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10653000000005

第5章 要善待孩子的感情

——读《关东“野人”》有感

近来,笔者看到《江海晚报》发表的一篇《关东“野人”》的新闻报道。故事是这样的,在关东榆树市境内青顶山下发现一位“野人”——多年来赤身裸体,长发拂地。经过记者的调查了解,该“野人”名叫王富贵,于1962年出生,在家排行老三。8岁前,王富贵并不“野”,他和正常的儿童一样有说有笑,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喜欢在山间玩耍。他变成这样与一条狗有关。

王富贵懂事的时候,家中养了一条小狗,这条狗和王富贵特别亲近。没事时,小富贵就领小狗到山里、田间追逐玩耍。晚上,他抱着小狗在被窝里入眠。不到两年狗长得威武雄壮,变成了屯里的狗王。王富贵还是个孩子,但他与狗之间的感情却与日俱增,狗是小富贵的保护神,他走到哪里狗跟到哪里,每逢和屯里的小伙伴争斗,只要狗在身边,对手们无不望风而逃。最令小富贵心动的是狗似通人性,夏天田里香瓜熟了,狗几乎每天都叼回来最甜的香瓜埋在草堆里,然后领着他来到埋瓜处,用前爪扒草,小富贵顺着狗爪翻草,每次都翻出几个大香瓜。

小富贵长到8岁时,狗已老了。一天,他父亲回到家,把狗用铁链子锁上然后牵走。他开始还不知怎么回事,后来听父亲说要把狗卖给生产队杀了吃肉,他哭了,抱住狗不让爸爸牵走。他的爸爸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不懂他对狗的感情的,硬是拉开他,强行把狗牵走了。他在后面边追边哭着,狗似乎也知道怎么回事了,回头无望地看着倒在地上的小主人,狗眼里流出了两行老泪……狗死了,小富贵这个天真烂漫的少年从此以后没有说过一句话,他把身上的所有衣服脱下来扔到河沟里,变成了一个痴呆人,不管父母怎样说,他仿佛没听到一样。小富贵从此就再也没穿过衣服,并逐渐养成了“野人”的一些习性,一晃就是30年。……

看了这则报道之后,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王富贵父亲的思想中,自己是一家之长,卖一条狗怎么有必要和孩子商量呢?这种粗暴的方式严重伤害了孩子的感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就经常看到、听到、读到这类严重伤害孩子感情的事情发生。比如私拆孩子的信件;训斥、体罚犯错孩子;公开孩子写给异性同学的所谓的“情书”、小纸条;收缴孩子上课玩摸的文具、玩具、书籍等;任意叫学生喊家长……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的、善良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保存和发展孩子身上的优良的品质,我们要善待孩子的感情,不能扼杀、践踏孩子的感情。

学生正处在生命力最活跃、创造力最旺盛的阶段,难免会犯些错误,伟人讲过“一生中不犯错误的是个猪”,哲人讲过“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但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给孩子多些理解、尊重,把学生看成是有尊严、有人格的人,然后再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循循诱导,做到“润物细无声”。更何况,有时孩子并没有错,只是我们成年人以自己的眼光来对待孩子所做的事情,而没有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来评价。如果我们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善待孩子,那么孩子和大人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也许会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