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派出大批干部前往东北,着力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6年4月,王首道任军调处执行部沈阳执行小组中共代表,7月前往哈尔滨,之后一直在东北解放区从事财经工作。开始任东北局财政办事处主任,负责财经初创工作,不久,调任新成立的东北行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主任,后来,该委员会改组为工业部,他继任部长,主要是负责管理东北地区的工矿企业。
东北的工业相当发达,不仅关内的许多根据地无法与之相比,就全国来讲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抗战胜利后,东北工业在国民党掠夺胜利果实过程中,遭到了普遍破坏。我军先头部队进入东北时,在苏军的同意下,打开了日本关东军几个很大的仓库,接收了许多武器和装备。但不久,苏军由于担心美国的指责,便不准我们再拿了。
我军进入东北不久,国民党军即开始进攻。由于生产尚未恢复,财政和物资供给困难的局面尚未根本好转。为了整顿财政经济工作,1946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由王首道任财经委主任,吕正操、叶季壮等7人为委员。自此,东北地区的财经工作进入初创阶段。
东北局分工原是由陈云、李富春负责抓财经工作的。后来由于陈云和李富春分别担负起南满和西满分局的全面工作,财政经济工作便暂由王首道及财经委具体来抓。
为了打开局面,经东北局批准,1947年1月15日,王首道主持召开东北第一届财经会议,会上王首道作了“目前财经工作的方针与任务的报告”,重点讲了东北要发展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公营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合作经济,必须多种经济成分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同时要加强财政、金融和贸易的统一,报告得到了东北局负责人彭真的充分肯定。
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的领导下,王首道重点抓了建立健全财经工作机构,整顿并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财经制度。在地方财政自给的基础上实现全区财政的统一,粮食等重要物资统筹调剂,对外贸易、金融、银行、公营企业由政府统一管理。关系到整个经济命脉的企业如铁路、矿山、电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统一经营。
单靠没收敌伪物资和发行货币,只能应付一时急需,根本出路还是要恢复和发展生产,建立自己的经济基础。在当时情况下,恢复与发展生产首要的一环是开展对外贸易。李富春曾经讲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说一个被迫向我们投降的国民党特务认为,如果我们民主政府搞不来盐,搞不来布,要想打破农民对国民党的幻想是不可能的。可见实行对外贸易换取必需品是多么重要。
王首道把对外贸易作为解决东北财经困难的突破口,在他的精心组织下,通过出口多余的粮食和肉类,换回了紧缺的食盐、布匹、燃油和机器零件,不仅保证了军需,也普遍改善了群众生活。许多农民拍手叫好,说这是经济上的解放,称颂“共产党真有办法”。通过外贸,增加了财政收入,积累了支援工农业生产的资金。开展对外贸易,还有利于开展同国民党的斗争。王首道拿出一部分进口的布匹和食盐换购国民党统治区农民手中的粮食,有效地限制了余粮流入敌占大城市,加强了对敌人的经济封锁。
以对外贸易为龙头,经过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东北的工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一定的发展。军火工业首先恢复,其他如造纸、橡胶和纺织品的产量,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实践证明,由于王首道执行了这些正确的政策,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不仅对东北以至全国的解放战争提供了有力的物资支援,而且它雄厚的经济实力,它管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经验,更为以后展开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