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0649300000084

第84章 8、胆囊癌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比男性多2~3倍。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愈后甚差,5年生存率低于5%。近年来本病有增加趋势。

“健康自测”

中上腹或右上腹疼痛。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发热。

腹水。

“常识”

1.胆囊癌发病情况。

胆囊癌并不少见,近年来统计显示发病率有所上升,胆囊癌约占全部胃肠道腺癌的20%左右,女性发病3倍于男性,50岁以上者占5%~9%。

胆囊癌发病原因较多,普遍的看法是认为与慢性胆囊炎和长期的胆囊结石刺激有关,因为80%的胆囊癌患者伴有胆囊结石,且随结石直径的增加,癌变的机率也增加;另外的看法是: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盐在感染的条件下,使胆囊粘膜变性化生,日久而发生癌变。

2.胆囊癌分类。

胆囊癌分为腺癌及鳞状细胞癌两型,其中前者约占71%~90%,后者不到10%。而腺癌又分为以下几种:

(1)乳头状腺癌:可能由乳头状或息肉恶变而来,肿瘤向胆囊腔内生长,影响胆囊排空,肿瘤表面有溃疡,易引起感染。肿瘤如果阻塞胆囊颈,可使胆囊肿大,胆囊壁变薄,类似胆囊脓肿或积液。

(2)硬化型腺癌:可同时伴有胆道硬化,导致胆道任何部位发生梗阻。

(3)浸润型腺癌:较多见,约占腺癌的70%,可导致胆囊缩小,胆囊壁变硬且增厚。

(4)粘液型腺癌:肿瘤松软,容易破溃导致胆囊穿孔。

“治疗”

通常来说,胆囊癌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目前多主张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实行正确的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胆囊癌的疗效,尤其是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手术效果不理想,化疗敏感性不高者,若合并中医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延长生存期。临床所见的胆囊癌大多数为晚期患者,故目前手术切除率很低,切除后的疗效也很差。虽然胆道外科目前已有不小进展,但胆囊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却提高不多,因此,早期及时作出确切定性的诊断对胆囊癌的治疗特别关键。

1.手术治疗。

胆囊癌病人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然而大多数病人在手术时发现其癌肿已不可能被切除或仅能做姑息切除。一般手术方式分为3种类型。

(1)在因为胆囊结石或急性胆囊炎作切除手术后,意外地从病理切片中发现有胆囊癌,病变局限于胆囊壁的浆膜层以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类病人做胆囊切除已够,不必再进行扩大根治术,并认为即使再作手术扩大根治范围,也不一定能改变生存率和预后。

(2)胆囊癌已扩散至胆管,并有肝脏多处转移灶,此时已不可能作根治术。这类病人可作一些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有梗阻性黄疸须作胆管引流术,以减轻黄疸和皮肤瘙痒;如产生幽门梗阻,则作胃空肠吻合术等。

(3)术中已明确为胆囊癌者,病变已侵犯浆膜层,有或无局部转移,尚有可能作手术切除者,可考虑进行扩大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可在胆囊切除同时在胆囊床周围作肝组织局部切除,范围至少2厘米。清扫胆囊周围淋巴引流区如门静脉、肝动脉和肝外胆管周围等淋巴结。如癌肿侵犯胰腺后面时,还须加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人更有扩大的作肝右前叶和肝左内叶切除和门静脉切除,并作重建术等,以求根治。但手术范围的扩大,可明显增加手术的死亡率,且能否提高治疗效果还是可疑的。一般认为,即使作扩大根治术,胆囊癌已侵犯浆膜层,效果也不好。

2.放射治疗。

胆囊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手术根治切除率较低,行扩大根治术后复发率高,且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故主张手术合并放射治疗。胆囊癌对放疗有一定敏感性,手术加放疗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

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

禁食辛辣。

少食厚腻食品。

不要饮烈性酒。

彻底治疗胆囊炎与胆石症。改变饮食习惯,减低食物中脂肪含量及总热量,及时控制胆道系统感染,积极治疗易发生结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彻底治疗急性胆囊炎,避免其转为慢性。

认识各种高危因素,并应较积极地采取手术治疗。

研究表明,吃烧烤肉食较多者易患胆囊癌,宜加控制。纤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B6和维生素E能减少胆囊癌发病的危险。

肥胖指数高者胆囊癌发生率也高,肥胖者应积极减肥,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