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零阻力二次创业
10643100000024

第24章 中小企业技术引进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研究开发力量薄弱,所以技术引进对于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并非所有企业的技术引进都是成功的,有的企业由于在技术引进的认识和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技术引进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在技术引进中,应当特别重视和注意以下问题:

一、加强调査研究,慎重决策

从国外引进一项先进技术,不仅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时间、人力、物力,而且涉及到企业的产品结构、工艺流程、材料配件、生产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技术引进的成败得失,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常常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降低技术引进的风险,企业在决策前一定要加强调査研究。

首先要对欲引进之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及市场前景进行调查和研究。既要防止引进二手技术或过时技术,又要避免引进企业目前尚不具备技术支撑条件,因而现阶段无法消化和吸收的技术。由于技术情报较为缺乏,对国际技术市场信息不够了解,加之引进前调査研究不够,有的企业引进了一些发达国家早就淘汰了的过时技术或二手设备,有的企业引进了一些不能配套、无法操作和应用的不适用技术,不仅未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反而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衹和技术包衹。其次,在引进技术时,还要对转让技术之外商的资信状况、技术水平、生产经营能力等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査,防止上当受骗。

在决策时,还要特别防止一拥而上、重复引进。有的中小企业由于目标市场范围较小,在技术引进时不能高瞻远瞩,常常为了满足在本地区的经营活动需要或竞争需要,竞相引进其他地区或其他企业已经引进过的技术或设备,造成生产能力过剩而自相残杀的不利的竞争局面。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不少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在技术引进时,行政干预较多,也容易成重复引进或决策失误。因此,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适当的行政干预。技术引进是企业行为,应由企业根据经营及发展的需要自行决策。

二、引进的技术要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先进技术并非都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的技术虽然先进,但由于受到市场需求或当时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不能立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有的技术虽然先进但不成熟,还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程化问题之后,才能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创造出经济效益。中小企业一般资金实力和技术开发能力较弱,不适宜引进这样的技术,应着重引进市场前景较为确定,能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成熟技术。当然,国外先进企业一般在成熟技术的应用尚未衰退之前是不会轻易将其转让出去的。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引进技术时一方面要兼顾先进性和成熟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再开发,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要重视和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只顾引进,不注意消化、吸收,这是许多中小企业技术引进时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有的企业对技术引进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他们只要引进的设备能正常运转,生产能正常进行,就万事大吉了。从表面上看,通过技术引进,使得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销售额和利润额也有所增知,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技术引进的目标似乎已经实现。其实不然,技术引进的最终目标固然在于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但是,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而这正是技术引进更深层次上的作用及意义。如果不注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创新,那么,在刚引进先进技术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许会有所提髙,但过不了多久,引进的技术就又落后了,又要去引进更新的技术。如此这般,企业始终难以摆脱被动引进的地位,因为国外先进企业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企业,所以依靠这种方式企业永远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优势。只有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在今后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确立起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

四、既要重视引进“硬”技术,又要重视引进“软”技术中小企业以往在技术引进中,一般比较偏重引进成套技术

设备等“硬”技术,而容易忽视对专利、设计、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管理等“软”技术的引进,特别是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一定时期内,注重引进成套设备等硬技术,无疑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在20世纪,传统产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设备引进对于企业的技术活动和经营活动的作用更是十分突出。但是,在企业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之后,继续大量引进成套技术设备,既加大了企业的负担,又无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软技术的引进,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五、在技术引进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问题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安全、环境

保护和生态平衡等问题日益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以来,有的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一些污染性企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将一些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转让给欠发达国家企业。因此,我们在引进国外技术时,千万不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或其他一些原因,引进这类破坏生态和环境的技术,为我国经济社会由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和危害。

六、注意引进技术价格的合理性

确定引进技术的价格应考虑引进技术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如果引进技术的价格远远低于所创造的效益,那么引进的技术就是成功的。否则是失败的。确定一项引进技术的价格往往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中小企业在引进技术时,最好聘请一些熟悉本国市场又了解国际技术市场的中介机构提供咨询,以确定合理的技术转让价格。

七、抵制不合理的限制条款

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向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进存技术转让时,往往在转让协议中强加一些限制条款,对引进方技术的使用进行种种限制,这不利于引进方合理利用引进技术进行生产,容易造成中小企业对外因技术与原材料供应形成依赖,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所以,在签署技术转让协议时,一定要据理力争,争取以便宜的价格和合理的条件取得适用技术,坚决抵制不合理的限制条款。

第七章 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