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651900000028

第28章 著名科学家和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地质学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四光(1889~1971),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省黄冈县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李四光出生于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幼年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李四光先去日本学造船,后又去英国学采矿,最后确定以地质学为终身事业,在地质力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

解放初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1905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反满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开始后就遇到石油短缺的困难,当时全国所需石油80%至90%都依靠进口。顶着“中国贫油论”的压力,李四光根据自己几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肯定地说:“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1954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他亲自组织队伍,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开展石油普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中国终于摘掉了“贫油”

的帽子。

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

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

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李四光在地震地质领域建树极高。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李四光提出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这一路走来,都被李四光言中。

李四光坚持地震可以预报的理念,认为地震本身就是地壳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现象,是可以预测的,到了晚年他仍积极地关注地震研究。

延伸阅读

勤于思考的李四光

李四光小时候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大石头把他的身子遮得严严实实,小伙伴怎么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跑去问老师、父亲,可是他们都说不清楚。这个问题让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片麻岩,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因为那时候只有秦岭有片麻岩。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