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麦克利兰,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管理学家,毕业于韦斯利安大学,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后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兼任麦克伯公司董事长。麦克利兰经常赴欧洲、亚洲各国讲学并担任美国及外国政府机构的顾问,对管理学的贡献集中在人的激励理论方面。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他就致力于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如何激发人的潜力。麦克利兰出版专著近10种,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重要的著作有《取得成就的社会》、《权力:内省经验》等。麦克利兰在1955年对马斯洛理论的普遍性提出了挑战,对该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实现”有无充足根据也表示怀疑。他认为,人类的许多需求都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很难从单个人的角度归纳出共同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需求当然就不同。麦克利兰认为,人除了生理需要外,还有三种需要,即权力需要、合群需要、成就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就需要型激励策略。下面是他关于成就型激励策略的三种需要和四个培训环节:
三种需要:
1.权力需要
指挥别人和控制别人的愿望。权力需要强烈的人喜欢“负责”,追求社会地位,追求对别人的影响,喜欢使别人的行动合乎自己的愿望。这种人希望支配别人和受到社会的尊重,而极少关心别人的有效行为。
2.合群需要
指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密切关系的愿望。合群需要高的人,喜欢合作环境胜过竞争环境,处理冲突时往往倾向于调和折中。
3.成就需要
成就欲望很高的人,关心成就比关心报酬更重要。
高成就需要的特点是:有强烈的承担个人责任的愿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倾向于设置有一定程度困难的成就目标并冒相当的风险;强烈希望获得工作绩效的反馈;一心关注着工作和工作的完成。另一方面,低成就需要的特点是:喜欢工作的冒险程度低和工作大家平均责任。
四个环节:
1.教育受训人员怎样像有高成就需要的人那样思想、说话和行动。
2.激励受训者为自己设置较高但又是能实现的工作目标。
3.给受训者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以提高学员的自我认识水平。
4.交流彼此的希望和担心、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及从激励人的共同经历中创造团结互助的气氛。
要点:
麦克利兰经过20多年的研究认为,人的社会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得自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特别是在特定行为得到报偿后,会强化该种行为模式,形成需求倾向。麦克利兰归结出三大类社会性需要: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和对权力的需要。麦克利兰的成就型激励术曾引起广泛关注。
成就需要,是指一个人完成自己所设置的目标的愿望。成就需要激励的方法,是正确引导被激励者追求成就并满足于获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