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10653000000061

第61章 刻骨铭心的一堂课

3月9日,举行了全市公开课,并赢得了全市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圆满地实现了举行这次公开课的宗旨。一颗悬着心终于落下来了。

现在回想准备公开课的那段日子真是刻骨铭心,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想上一好堂课,真不容易,仅凭一个人单枪匹马是很难胜任的,需要经过众人的千锤百炼方能成“真金”!

3月6日上午,经过教研室孙福亮主任的指点,我对教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课堂结构重新进行了设计。下午,我就按照孙主任的指示精神,把需要拍摄的剧本中人物台词的草稿写出来了,晚上就和周荣斌主任、缪晓军老师、黄金宏主任一起一个字、一个字地讨论,忙到10点多钟,彼此头都晕晕的了,回到家后,我坐到了电脑边,把讨论的内容重新梳理后又进行了仔细地推敲,一直忙到12点多钟。

3月7日上午,在考虑到没有合适的老师来主演的情况下,在第五课时间,陆海燕校长、周荣斌主任、缪晓军老师等在找来的同学中,当场拍板决定了剧本中的两位女演员,下午我找来了演员的道具。晚上,周主任又找来部分同学,又起用了一位女同学。在没有合适的男演员的情况下,周主任亲自领衔主演了“大儿子”的角色,缪晓军老师主演了“二儿子”的角色,然后又请了曹书泉老师主演老工程师的角色,陆海燕校长亲自担任“导演”,黄金宏主任担任“剧务”跑前跑后地找镍光灯、道具,还有徐晨老师、徐永泉老师、徐燕老师等大家一起帮着出主意、想办法,特别是对台词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进行了仔细地推敲,力求到最完美,从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陆校长,那种“导演”的才能、表演的天赋让我受益匪浅。大家忙到接近12点钟,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立即利用电脑对课堂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

3月8日上午,利用所拍录像(没有剪辑)进行了试讲,下午把所拍的录像进行了剪辑,并又进行了试讲、修改。

第二,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思维不能囿在习惯思维的俗套中,过度地停留在低层次的传授知识上。我们已经踏入了21世纪的门槛,迅速发展的历史趋势已逻辑地预示了21世纪的人类必将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以电脑和网络为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者只要凭一台电脑,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他所需要的知识。人们的学习将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地获取和应用知识。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迎接这个挑战,尽量地采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从多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角。对于学生来说,我想重要的不是识记住哪几个具体的知识点,因为多年以后这些知识点绝大多数都会遗忘的,重要的是从这些知识点中能够培养出能力、提高素质,这是不会遗忘的,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第三,通过这次公开课活动,我充分感受到了江中人的团结的精神,觉得身在这个集体中真是一种幸福。当我遇到各方面的困难的时候,江中人向我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及时地鼓励我、激励我、帮助我;当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时候,王主任的“周荣林,还是不错的,蛮有钻研精神的,还需要孙主任的锤炼”,一种被信任的感觉,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久久地感动着,感受着来自另一个心灵的真诚,使我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临上课前,路过的沙校长面带微笑的一句“不要紧张”,让我彻底放开了沉重包袱,轻松地走上了三尺讲台……

现在,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给了我可爱的学生多少自信和成功的感觉呢?我真不能给你们一个响亮的回答!

第四,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前面有多少艰难困苦,我将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怀着夸父逐日的精神,满腔热情地去播种希望、传承文明、开辟未来,为如皋教育事业的发展写下自己浓重的一笔!

面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我作出自己庄严的承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