中于经,必归于腑”之论,证之于临床,确有不少病人,大便干结,数日不行,舌苔厚腻者。此证必须用通腑泻热,祛风化痰之法。我常用三化汤和搜风顺气丸方加减为三化复遂汤:生大黄3~10g,炒枳实10g,羌活、防风、半夏各10g、钩藤20~30g,全瓜蒌30g,桃仁泥10g,元明粉6~9g(分冲)。大便通畅后,往往肢体恢复明显加快,但无腑实证者,不能轻投通下药。

针刺肩三针(肩骨禺、肩、肩贞)、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劳宫)、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还可与足三里、养老、列缺、丰隆、风市、委中等穴轮流配伍使用。患侧可隔日针1次,如能隔二三日针健侧1次,可以提高疗效。

(3)失语或言语不利:神志清楚,主要是不会说话,或说话不清。因为心脾肝肾四脏的经脉皆于舌本有关,故治疗时注意调整这四脏的气血阴阳。此证属风痰上扰,痰湿阻络,舌本失利。治宜祛风除痰,运脾清心,活瘀开窍。我常用的处方是转舌解语汤:半夏、橘红、菖蒲各10g,茯苓、远志各19g,羌活各6g,全蝎9g,苍术6~10g,红花10g,炙山甲6g。水煎服。兼有善忘、喜笑者,可加川连6g,连翘、木通各6g,紫贝齿6~9g。兼见唇缓、舌笨、流涎、喜卧倦怠,脉滑苔厚腻者,可加木香6g,砂仁6g,蝎尾3g,焦三仙各10g;同时加重苍术、茯苓、化橘红、半夏的用量。兼见腿乏力、耳鸣、遗尿、舌短者,可加山萸肉10g,桑螵蛸10~15g,紫肉桂3~5g,益智仁6~9g,巴戟天10g。

针刺: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此十二穴可灸可针,可治可防。也可行针风池、肩井、廉泉、天柱、大陵、合谷、通里。

2. 恢复期

中风经过急救治疗后,大多数病人,病情渐渐稳定进入恢复期。

(1)半身不遂日较多时,应加强活血通络之力。经验方是活瘀复遂汤:桑枝30~40g,红花、桃仁、赤芍、地龙各10g,皂刺、地鳖虫各6~9g,半夏10g,化橘红12g,茯苓15g,川断、牛膝各15g,蜈蚣3~4条,钩藤30g,炙山甲9g。病重难复者,还可加水蛭3~6g,僵蚕3~5g(或龙虱),生大黄3~5g,以破瘀生新。如日久,患肢的脉象明显小于健肢者,可加黄芪15~30g,符合补阳还五汤精神。如出现以下肢无力为主者,还应加重补肝肾之品。如桑寄生、川续断、炒杜仲、生地、熟地、山萸肉、淫羊藿、巴戟天等。患肢疼痛者,可加服小活络丹。不痛者可加服散风活络丸。

(2)言语不利时日较久时,也须加重活血之品。邪退正虚,气血不足时,可适当加用补益气血之品。汤药中还应注意结合运用“转舌散”(全蝎6~9g,羌活6~9g)、“正舌散”(蝎尾梢15~20条,茯苓30g,共为细末,每服3g,温酒送下,或随汤药服)、“转舌膏”(凉膈散加菖蒲、远志各等份,为末,蜜丸每个重9g,朱砂为衣,薄荷汤送下,睡前服)之类的方药。

针灸可小心地针哑门、人中、大椎。针深刺上廉泉(针从下颌颏部下方1寸处,向上刺1. 5~2寸,仰头取穴)。廉泉、风池、列缺等穴。

恢复期要注意治养结合,加强生活、起居、饮食、心身等的调养。

3. 验案举例和临床观察

(1)刘××,男,57岁。突然头晕,左侧偏瘫半天而入院。神志清楚,言语不利,头晕,左半身不遂,面部有些歪斜,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有力。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据其神志清楚,以半身不遂为主,诊为中风病中经证。又据便秘、苔黄腻、脉滑数,知为痰热上扰之证。治宜祛风化痰,通腑清热,活血通络。处方:菊花10g,钩藤15g,全瓜蒌30g,赤芍15g,红花15g,桃仁泥10g,鸡血藤30g,生大黄9g。服药1周,面歪斜已不明显。第二周即可搀扶下地行走,说话较前清楚,共服30剂,左手握力26kg,右手握力30kg。基本痊愈出院(曾配合使用4%碳酸氢钠,静脉点滴9次)。

(2)95例中风疗效观察(以中药为主、中西综合)。

1976年我与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共同治疗急性闭寒性脑血管病95例。属中经者83例,属中腑(有神志昏迷者)12例。

总有效率:半个月77. 9%,3个月93. 6%。

3条经验:①用活血化瘀药不效时,须改用辨证论治,否则病情反而加重。②发病期多实证,恢复期后期可由实转虚。③与1940年以前住院病人统计疗效(总有效率47%)作比较,排除了完全是自然恢复之说。

(3)1977~1978年:我院我科又以中医为主中西综合治疗中风120例。共计中经98例,中腑17例,中脏5例。总有效率:半个月79. 2%,出院时(平均25天)87. 5%。经验:①实证较多,风痰上扰,痰热腑实89例,气虚血瘀17例,阴虚风动14例。②通腑泻热、化痰熄风法应用较多,但又不能认为通下法为中风的普遍治法。

三、预防

中医学的中风病,与西医学的脑血管病颇为相似,其发病多与动脉硬化有关,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危害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发病率高(约1%),致残率更高(约75%)。因此,积极预防中风,极为重要。兹将多年来预防中风的经验简介如下。

1)年高之人要注意预防中风:40岁以上的人,阳气渐衰,血脉运行已不如以前。据统计40岁以后,每增10岁,中风发病数则成倍增长。7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50岁以下的20倍,所以年高之人,应注意预防中风,除在生活、工作、饮食等方面多加注意外,一般可用草决明3g、生山楂3g,桑叶3g,苦丁茶3g,菊花3g,煎水代茶饮,1日1剂,能降脂、保护血管、清肝明目、预防中风。另外,也可以学习气功,练静坐静养功。

2)体肥胖、项短粗体质的人,要注意预防中风:中医有“肥人多痰”之说,如清代名医沈金鳌说:“肥人多中风。”据统计,40~60岁的男性肥胖者,比正常体重者发病率高50%。故而这种体质的人更应注意预防中风。一般可用半夏5g,制南星5g,番泻叶2~3g,茯苓6g,煎水服,每日1剂,有化痰、祛湿、降脂减肥、预防中风的作用。

3)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要注意预防中风:素患高血压病者,虽常服多种降压药而血压仍不能保持正常者以及患糖尿病、冠心病、风心病等疾病的人,都常有肝肾不足、痰血阻滞、肝风内动等情况,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中风的发生。

4)出现“风信儿”(中风先兆)的人,更要积极预防中风:关于中风先兆,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载。例如金元时代医家朱丹溪指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河间六书》中也说:“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民间俗称为“风信儿”,即现代所说的中风先兆或发病信息。如能及时抓住这风信儿积极进行严防治疗,则可大为减少中风病的发生。常见的风信儿,有如下种种。

(1)有时突然感到半身麻木、无力、口角流涎,一会儿又恢复正常。这常常是经络气血流行失畅,肢体、九窍失养,血脉涩滞所致。西医学认为是对侧颈内动脉供血不足。可用红花6~9g,桃仁6~9g,丹参15~20g,川芎6~9g,桑枝3g,半夏9g,天南星9g,防风9g,当归6g,炙山甲6g。水煎服。针刺曲池、合谷、风池、足三里、风市、三阴交、昆仑等穴。

(2)近来与人交谈或做讲演时,常发生短时间内讲不出话来,或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情况,这往往是痰浊阻滞,舌本失灵,痰浊蒙心,清窍不利;或肾虚不能上泽,虚风内动所致。西医学认为大多是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可用半夏10g,化橘红12g,胆南星10g,茯苓15g,菖蒲10g,远志10g,全蝎6g,羌活6g,红花10g,怀牛膝10g,炒枳实10g。水煎服。如有肾虚证者可兼服杞菊地黄丸。针刺可选百会、间使、曲池、合谷、天突、风池、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复溜等穴。

(3)容易出现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现象。这常是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于目,虚风挟痰浊上扰,下虚上实所致。西医学多认为是大脑后动脉后供血不足。可用红花10g,钩藤20~30g,生荆芥穗6g,潼、白蒺藜各10g,青葙子10g,草决明10g,煎水送服杞菊地黄丸,1日2次,每次1丸。妇女可去红花,加香附10g,送服归芍地黄丸,服法用量同上。针刺可选风池、大椎、丝竹空、光明、神庭等穴,也可配用肾俞、昆仑、三阴交等穴,或灸第1椎至第5椎。

(4)时常突然感到头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少时又好。这多为肾虚肝旺,肝风上扰,兼之髓海不足(髓海即脑部)所致。西医学认为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故。可用生地、熟地、山萸、茯苓、防风、丹皮各10g,山药15g,泽泻15~25g,钩藤20~30g,天麻6~10g,生石决明20~30g(先煎),羚羊角粉2g(分两次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头晕甚者,可加全蝎6~9g,蜈蚣3条,泽泻改30g,钩藤天麻都适当增量。针刺可选用丝竹空、通里、大敦、申脉等穴。也可灸百会、曲池、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5)平日精力充沛、休息正常的人,突然变得嗜睡,白天也睡,唤醒问话,对答清楚,但答完即又睡下。这多因中焦脾虚,不能及时运化水湿,湿聚生痰,痰浊上犯,蒙蔽清窍所致。西医学认为这多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脑干的网状结构之故。可用苍术10g,半夏10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30g,防风、陈皮、红花各10g,生荆芥穗、羌活各6g,省头草10g,菖蒲、远志各10g。水煎服。甚者可兼服苏合香丸,每次1丸,1日2次。针刺二间、三间、厉兑、脾俞、足三里、丰隆等穴。

(6)在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现反常,变得孤僻,寡言、萎靡、抑郁、焦虑或轻浮,欣快,易发狂怒,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中医学认为这大多是肾不养肝,肝阳亢盛,肝火燎心;或心肾不交,心神不能守舍所致。西医学多考虑是因颈内动脉供血不足,损害了大脑额叶的功能。可用生地15~18g,生石决明30g(先煎),珍珠母20~30g(先煎),生赭石20~30g(先煎),远志12g,菖蒲10g,郁金10g,生明矾3g,防风10g,茯苓15g,丹参15~20g,川断15g,桑寄生20~30g。水煎服。针刺人中、间使、神门、曲池、少海、肝俞、风池、太冲等穴。

(7)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或原有头痛病的人疼痛变得剧烈,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如头痛以头顶和后头痛为主,多是肝肾不足,督脉失养,虚阳上越所致。如为偏头痛或两侧头痛,多是肝阳上亢,风火上冲所致。如兼眩晕、头重,多为风痰上扰。西医学多认为这可能是血压突然升高。可用生石决明30g(先煎),生代赭石30g(先煎),玳瑁10g(先煎),生龙牡各30g(先煎),牛膝20g,焦槟榔10~12g,防风10~12g,钩藤30g,丹参20~30g,桑寄生30g,泽泻30g,鸡血藤15g。水煎服。肝阳亢盛,头晕目花者,还可加羚羊角粉3g,分两次随汤药服。针刺可选百会、人迎、风池、脑空、头维、率谷、合谷、太冲、足三里、丰隆、昆仑等穴。虚证头痛还可补气海、关元、足三里;灸百会、大椎。

中风病虽然发病急、病情重、发病率高,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影响。但如能注意上述诸种情况,早做预防、治疗,是可以防止和减少、减轻发病的。所以重视对中风病的预防,比重视治疗更为重要。

§§朱良春

男,生于1917年,江苏镇江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已65载。

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现任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医师,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研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技术顾问,沪、港、台当代中医技术中心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新加坡中华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等职。

1987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同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1991年7月,国务院颁予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3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医药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现代中医临床新选》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