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651900000081

第81章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首位铁路工程师,他负责修建的京张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詹天佑((1861~1919),号眷诚,字达朝,广东南海人,他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茶商家庭,少年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用泥土制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琢磨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幼童出洋预习班”。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前往美国。1877年,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

1881年,詹天佑学成归国。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却过分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派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后来几经周折,詹天佑终于转入了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正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詹天佑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路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最终詹天佑成功建成了滦河大桥。

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对全线工程提出了“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工程难度最大的就是关沟段,铁路要在这里越过八达岭,南口和八达岭高度差近60米。詹天佑运用折返线原理修建了一条“人”字形线路,使线路坡度降低到33‰以下,并且为火车前后各挂一个火车头,以提升爬坡能力。经过几年奋斗,京张铁路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

京张铁路的建成,不仅为詹天佑赢得了世界声誉,更为整个中国工程技术界在世界上赢得了相应地位。当时,有人把京张铁路与万里长城并列为中国的伟大工程。

1919年,詹天佑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中国工程师学会基于他在铁路建设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特地在青龙桥建立了一尊铜像,来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

知识小百科

“詹天佑奖”

1999年设立的“詹天佑奖”全称为“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是中国土木工程行业的最大奖项。该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科技进步,进一步激励土木工程界的科技与创新意识。因此,该奖又被称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詹天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综合大奖若干。“詹天佑奖”公布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将向获奖单位颁发“詹天佑奖”奖牌和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