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世界篇
10645100000048

第48章 万圣节:西方的“鬼节”

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10月31日则是万圣节前夕,通常称为“万圣夜”。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所有点燃的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万圣节的由来

“巡游”是万圣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据说其由来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当时居住于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将这天定为夏末,亦象征一年的结束,他们相信在新旧岁次交替的前夕,所有时空的规律也会暂时停顿,灵界大门在这晚会打开,所有鬼魂趁机游走于人间,到处找寻适合的替身,藉此得以重生。所以,凯尔特人为了避免成为鬼魂的目标,便于当晚熄灭家中炉火,装成没有人在家,同时,戴上狰狞可怕的面具,并打扮成鬼怪模样一起走到街上巡游,营造喧哗吵闹的气氛,以驱赶那些游魂野鬼。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万圣节原为一种秋收的庆典。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年轻人在11月1日前夜集合起来,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是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间,庆祝秋收。

万圣节习俗

现代西方万圣节已经发生了变化,充满了积极快乐的气氛,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万圣节也变成了一场真正的“狂欢”。每当万圣夜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装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串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会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常令大人们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意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脸谱化装是万圣节的传统节目之一,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是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在万圣节到来的时候,年轻人通常会举行一个化装舞会。在化装舞会上装扮成各种模样,带上稀奇古怪的面具,让朋友们认不出自己,甚至有些学生还会买一对鬼骷髅的耳环来佩带。

杰克灯

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是奇异的“杰克灯”。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在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与“杰克灯”相呼应的橙色与黑色是万圣节前夜的传统颜色,黑色的代表是黑猫、蜘蛛和巫婆,橙色的则有南瓜灯,这些都是常见的万圣节象征。

万圣节服装

万圣节的服装也是万人万相,不是单调的大鬼小鬼了。有许多渠道教人们如何制作万圣节服装。比如说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别忘了挖两个洞留给眼睛就是;若是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还教大人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裤,再从背后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当然服装、道具业的商人们,就更有文章可做了。

总之,万圣节现已成为西方国家一个很普遍的季节性节日。有很多人将此看作秋的结束以及冬的到来。万圣节一过,人们就开始期盼圣诞节乃至新年了。

杰克灯的传说

用南瓜做的“杰克灯”是万圣节最重要的象征物,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名叫杰克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搞恶作剧。一天,杰克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恶魔想下树,但杰克开出的条件是让恶魔施法,使自己永远不会犯罪。但是杰克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杰克灯”,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杰克灯”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