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玉错
1065100000100

第100章

“悠然姐姐的名字也不错。”雪雁随后跟出来,拍手笑道,“想来是姑娘的病要好了,也能看见南山,也能悠然自得了。”

“不是让你看院子吗,怎么也出来了?”黛玉道。

“大概是给妙玉回礼去了。难道姑娘给忘了?”陈公公笑道。

“公公说的是,姑娘如今也不知道脑子里想些什么,说过的话一会儿就忘。我去过就回来,并不敢耽误工夫。”雪雁笑着忙赶紧去了。将黛玉气得发狠,脸却先红了。

雪雁说的话原也没错,自佛爷走后,黛玉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笑,一会儿在窗下站站,一会儿又要看书;可看了半日也没听得她翻几页。见了妙玉让人送来晚开的春梅,半天没回过神来,后来让雪雁送两部经书给她,这会儿又给忘了。只是黛玉和佛爷的事儿,唯有她知道两分,可不敢如此胡说,走漏了风声,尤其是公主那里,免得日后不好面对。

陈公公似乎看出来些,但也说不准,而且有多多和公主的交代,他帮着掩饰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多嘴,只怕回去更要交代雪雁,诫她下次才是。

众人如此边走边看,将园子的春色大致领略一番,来到门口,见紫鹃果真已经等在那里,便一齐往贾母上房而来。贾母贴上膏药,坐在外面榻上,竟是一屋子的麝香味儿,淡而清香,格外舒爽。此时将近晚饭,邢夫人王夫人等也都在此坐着,一屋子的人,不知何时竟也谈笑起来。王夫人按捺住性子,于周瑞家的那事儿,也不便理论;贾母也不多追究,没必要为个下人又给自己添堵。再则她到底占个理字儿,王夫人打不打是她的事儿,大可不用操心。

“见过外祖母,这几样是皇太后赏下的,也不知道合用不合用,外祖母姑且留着吧。”黛玉让紫鹃将几样药交给鸳鸯,一边儿回道。

鸳鸯接过一看,竟是一支千年人参,已经略微有些人形,另外一支上好的灵芝,还有冰片等几盒,都是上好的药材,脸上喜气洋洋,心下却有些不齿。

贾母就着鸳鸯的手看了一下,又拉着黛玉坐在她旁边,搂着她道:“还是玉儿最孝顺,这么好的东西也舍得给外祖母,外祖母也算没白疼你。”

“回老太太,大姑娘体贴孝顺,老太太真是好福气。”邢夫人尤氏等不停的赞道。如今府里一时不比一时,像这样的人参已经很少见了,又见黛玉如此轻描淡写的就送出来,又有早上回来时给众人送的也都是上好的东西,虽则不过三两样,但东西摆在那里,体面。

只等大家都夸过一回,王夫人悠悠的道:“回老太太,如今宝玉屋里自晴雯去后,就一直没添过人,眼下袭人又病着,宝玉也没个妥当的人服侍。而且宝钗过来的时候也只带的莺儿一个大丫头,如今还管着家,很是不够用。”

王夫人冷不丁冒出这句来,众人都愣了一下,不知道她又是什么意思?

贾母想了片刻,淡淡的道:“宝玉还有五六个大丫头,他如今也没做什么,应该很够用了。宝玉媳妇儿帮你管家,也可以用那些丫头,有何不可?”

王夫人应道:“宝玉屋里几个丫头,只有袭人贤惠些,偏一直病着。宝玉如今又不大好,需要人多照应,那几个丫头不能叫人放心,也服侍不过来。若说宝钗,少说也得三五个丫头才够用。不说凤丫头就有五六个丫头,如今大姑娘也有五六个服侍的,若是外人知晓了,只怕要说咱们欺负新媳妇儿;而且府里面别说宝钗忙不过来,下人只怕也会以为她不招待见,因此有意怠慢她,如此必难以发号施令,这家也怕是管不齐。”

听着她有条有理的说出来,大家都吃了一惊,也不知道她是挤兑黛玉,还是凤姐儿,或者借口给宝钗争些好处。黛玉坐在那里只作不知;宝钗站在凤姐儿下手,一脸平静,莫测高深。贾母则气的有些发抖,搂着黛玉的手直打颤,真不知道这个媳妇儿到底想做什么,想了想问道:“那依你的意思,又待怎样?”

王夫人道:“媳妇儿想着,不如再给他们添一两个。外头买的手生,只怕服侍不好,而且也未必能服众;家生子儿,如今得用的也少,又都各有主子服侍着。要说鸳鸯帮着管家,自然是最好的;或者有个素来跟宝玉好的服侍他,也能省好多心,老太太也放心些。”

“既然这样,不如让紫鹃姑娘去服侍宝玉吧。”正在众人回味的时候,陈公公有意无意的应道,听口气也说不上是赌气,也说不上是取笑,似乎随口道来,别无他意。

“什么?!他凭什么要紫鹃?”贾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听得王夫人说黛玉多了几个丫头,就生气。皇太后赏赐是多大的恩典,又有分例银子赏赐,怎么可以算作府里人头之内?如此岂不是连皇太后也不放在眼里?也亏得她就这点儿心思,也幸好凤姐儿如今不帮着她说话,否则还不知道是一出什么样的好戏呢。

“媳妇儿也是这个意思。宝玉素来和大姑娘好,和大姑娘屋里大家也姐妹似的亲厚。如今大姑娘身子也好了,又有这么多人服侍,便是少一半个,也不打紧。等宝玉好了以后自然还让紫鹃回去,并不妨碍。”既然有人开口,王夫人乐得顺水推舟。

“正是这话,林姑娘屋里我们自然不便,否则有抗旨之嫌;雪雁是林姑娘带来的,也不合适;春纤还小,若是要小丫头,到处都是,犯不着二太太费心;唯有紫鹃姑娘最合适,不仅温顺体贴细心,而且正是和宝玉素来交好,又是贵府的家生子儿。我看就很好。”陈公公笑着解释道,口气依旧听不出什么来,让人也不好反驳。

黛玉坐在贾母怀里,一下子还搞不懂这几个人唱的哪一出,也不知道陈公公究竟何意,但既然王夫人也有此意,她也不好多嘴。毕竟如今她身边的人都不想留紫鹃,她若是说的稍微过一些,只怕会让人猜疑;而且紫鹃服侍她这么多年,就算她有些想头,这会儿也无法开口,肯或不肯,都难以公允,既然如此,她干脆不说话。

而站在一旁的紫鹃,这会儿如芒在背,脸上也红一阵白一阵,满腹委屈,难以出口。也不知道王夫人是早有此意,还刚才看见她想起来的,亦或是刚才听得陈公公一言想起来的,但不论是怎么想到的她,总之就是让她非常难堪。偏她一个丫头,服侍谁没有她置喙之地。虽说以前看着宝玉不错,但如今有了佛爷,她哪里还将宝玉放在眼里?再则说,若是没了黛玉这个主子,要压下新主子的旧仆获得他的宠信,谈何容易?

“罢了,陈公公,没的让你看笑话。玉儿打小就是紫鹃服侍的,兢兢业业,玉儿也多依赖她,如今病也还没好,她竟然还想得出这种事儿来。若是要丫头,不论从外头买还是从家生子儿里头挑,也不该来要我的人。你和两位姑娘是皇太后赏赐的,又不花用府里一个子儿,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她不说好生敬重,还打起你们的主意来。我也不知道倒了什么霉,生了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还有那么个不争气的孙子,冤孽呀……”贾母想想赶紧应道,一边儿数落还一边儿抹泪,老泪纵横,看着好不悲戚。

“媳妇儿也只是说挪用些时候,大姑娘现在身子也好了,想来也不愿看到宝玉病着吧。只待过些日子宝玉好了,便依旧还回去,老太太又何必不肯?媳妇儿也不敢要老太太的人,不过是看着宝玉如今情形……”王夫人诉着委屈,一边儿竟也哭起来。

如此一来倒是将周瑞家的那事儿给混过去了,众人一齐关心起宝玉来。

且说宝玉的情形,原本尚可,但从那日得知元春薨逝,便一时不如一时了。次日有薛姨妈过来协助宝钗管家,当下宝玉的院子里又有那一番计较。待宝玉回去之后,一会儿是大家都来服侍解劝,一会儿相互一旁较劲儿去,将他撂倒一旁。如此三两日,又兼宝玉又看了些杂书,愈加将这些看淡了,一会儿疯言疯语,一会儿呆坐,或者洗澡的时候连衣服都不脱,或者睡到半夜爬起来,如同参悟的和尚,说一段经典,待众人惊魂未定之时,又睡去了。

如此这般,众人岂能不说他疯了?亦或是病了?

贾母摇头叹道:“他也就是那个样子,行动有时候也还清楚,谁知道是不是又着魔了。这一连几天没见他,你们去把他叫到这里来,让我看看。亏你这个做娘的,刚才神医在的时候只顾着自己的病,怎么将宝玉给忘了?你不是头疼的吗?怎么还过来?就为一个丫头?”儿孙不争气,老人空忧虑,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