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0649300000008

第8章 8、结核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结核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

“健康自测”

长期低热。

食欲不振。

盗汗。

体重减轻。

睡眠不安。

咳嗽。

“常识”

1.在历史上人们对结核病的认识。

在人类历史中,人们对结核病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深入的。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古代医学还只是认识到该病可能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慢性传染病,“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转旁人,乃至灭门”。以后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肺痨”,其病因为“痨虫”所致。由于当时治疗办法极少,以致在我国民间广泛流行“十痨九死”的说法,甚至不少地方还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即“痨病”者死后需用棉球堵塞其鼻孔,以免“痨虫”爬出来传染他人,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相当科学的作法,至今仍为医学上所采用。

1882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郭霍在这样的一些病人中发现了结核分支杆菌(简称结核菌,下同),并且确定结核菌是结核病的唯一病因,结核病的病因及其发生机理由此得以明朗。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当感染的结核菌量多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结核病的可能性就大多了。人体各个脏器都可以因感染结核菌而发病,但以肺结核为多,占所有脏器结核的80%以上。

2.结核病的流行历史的三个时期。

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结核病的流行演变将结核病的流行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1)1882年结核菌被发现以前。这一时期,人们对结核病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结核病流行十分猖獗,结核病死亡率高,当时人们称之为“白色瘟疫”。

(2)1882年~1945年,即郭霍氏发现结核杆菌到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没有广泛应用之前,这一时期,明确了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在肺结核的诊断、早期发现、预防、治疗、消毒、隔离及卫生宣教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3)从1945年开始,已进入现代化学疗法的阶段,随着各种化学药物的问世,化学疗法逐渐普及,结核病控制措施不断完善,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核病的流行呈现加速下降趋势。

“治疗”

采用化学和生物制剂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现代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化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国目前结核病防治规划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服药方法是隔日服药。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继续期。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继续期为巩固治疗阶段,即在强化期之后的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

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只要你和医生很好合作,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预防”

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卫生教育,使青年人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进行焚烧或药物消毒。

要定时对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按时就医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肌体产生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嗽、痰中带血、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