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0649300000014

第14章 14、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在2003年全国上半年按规定报告的27种法定管理传染病中占重要地位:死亡数、病死率均占第6位,仅次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健康自测”

高热。

剧烈头疼。

喷射状呕吐。

皮肤上有小出血点。

颈项强直。

昏迷、惊厥、休克。

“常识”

1.什么是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以14岁以下年龄、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2.流脑与乙脑有什么区别?

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1)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2)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

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

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虽然二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

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

(3)流脑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法。

“治疗”

早期、全程、足量的使用抗菌素是治疗流脑的关键。

1.一般疗法: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

2.抗菌疗法:青霉素做静脉持续滴注,疗程5~7日;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氯霉素、口服、肌注或静点,疗程5~7日。

3.暴发型的治疗,除抗生素治疗外,应积极抗休克,消除脑水肿,防止脑疝,防止呼吸衰竭。

“预防”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隔离期应到临床症状消失后三天,但不应少于发病后七天。

切断传播途径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衣被,流行时期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加强体育锻炼。

药物预防。儿童从6月龄就可以接种流脑疫苗,基础免疫2针,间隔3个月,到18个月再加强1针,一般在11~12月份完成,免疫期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