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10651700000034

第34章 主题一 课堂评价的功能

作为任何一个有意义的、受主观能动意识支配的人类活动,都是建立在经验传承基础上的,都要求对相关经验、知识不断地分析、取舍,并进一步扩大或优化已有经验和知识。课堂教学更是一个特殊的经验的建构活动,因此更需要随时加以分析与取舍,以扩大和优化经验与知识,这一过程须通过自己内在的或他人外在的评价行为才能得以实现。众所周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状况、教学的优劣等即时性信息,就必须借助于相应的即时性的课堂评价,例如,最常见的“复习提问”和考试活动,只有通过这些评价活动,我们才能发现教学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的较真实情况,也才能有的放矢地改进相关工作,否则便是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因此,也可以说,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在支撑相关教学理念与科学的价值取向上,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具体而言,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如下功能:

1.诊断功能

评价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判断,即对活动和行为作出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课堂评价的第一个作用也是对课堂教学作出简单的断定,如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学生对本堂教学的知识是否感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策略是否得当?通过这些简单的诊断,既有利于及时反馈信息,又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好教学活动。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堂教学中也要随时进行诸如此类的各种诊断,或及时提问,或“察言观色”,以使课堂教学处于有形或无形的课堂评价的有力监督中。

2.强化功能

每一堂课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按照目标管理理论,无论采用接受式学习方式还是发现式学习方式,相应的知识都必须得到学生的有效“同化”并被其建构;因此,这其中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课堂评价。如,某堂课运用了哪些教学手段、选择了哪些教学策略使课堂效率提高,教师自我反省后,就会强化对这些手段和策略的再次使用,并成为教学经验的一部分。又例如,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反思自己本课中因为认真做笔记、认真思考学习效果才良好,而加强他以后课堂上继续做好笔记和思考的相关行为。

3.激励功能

按照动机理论解释,每个正常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都有通过自我表现获取他人认可的心理。在目前通行的大班额制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机率一般都很低,而课堂评价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例如,有关调查显示,在课堂答问中被“邀请”到的学生,无论其回答正确与否,要能得到教师的积极性评价,都会长时间地保持着这一“情绪性”的学习动机;另外,没有机会“表现”的学生,只要被教师的眼神或余光“肯定”了,也会出现类似的“情绪动机”。这些课堂评价都极具“激励性质”,其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往往是超乎教师想象的。同样,教师通过自我评价不断提高了业务水平,并获得成就感,激励他对教学工作具有更大的热情。

4.调节功能

课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交流的活动过程,绝不是某一方面的单向流动,它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教材三大重要来源,这三者信息交流又是非线性的。课堂评价的介入,既能保持相关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主方向,又能保证交流的适当频率和效果。前者是指课堂评价的导向性,即通过相关的评价活动,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保证中心议题;后者是指课堂评价的平衡性,既使各方信息有平等的参与机会,也使同一源信息得到合理的参与。例如,现代所提倡的主体性、发展性评价中,“课堂反思”既能满足学生参与评价的愿望,又能改良整个评价体系,更能有效地调节各方信息及注意力,进而优化课堂结构。因此,课堂评价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示踪剂和调节剂,展开丰富有效的课堂评价对于改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