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651900000091

第91章 外科鼻祖华佗的医学成就

中国的医学到汉代已经有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华佗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学术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华佗是我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年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十余里处风景秀丽的小华庄(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至华佗时家族已衰微,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从其名、字来看,名“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逐渐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西汉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所有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华佗精通内、外、儿、妇、针灸各科,特别擅长外科,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的医生,比西方采用麻醉术早1600多年。

华佗制麻沸散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兵荒马乱,战祸连年,受伤的士兵不计其数。动手术时,那些伤兵痛苦的哀号让人毛骨悚然。作为外科手术医生,华佗一直在思考减轻患者痛苦的方法。

一天傍晚,华佗家里来了一位病人。病人的家属说,这位年轻人喝醉了酒,在家门口酒性大发,跌得头破血流,请医生赶快救救他。

华佗察看了伤势,额头上有道创口,血流得吓人。华佗赶快给他洗了伤口,用药线给他缝合并敷了药。病人家属千恩万谢地抬走了依旧醉得不省人事的年轻人。

华佗却陷入了沉思:别人缝创口时,鬼哭狼嚎;这个醉酒的病人却连一丝痛苦的表情都没有。看来应该是酒能迷性,迷性之后,就不觉疼痛。

这个发现让华佗欣喜不已。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用曼陀罗花作主药,配上其他中药,制成一帖让人麻醉的药,这就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

五禽戏

在医疗体育方面,华佗也有着重要贡献。他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常做五禽戏可以使手足灵活,血脉通畅,还能防病祛病。他的学生吴普桑用这种方法强身,活到了90岁还是耳聪目明,齿发坚固。

应用心理疗法

华佗还是一名能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的专家。一次,一位太守请他看病,华佗认为经过一次大怒之后,他的病就会好。于是他接受了许多财物,却不给他好好看病,不久又弃他而去,并留下了一封书信骂他。太守大怒,让人去追,他的儿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便悄悄拦住了去追赶他的人。太守在极度愤恨之下,吐出了几升的黑血,病很快就好了。

延伸阅读

华佗之死

华佗因医术精湛名震远近。一天,曹操召见了他。原来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发作时心乱目眩,头痛难忍。华佗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扎针,片刻之后就好了。曹操十分高兴,留华佗在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208年,曹操操纵朝政,总揽军政大权,他命令华佗做他的侍医,不得再为他人看病。华佗的理想是以医济世,决心离开曹操,便找了个理由告假回家,一去不归。曹操恼羞成怒,派出专使将华佗押解回许昌,在狱中处决了华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