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0649300000092

第92章 7、天花

天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病情险恶、极易致命而易于预防的病毒性传染病。解放后我国各地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种痘运动,并执行了每隔6年复种疫苗的制度,很快在大城市内消灭了天花。

“健康自测”

头痛。

背痛。

发冷。

高热,体温可高达41℃以上。

恶心。

呕吐。

便秘。

失眠。

额部、面颊、腕、臂、躯干和下肢出现皮疹。

“常识”

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曾在全世界流行,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人类危害极大。过去,大约1/4的病人会被天花夺去生命,侥幸生存下来的病人,因脸上丰富的皮脂腺遭天花病毒侵害,常常留下永久性瘢痕,俗称“麻脸”。1980年,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宣布全球范围内消灭天花以后,世界上已经见不到天花病人,全世界停止接种牛痘。

据资料显示,3000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都有相关记录。比如科学家从木乃伊考证出,公元前1000年统治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头部就有天花疤痕。大约到了6世纪,欧洲也出现了天花,16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又把它带到了美洲大陆。17、18世纪天花在西半球肆虐,当时欧洲的天花病死率为10%,而美洲高达90%。一些历史统计认为,天花曾至少造成1亿人死亡,另外2亿人失明或留下终生疤痕。

通常情况下,天花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烧、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和严重皮疹,无药可治。对天花瘟疫造成的可怕结果,一个目睹西班牙殖民者征服阿兹特克帝国(位于墨西哥)过程的传教士描述:“在一些地方满门皆绝。死者太多,以至无法全部掩埋;而臭气漫天,只好推倒死者房屋以作坟墓。”在16世纪初,人口2500万、创造印第安民族辉煌文明之一的阿兹特克帝国没有被不足千人的西班牙军队击败,却在天花流行过后消失了。

中国是世界免疫学的先驱,古代中医对这种致命疾病的防治迈出了第一步。据史料记载,早在11世纪的宋朝时中医就开始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其方法是将痊愈后的天花患者身上的痂皮,研成粉末,吹进健康儿童的鼻子里,用来简单预防天花。

18世纪的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可能从古代中国的做法中得到启发,他进一步发现,英国乡村一些挤奶工人的手上常常有牛痘,而有牛痘者全都没有患上天花。1796年,他为一名8岁男孩接种了牛痘,此后这个男孩再没有患过天花。这也是人类通过有意识预防接种来控制传染病的首次科学实验。在更多成功的试验后,琴纳发表了题为《接种牛痘的理由和效果探讨》的论文。到1801年,接种牛痘的技术已经在欧洲许多国家推广开来。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每年估计仍有5000万个病例,到1967年,患天花的人数已经降低到1000多万,同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推广接种、消灭天花的运动。最后一个自然发生的天花病例发现于1977年的索马里,而最后一个天花病例的发现是在1978年,当时一名妇女在伯明翰大学的实验室里感染了这种疾病。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彻底消灭。如今,天花病毒样本封存在于美国和俄罗斯保留的几个试管里。

“治疗”

1.天花病人必须隔离至痂盖脱尽、溃疡愈合为止。

2.对高热或烦躁病人,给予退热及镇静剂,眼局部角膜溃疡应积极治疗。

3.继发细菌感染或败血症时,加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度、温度适宜,经常变换体位,以防褥疮。要充分供给液体,食物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及维生素,注意口腔卫生。

5.保持局部干净、清洁。减少痛感及痒感,防止抓伤,避免继发感染。

“预防”

对天花病人要严格进行隔离。

病人的衣、被、用具、排泄物、分泌物等要彻底消毒。

口腔、鼻、咽、眼睛等要保持清洁。

接种天花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