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0649300000002

第2章 2、高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健康自测”

居住海拔较低地区的人进住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出现高血压,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烦躁不安、眩晕、健忘或个性改变。

妊娠20周后至产后24小时内的孕妇,出现高血压,伴水肿,严重时产生抽搐、昏迷。

年轻人或儿童剧烈头痛、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悸、苍白、出汗及阵发性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幅度较大。

多饮、多尿,肌无力。

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毛、皮肤紫纹,血糖增高等特征。

伴有反复发热,蝶形红斑(从鼻梁向两面颧部展开)或盘形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痛,血尿等。

以20~40岁多见,伴突眼、甲状腺肿大、心动过速,收缩压明显增高但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脉搏增强而快,怕热、多汗、手抖、失眠,食欲亢进。

“常识”

1.什么是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指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95%为原发性高血压(5%为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血压升高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头痛、头昏、头胀、失眠、心悸、健忘等),后期出现各有关脏器的功能不全。

自然情况下,人的一生中,血压是变化的,婴儿和儿童的血压比成人低。活动对血压也有影响,运动时,血压较高,而休息时血压较低。在每一天中,血压也不一样,早晨血压最高,而睡眠时血压最低。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可见影响血压的直接因素有两个方面:脉管和血液。

脉管是由淋巴细胞和富有弹性的平滑肌组成。脉管里面输送的是血液,脉管外面延伸的是经络,经络里运行的组织液供给脉管细胞营养。脉管细胞被丰富的营养液浸润着,弹性就好。健康脉管里面能产生一层黏膜物质,帮助血液顺利通行。如果人体经络不通了,脉管细胞需要的营养长期供应不到,无法产生黏滑的内膜,脉管壁就会渐渐萎缩变得干瘪发涩。失去弹性的脉管无法随血流量扩张、收缩,血压升高成为必然。

血液出自骨髓造血。骨髓造血需要人体的骨细胞、髓细胞、骨膜细胞、软骨细胞都是白颜色的,它们以白色的组织液为食物,确切地说是以组织液中的活性菌为食物。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水被称为组织液,流动在经络通道里,口腔津液就是组织液的高级成分。人到三十岁以后牙缝越来越稀,牙为骨梢,代表骨骼状态,牙齿离缝说明骨细胞由于营养缺失发生了挪位转移。骨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就造不出高质量的血液。血液里出现杂质,加大了对脉管壁的压力。

同时,不纯净的血液里出现很多气泡,这些气泡对脉管壁的氧化作用非常大,就像水管子里裸露出来的部分被氧化容易生锈一样,被氧化的脉管壁也会产生斑点,血液里的杂质附着在这些斑点上逐渐沉积变硬,血流栓塞和动脉硬化就发生了。最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地方,是在末梢微循环毛细血管部分。

另外,骨腔长刺也会压迫血管,造成高血压。

要使膀胱化气功能强,需要向人体增加气体供应,而人体唯一的营养来源就是从嘴里吃进去的食物。吃什么样的食物才能补气呢?人体的气要用植物中的气来补。祖先在《内经延寿图》中说,吃神气形兼备的藏世界的食物才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现代人吃的食物太过精细,食物在进入人体之前气体灵性已经散失掉了,所以人也就吃不到了。

2.高血压高发人群。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部分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发人群:

(1)父母患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

(2)食盐摄入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摄入可降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3)食用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的人比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的人易患高血压。

(4)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而且与饮酒量呈正比。

(5)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噪音等不良刺激者易患高血压。

(6)吸烟、肥胖者也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个长期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患者常有头晕、头痛、心慌、失眠等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高血压最终将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

高血压同时又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另外,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应及时治疗。

“治疗”

高血压是慢性进展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要做好长期服药甚至终生服药的思想准备,因为迄今尚无彻底根治高血压的办法。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不过,轻度高血压经治疗后,血压正常达半年以上,可减量或停药观察,但仍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一旦血压再度升高,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再次应用降压药。

“预防”

高血压是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及所引起的一系列改变。它不仅仅单指血压升高,还指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得了高血压,采取相关药物及仪器治疗是必须的,然而,由于高血压病发与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息息相关,因此,注意日常的自我调理是防治高血压的尤为重要的一环。

限制人体总热能的摄入。通过限制热量减肥,使体重达到理想标准,对高血压危险的人群来说是很重要的。

养成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

补充足够的钙。膳食中钙不足可促使血压升高,钙吸收减少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之一。因此,要注意食用含钙较多的食物,如大豆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鱼、虾、蟹、蛋、木耳、紫菜、雪里红等。

适当摄入高蛋白食物。坚持多吃鱼类、奶类、禽肉、兔肉及大豆,少吃猪肉、牛肉和羊肉。应以食用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不吃或少吃。

坚持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膳食。

戒烟酒。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酒对高血压病人的威胁更大,喝酒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另外,长期饮酒还会造成心肌细胞损害,使心脏扩大而发展为心肌病。

1.午睡半小时。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睡眠会议上强调了午睡的好处,但午睡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2.温水洗漱。用30~35℃温热水,因为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

3.坚持运动。高血压病人不宜作剧烈运动,宜选择散步、柔软体操、太极拳这类活动。

4.饮水稀释血液。因为夜间人体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睡前饮一杯温开水可稀释血液。早晨起床饮一杯水,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还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

5.耐心排便。尤其是已患高血压者,切忌排便屏气用力,以防诱发脑出血的危险。

6.缓缓起床。中老年人早晨醒来,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然后慢慢坐起。

7.注意冷暖。人体血压会受到气候的影响。一般冬季血压要比夏季高。所以,平时血压高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暖。

8.学会控制自己。事事处处都要设法克制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