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10653000000086

第86章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思考

目前,苏北教师流失,已经成为一股挡不住的潮,据报道,有的县市流失高达近百人。这对教育薄弱的苏北地区无疑是雪上加霜。当然,“孔雀”也不只是“往南飞”,也有个别“往北飞”。

应当说,人才流动是正常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按照市场需要对人才资源进行配置,对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是必要的。但是人才流动不能无序,不能无规范。如果任其发展,损失方得不到补偿,这无疑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流失,也将进一步加剧教育的不平衡。

名校不仅在于学校的占地大、楼层高,更在于名师的名气大、数量多。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只有留住他们才能留住希望,否则成熟一个流失一个,成熟一批流失一批,“本”都丢了,谁来挑起发展学校的大梁?

作为学校怎样才能留得住骨干教师呢?笔者经过思索建议如下:

第一,感情留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他们“东南飞”,是为了寻找人生的希望和教育的理想;他们“徘徊”,是因为心中有缕割舍不掉的“乡情”和“牵挂”——毕竟是那块土地孕育了他们,毕竟是青春之暮,毕竟踏上的可能是一条不归路埃教师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作为文化人,他们又显得特别自尊,因此他们更需要来自领导的人文关怀。而在苏北地区,有些领导太把“官”当“官”做了,结果,“官气”重了,“书卷气”少了,用人或处事,更多的是从“圈子”出发,考虑“关系”亲疏,学校缺少应有的学术和文化氛围,面对即将沦为简单劳动力且劳动价值得不到承认的尴尬局面,许多教师不甘寂寞,纷纷冲破当地旧教育体制的藩篱,南下寻找他们心中“解放区的天”。如果领导们能够处处关心教职工,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多多地解决实际困难,他们“东南飞”的态度也许就没有这么坚决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建国初期,物质生活那么贫乏,不是有许多海外的华人专家、学者纷纷冲破各种阻挠回到祖国的怀抱了吗?他们能够舍弃优裕的海外物质生活,不就是凭着一腔强烈的爱国热情?!

第二,事业留人。教师,他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特别是他们中的优秀骨干分子,都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都有着成为名师甚至教育家的冲动和梦想。因此作为校领导就应该保护、鼓励这种积极性,尽量采取种种措施使他们脱颖而出,圆他们心中的梦想。然而有的学校的领导却将一些教师的积极向上的做法视为异端。比如有的校领导将教师写教学论文跟教学工作对立起来,认为只要把书教好了就行了,还花什么时间和精力写什么文章?有的校领导竟对一些已经取得杰出成绩和很高荣誉的教师进行如此劝导:人生到此,就不要再有什么想法了……在这样的环境里,有些教师就感到了迷惘,看不到希望,索性“东南飞”了。然而在人心思走的今天,苏北地区的盱眙中学的教师却人心稳定,乐不思迁。他们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事业留人。比如他们经县委组织部特批,大胆地将“教研组”改为“教研室”。虽然只是改了一个字,却将近20名优秀骨干教师推上了学校中层干部岗位。他们不仅有职,而且有权——选拔、聘用任课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听课、评课等;有名——受到社会尊重;有利——享受中层干部津贴。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各种场合,适时、适当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教师们普遍有一种成就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提高。

第三,待遇留人。解放前,一个大学教师拿200块大洋,就可以养活一家几十口人,可以住洋房用小车。更重要的是,有了足够的经济收入,就有了蔑视金钱和权贵的资本和勇气,从而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了。而目前,还有不少地区存在任意拖欠教师工资现象(有的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任意克扣工资现象(有的摊到教师头上的集资、捐款每年高达2000元左右)。安居才能乐业,教师也是人,需要基本生活保障,同样也需要发展,教师不应该成为贫穷苦难的代名词。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让优秀教师过上优质生活,是不是也应该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举措呢?沭阳县中拟试行“首席教师制度”,优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年工资、奖金总额将首次达到30000元;洪泽县首先在重点中学教师中开展评寻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教师”活动,获得此项荣誉称号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人每月将获得400元的岗位津贴……在“吃饭”与“建设”的问题上也要弄清孰先孰后、孰主孰次、孰轻孰重。现在有些学校不惜耗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进行“大跃进”式的发展。苏北大部分的县财政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基本上全靠学校贷款解决。这样,教学楼一幢幢树起来了,学校也一天天美起来了,但教师希望的大厦却倒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