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10643600000118

第118章 (3)挺进冀南扎深根

从1938年3月起,宋任穷开始了他在冀南抗日第一线血雨腥风、出生入死的平原游击岁月,直至抗战胜利。宋任穷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冀南人民无限的爱戴与敬仰,当地人民曾这样称赞道:“冀南名将点几名,头名要数宋任穷!”

冀南,泛指河北省南部。西临平汉铁路,东接津浦铁路,北边靠沧州至石家庄公路,南边跨漳河。冀南西临太行,东临山东,是连接山西和山东两省的纽带和桥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七·七”事变后,冀南平原铁路沿线的城市很快沦陷敌手。日军所到之处,疯狂地烧杀抢掠,制造了一起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冀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迅速创建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1938年初,129师组建由陈再道任司令员、宋任穷任政委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简称东进纵队或东纵)挺进冀南,此后,宋任穷在冀南这片热土度过了整整8年战斗时光。

东进纵队开赴冀南不久,根据冀南抗战形势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和领导力量,刘伯承又派宋任穷带着一个骑兵团、一个独立支队和一个机枪连开赴冀南。骑兵团是由原红军15军团骑兵团和陕北红军的部分骑兵编成的,改编为八路军时是骑兵营,后发展成骑兵团。

当时,冀南地区出现了很多打着各种旗号的武装。根据中央军委和129师首长指示,宋任穷积极争取、收编、改造各色武装,以及许多县区的保安队等,为了安定冀南社会秩序,对有些作恶多端顽固不化的惯匪决不手软,坚决打击消灭之。从1938年初宋任穷率东纵到冀南,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共争取、收编、改造各类武装近万人,极大地充实和壮大了八路军在冀南的作战力量。

帮助冀南地方党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是宋任穷开进冀南平原的重要任务,这对加速根据地的创建、安定冀南的混乱局面至关重要。因此,宋任穷刚到冀南,一手抓武装建设,一手抓政权建设,动员组织千百万群众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东纵进入南宫县后,首先建立了南宫县抗日民主政府,以南宫为中心向四周各县发展,收复一地或一座县城,就组建“战委会”或建立抗日政府。那时宋任穷带领的干部不多,他就采取“放县长”的办法,占领一座县城就召开群众大会,派一名干部当县长,县里的其他干部就由当地群众担任。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各群众抗日救亡团体也先后成立,群众都被发动起来了,形势发展很快。虽然日军占领了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沿线的一些大中城市,然而内地的一些县城在八路军手里。宋任穷率部开进冀南地区不长时间,就收复了20多座县城。

1938年8月,129师政委邓小平由太行到冀南检查指导工作,此时宋任穷抵达冀南刚刚半年左右的时间,邓小平看到各地的党组织已普遍恢复和建立,非常高兴,他传达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决定撤销冀南军政委员会筹委会,成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简称冀南行署),由杨秀峰任主任,宋任穷任副主任。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的成立,标志着冀南有了我党统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冀南平原游击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得知这一消息后,掀起了参加八路军的热潮。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郎,参军打东洋”的动人场面。

12月,刘伯承、邓小平率129师主力部队从太行来到冀南。宋任穷向刘、邓汇报冀南的情况,说到冀南民众抗日情绪之高、对敌仇恨之深时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某些天主教徒在教堂做礼拜时,他们祷告:“保佑抗日军、保佑八路军,抗日军打胜仗、八路军打胜仗……”,二是有些老太婆也祷告我军打胜仗,还有的用白面粉做成小人,放在锅里煮。她们把小面人当成小鬼子,说:这么一煮,日本鬼子就不得好死。这些活动虽然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却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憎之情和人心向背。刘伯承听后笑容满面,非常高兴地称赞宋任穷在冀南把群众基础打得牢固,老太婆尚能如此,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