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是中毒事件高发的季节,中毒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日常能够接触到化学物高达近10万种!这些化学物构成我们周围的环境,也给我们带来了毒害。
“健康自测”
头痛。
寒战。
眩晕。
困倦。
发烧。
皮肤烧伤。
腹痛。
恶心、呕吐。
视觉障碍。
呼吸困难。
癫痫。
意识丧失。
呼出的气体有异味。
“常识”
传统意义上的中毒,是指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内,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症状反应,如食物中毒。
1.什么是食物中毒?
人一旦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
(1)含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物包括以下几类:
(2)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已达急性中毒剂量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
(3)外形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毒素的物质,如毒蕈;
(4)本身含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去的食物,如河脉鱼、木薯;
(5)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物,如发芽土豆。
2.食物中毒分类。
食物中毒大致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和一时尚未明化学毒物时更为重要。
(2)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3)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4)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
(5)植物性食物中毒。
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3.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1)投毒。近年来,卫生部已收到多起投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投毒物质常为剧毒鼠药或亚硝酸盐。
(2)生产经营者疏于食品卫生管理,对食品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环节中的卫生安全问题注意不够。此类中毒发生率最高,出现在学校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多属此类。
(3)误食。主要是食用亚硝酸盐、河豚鱼、毒蘑菇和农药、鼠药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发生的数量较多,且中毒者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
(4)滥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原料。
(5)群众食品卫生知识匮乏,食品加工、贮存不当,滥用农药。
(6)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不完善。
4.煤气中毒。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第一,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第二,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第三,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第四,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量为25%~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4%~8%,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5)其他如矿井下爆破产生的炮烟,化肥厂使用煤气为原料,设备故障、管道漏气等均可造成煤气中毒。
5.铅中毒。
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经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中毒者一般有铅及铅化物接触史。口服2~3克可致中毒,50克可致死。临床铅中毒很少见。
通常情况下,喝牛奶可以避免铅中毒。现代社会中,铅对身体的危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会通过血液长期蓄积于人的肝、肾、脾、肺和大脑中,造成铅中毒,对人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形成伤害。研究成果表明,常喝牛奶可以减少人体对铅的吸收。
鲜牛奶中含有非常高的钙质。大约每升牛奶中含有100~110毫克的钙。钙与铅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有竞争作用,钙的补给能抑制和减少铅的吸收。
鲜牛奶和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它们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减少铅的毒性。
由于鲜奶及奶制品可以减少体内铅的吸收、增强抵抗力、帮助铅从体内排出,因此,对所有人群减少铅的危害都十分必要的。特别对儿童、青少年、妇女以及从事和铅有关工作的人来说,有特殊的保护作用。每天至少应该喝500克鲜奶或酸奶,最好分早晚两次饮用,鲜奶可以加热或冷饮。
6.有机溶剂中毒。
有机溶剂是指溶解油脂、蜡、树脂、橡胶和染料等物质的有机化合物。有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形态,大多数是液体或液体经蒸发而形成的蒸气,如汽油、汽油蒸气;苯、苯蒸气;二硫化碳、二硫化碳蒸气等。
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密闭化程度高,物料输送、反应等均在容器(塔、罐、槽车)或管线内,但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机、泵和阀门等设备,有时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可使人在短时间、高浓度吸人或接触有机溶剂,发生急性中毒。另外,还存在一些敞口的直接人工操作的场所,如污水池蒸发、加料、质量分析、取样、加添加剂、刷洗贮油罐和槽车、装捅等,也可以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特别当操作环境特殊、防护措施不力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
有机溶剂低浓度吸入或接触,对眼睛,呼吸道黏膜略有刺激;较高浓度吸入,可先兴奋,如出现头痛、头晕、走路酩酊状,控制不住的大笑等,随后精神倦怠、不言语、表情淡漠;高浓度吸入,很快由兴奋转人抑制,出现昏迷,麻醉表现突出。
有机溶剂中毒常见种类与分布如下:
(1)作燃料如汽油、煤油、柴油等,分布在炼油厂和使用单位。
(2)作原料苯乙烯用于生产聚苯乙烯、丁苯橡胶ABS工程塑料,分布在塑料厂、橡胶厂等;二氯乙烷裂解生产氯乙烯;丙酮与氯氢酸反应生产丙酮氰醇等。
(3)作添加剂航空煤油内加二硫化碳,汽油内加甲基叔丁基醚等,分布在炼油厂。
(4)作萃取剂如二甲基甲酰胺,抽提或萃取丁二烯,分布在橡胶厂。
(5)作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丁醉等,分布在各厂。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与空气混合达12.5%时,还可能产生爆炸。
7.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流,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1)一氧化碳中毒分级分类。
第一,轻度中毒。
在上述可能产生大量煤气的环境中,感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心慌、全身乏力,这时如能觉察到是煤气中毒,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很快减轻、消失。
第二,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尚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能及时识别,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第三,重度中毒。
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引起中毒,日上三竿才被发觉,此时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
极度危重者,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死,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呆、瘫痪,丧失工作、生活能力。
(2)煤气中毒轻重程度的因素。
第一,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和接触时间。
第二,患者所处的状态。
第三,婴幼儿在同样环境条件下较成人易于中毒。
第四,个人身体状况:原有慢性病如贫血、心脏病,可较其他人中毒程度重。
“治疗”
1.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的治疗:对煤气中毒者,应先将患者撤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若呼吸停止,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呼吸抑制者,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同时应加强对症治疗。昏迷者应注意吸出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尽快给患者吸入氧或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有条件者,应尽快进行高压氧舱治疗。还可配合针刺太阳、列缺、人中、少商、十宣等穴位进行治疗。
2.急性皮肤吸收的中毒。
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也可用微温水,禁用热水。
3.食物中毒者。
对食物中毒者要及早进行救治,中毒早期可考虑洗胃,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剧烈呕吐、腹痛、腹泻不止者可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有脱水征兆者及时补充体液,可饮用加入少许食盐、糖的饮品,或静脉输液。也可选用适宜抗菌素。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者应速送医院急救,给予抗肉毒素血清等。
4.误服吞咽中毒。
误服吞咽除及时反复漱口,除去口腔毒物外,应当:
(1)催吐:催吐在服毒后四小时内有效,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指、棉棒或金属匙柄刺激咽部舌根,对昏迷、痉挛发作,及吞强酸、强碱等腐蚀品,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禁用或慎用。
(2)洗胃:洗胃是治疗常规,有催吐禁忌者慎用。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能中和毒物的液体洗胃。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毫升,以免把毒物冲入小肠,反复洗,直到洗出液几次无毒物为止。
(3)清泻:口服或胃管送入大剂量的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
(4)应用解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药物。
“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应禁食霉腐变质的食品。
食物宜新鲜。
保持清洁卫生。
鱼肉类食物宜煮熟蒸透后,方可食用。
预防煤气中毒应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防止漏烟、倒烟。
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从事有机溶剂作业的工人,应注意带防护手套和防毒口罩,防止吸人和皮肤污染,禁用有机溶剂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