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毅夫原名于成泽,曾两次担任省政府主席,是一位“堪当大任”的政治家。但学生时代的于毅夫对文学颇感兴趣,喜欢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也常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那时他的最大梦想是当个文学家。
1922年夏天,于毅夫在北京平民大学读书时结识了现代文学作家许地山,许地山是著名作家、教授,1920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以“落花生”为笔名发表多部文学作品,于毅夫就是在许地山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的。
于毅夫22岁时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但他并未潜心研究历史,而是对文学怀有极大兴趣,并开始使用于成泽的名字大量撰写散文、诗歌、小说、游记等文学作品。在这里,于毅夫结识了青年才俊徐志摩。徐志摩是一位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后来加入了于毅夫等人创办的文学研究会,他的《再别康桥》曾在年轻人中产生广泛影响。
在燕京大学学习期间,于毅夫非常活跃,他与爱好文学、追求进步的同学们集会结社、演讲讨论、兴办杂志、编辑报刊,与郑振铎、沈雁冰、许地山、耿济之、王统照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和赵景深、蹇先艾、孙席珍、焦菊隐等人组织青年文学团体绿波社,并在京、津、沪、长沙、苏州等地和留美学生中设有分社,其骨干成员孙席珍曾被鲁迅称为“诗孩”。这些在新文学繁荣时期作出过不同贡献的文学青年,对于毅夫的文学创作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也曾给予于毅夫以很高评价。曾被鲁迅称为“湘中诗人”的黎锦明是于毅夫的文坛挚友,他在信中称于毅夫是“妙人”,“不可多得的文学天才。”
燕京大学是于毅夫施展文学才赋的园地,他和刘德元、焦菊隐、董绍明、张放等好友共同主办《燕大周刊》,自己担任经理部部长和编辑,蔡元培、俞平伯、周作人、王统照、谢冰心、丰子恺等文学名家都曾为周刊撰稿,也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绩的文学青年,成为社会上有相当影响的刊物。在短短几年中,于毅夫自己也发表约2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于毅夫是东北人,被誉为现代东北文学开拓者之一,他的小说处女作《雪》发表于1925年1月,王统照曾写按语给予高度评价:“于君是黑龙江人,现在燕大读书,他对于中国极北边的生活甚为熟悉,如此篇所写的可见一斑。”于毅夫的小说《破晓》,真实记录了东北农村的状况,文中的村名、人名都是真实的,恰似作者幼年的回忆录。1926年1月,于毅夫发表《他终于流着泪走了》一文,描写的是一位高傲、敏感的东北籍学生,真切地写出了“五四”退潮时期在北京求学的东北青年的苦闷、彷徨、不知所适的心境,从主人公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他自己青年时期的影子。
于毅夫的散文也很有特色,代表作《古黑水游记》、《乡游琐记》等,都展现了一幅幅北国边陲的风景图致。上至高空下至平原,北国自然界和北方乡村的一切景物和一切奇闻轶事,无不尽入他的笔端。他的另一些散文,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以及对帝国主义者的仇恨。他的散文《狼》,记述了东北家乡农村的景象,文中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读起来如同置身于开阔的乌裕尔河大草原上,饱享祖国北大荒的自然风光。
最能反映他当时反抗精神的代表作,是《我宁愿作个战场上的无名英雄》和《向帝国主义挑战》。《我宁愿作个战场上的无名英雄》是于毅夫作为燕大代表参加北京的泸案后援会所作,他在文中写道:“这次上海和汉口的事变,英国人之惨无人道,可谓已臻极峰,英国人看我们中国的同胞简直不如牛马!英国人哪里承认中国的同胞是人,换言之亦即不承认中国的国家为国家!那么,我们为争中国人的人格起见,为争取我们中国的国格起见,中国应该与英国断绝邦交,宣布作战!”这是一篇战斗檄文,表达了一个不甘屈辱、不怕牺牲的东北青年的激愤怒吼。《向帝国主义挑战》则是广州爆发沙基惨案之后的深夜之作,他在文中愤怒地呐喊:“帝国主义的妖儿……且看我们这个千万只枯瘠的瘦手,任你折摧、残毁,也要脉紧筋张地和你争个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