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10653000000021

第21章 高考再获丰收

这些日子气温连续升高,我的心情也一直焦虑着,焦虑着我的弟子们今年高考的成绩怎样。

今天得知我们班本科录取共8人,一人录取飞行员。我教的政治最高分125分(与江苏高考文科状元政治分数相同),均分104分,另外两个文科班一个是102分,一个是108分。这个成绩对于我们这个班级来说,真不容易呀!

今年我教的这届高三,是全校最差的学生合并成的一个文科班。在高二时,我校共12个班级,两个文科班,没有目前我教的这个文科班,他们本来选择的是理科,在理科班已经读了一段时间了,但学校考虑他们这些人读理科绝对考不上,于是动员他们选择了文科,选择了政治和地理组合。

到了高三,可能是我去年教的班考得比较突出,学校安排我来教他们的政治,这样三个文科班三个老师教政治。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挑战。我知道他们的基础不好,政治学科与其他两个文科班相比,一般相差14分左右,最多时相差17分,高二交班的时候,稍微好些,均分相差9分,我也做好了思想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记忆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确实很糟糕,并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每次考试,仍然相差十多分,并没有明显的好转。为此,我着急过,愤怒过,无奈过,忧伤过……

领导那异样的目光总让我如芒在背,领导的批评让我坐立不安。巨大的压力压得我无处逃遁,面对未来,我充满了迷茫。曾在黑夜中独自一人徘徊在操场上,走着,想着,想着,走着,晶莹的泪水悄然滑落……

到了高三第二学期,形势似乎仍然不妙。这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我不能逃避,必须迎难而上,怎么办呢?我开始改变一些做法:

1.我放慢了教学节奏,尽量的通过形象的比喻让他们接受知识。

2.狠抓基本知识点的记忆,对照《2005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大纲》,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全部输入电脑,并把这些内容试题化,并把试题答案的关键词变成红色。这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那些日子打字打得手都麻木了,还好我打字速度比较快。然后在早读课、晚读课的时候,我在教室打开电脑,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首先明确要求学生读哪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背诵,最后进行检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对付二卷的简单题、辨析题、论述题等。

3.为了对付一卷的选择题,我通过一次次的选择题专项训练进行提高,而且每练必阅,掌握学生选择题容易错的知识点和类型,并反复训练加以巩固。

4.一些经典题目的答案让学生抄下来,反复记忆。

5.讲课时,经常通过时政热点带动基础知识的记忆。

6.高考的题目一般我们平时是不会遇到的,具有原创性。为此,我并不完全依赖现有的资料,自己经常编题目、组织答案,注重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辛勤地播种,终于迎来丰收的喜悦。

压抑了一年多终于可以解脱了,终于可以高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