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651900000084

第84章 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钱三强

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由他领导建成的我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开创了我国原子能研究的新纪元。同时,钱三强还成功地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并承担了第一颗原子弹内爆分析和计算工作,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钱三强(1913~1992),浙江湖州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杰出科学家。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少年时代就跟随父亲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

上中学时,钱三强读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书中构建的中国未来蓝图,激发了他对理工学科的兴趣:“要使祖国不受屈辱,摆脱贫穷,走向富强,非建立强大的工业不可。”1930年秋,17岁的钱三强以优异的成绩被北大理学院录取为预科生。入学后他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习,短短半年之后便通过了英语考试,连他的父亲钱玄同也不禁暗叹:“属牛的孩子,还真有一股牛劲。”

在北大,每周都有各种学术报告会。钱三强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听,有一次听清华大学的吴有训讲授近代物理学。吴有训与众不同的讲法、生动的课堂实验,在轻松愉快中向学生传授了难懂的概念,使钱三强渐华物理系的念头。1932年秋,钱三强在北大预科毕业后,考取了清华物理系,师从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等教授。父亲钱玄同欣然题写了“从牛到爱”四个大字送给他。这成为钱三强人生的转折点。

1936年,钱三强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

渐产生了对物理学的热爱,最后萌发报考清学毕业,担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在严济慈的推荐之下,钱三强通过了公费留学生考试,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正是他们开启了钱三强探索微观世界的大门。钱三强每天很早起床乘地铁去实验室,工作一天后回到宿舍还要整理资料、写实验报告。生活平淡,但他却乐在其中。他的聪慧和实干,深得居里夫妇的赞赏。

1946年底,钱三强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历经辗转终于在解放前夕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开始为祖国科技的腾飞效力。从此,钱三强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之中。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中国核力量后,他成为规划的制定人,并汇聚了邓稼先、彭桓武、王淦昌等一大批核科学家。当1959年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后,钱三强担任了总设计师。在这场艰苦的攻坚战中,他凭借自己过人的领导能力,协调这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用4年时间研制成功原子弹,两年8个月后氢弹又试爆成功,创造了世界奇迹,为共和国铸就了不朽的功勋。

钱三强以自己一生的脚踏实地、艰苦攀登,实践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学以致用,报效祖国。”

延伸阅读

钱三强的姓名由来

钱三强在孔德中学读书时名字叫钱秉穹。孔德学校是一所开明的新式学校,学校除抓德、智、体三育外,还强调美育与劳动,对音乐、图画、劳作课也很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中,钱三强逐渐成长为一个兴趣广泛的学生,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

有一次,一个体质不如钱秉穹的同学给钱秉穹写信,信中自称“大弱”,而称秉穹为“三强”。这封孩子们之间互称绰号的调皮信,恰巧被钱秉穹的父亲钱玄同看见了。

“你的同学为什么叫你‘三强’呀?”钱玄同问道。

“他叫我‘三强’,是因为我排行老三,喜欢运动,身体强壮,故就称我为 ‘三强’。” 钱秉穹认真地回答了父亲的询问。

钱玄同先生一听,连声叫好。他说:“我看这个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体强壮,‘三强’还可以解释为立志争取德、智、体都进步。”

在父亲钱玄同的肯定下,从此以后,“钱秉穹”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