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10653000000034

第34章 我所见到的朱永新教授

对于朱永新这个名字,从事教育的人也许并不陌生。

我最早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已记不清楚了,而开始有所了解,大概是在去年,我拜读了他发表在《新教育周刊》(江苏教育学会主办)上的一系列教育文章,有什么“我的理想德育”“我的理想智育”“我的理想体育”“我的理想美育”“我的劳技理想教育”等,开始对他有所了解,觉得写得很棒。

前些日子,我读到了他写的一本书——《我的教育理想》,写得真精彩!他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他在“我心中的理想教师”这一栏目里详细描述了心中理想教师的形象: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读后如饮甘泉,如品香茗。

11月1日,凌晨五点半,校长、主任和我们几位老师去江苏如东参加“第七届‘金帆杯’大型教育科研活动”。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我非常高兴,更高兴的是我终于能见到《我的教育理想》的作者——朱永新。到了如东,没有吃早饭就赶进了会场,会议已拉开了帷幕,我在前排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听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一节精彩的小学语文课——《落叶》,大家听得情绪高涨。主持人又开始了对朱永新教授热情洋溢的介绍,介绍中得知,朱永新教授不仅是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还是全国政协常委。接着朱永新教授便开始了“新教育实验的实践和推广”的学术报告,说是学术报告,听起来并不艰涩、枯燥、无聊,相反却也很轻松、有趣、幽默。

朱教授不仅善于做梦,而且在把梦变为现实。他的“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目标追求——追寻理想,超越自我;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观点: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生命奠基);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练应用双语;建设数码社区;创设特色学校。为此他创设了实验中学,并首选了农村学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已推广到了城市,共几百所学校加入他的新教育实验。

报告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散会了,我走到了主席台,朱老师正蹲在主席台边上和台下一位来参加会议的女老师交谈着。他们谈好后,我也和朱教授来了个“零距离交谈”,我拿出了笔记本请他签字,他愉快地接受了。他的谦逊和渊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应试教育沉闷的水底压抑太久了,我总想透出水面呼吸点新鲜空气,等苦苦钻出了水面,一个浪头打来又沉入水底,几翻努力,几许失败,索性就在冷黑的水底聊且生活了。听了朱永新教授的报告,让我看到了希望,让我又有了透出水面的冲动。

走出会场,阳光明媚,虽是深秋了,却感到非常地暖和,我想这个冬季也许不太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