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朝那些人
10640700000019

第19章 朱耷

癫狂之号

朱耷八岁就能作诗。他擅书法,工篆刻,尤其精于绘画。性好诙谐,喜欢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常常语惊四座。

可后来与人交流只能点头摇头示意。听人谈古今事,会心处就哑然失笑。

再后来忽然弃家当了和尚,再后来又疯了:忽然大哭,忽然大笑,忽然高歌,忽然跳跃,一天之间癫态百出。

市间人不耐烦他的胡闹,往往就给他些酒喝,喝过酒,他就不怎么疯了。

后来病好了一些,给自己改号为“个山”。再后来摸摸自己的头,说我既然当了和尚,为什么不取个驴的名字呢?于是就又改号为“个山驴”。

“雪个”、“人屋”、“驴室驴”、“驴汉”、“八大山人”,都是他的号。

荷花水鸟图朱耷醉墨朱耷非常喜欢喝酒,人们想求他作画,往往先备了酒,再把笔墨等物放在一旁。朱耷喝醉了,欣然泼墨作画。他作画非常特别:常是先拿个破笤帚在纸上胡乱涂抹,弄得似乎一塌糊涂。然后拿笔勾勒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自然精妙。

他的书法也极其出色,往往捋袖抓笔,狂呼大叫,数十幅字顷刻而就。

可是他醒着的时候,想求他给写片纸只字也不行,哪怕是给黄金百两他也不顾。

笑之哭之

朱耷的酒量不大,常喝不了两升。一些市井中的穷人邀请他喝,他欣然前往。他不说话,喝多了就笑。还喜欢与人划拳赌酒,胜了更是笑个不停,输了就用拳捶打胜者的后背,更是大笑不止。

可是喝醉之后清醒了,往往又悲伤哭泣不止。

润笔

朱耷的画非常有名,想收藏欣赏他的人特别多。但朱耷有一“毛病”,即达官贵人求他作画,一律拒绝。

曾经有一显贵,拿来了绫绢想请朱耷作画,没想到朱耷收下绫绢后竟然说:我拿来做袜子。

后来,很多显贵想要朱耷的画,往往让那些贫士山僧及市井中下等人代索。某天在一寺庙,小和尚向朱耷要画,居然拉着朱耷不给画就不让走,结果朱耷只好答应了小和尚。

资料来源:《虞初新志》、《青门旅稿》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又字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传綮、破云樵者、人屋、驴屋和因是僧、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后裔。天性聪颖,八岁能诗。明亡时为诸生。他二十岁时“遭变,弃家后避贤山中”。二十三岁“剃发为僧”,释名传綮,号刃庵。三十一岁时“竖拂称宗师,从学者常朱耷行书百余人”。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癫。至康熙十九年(1680)还俗。此后住江西南昌,以诗文书画为事,直至去世。八大的书体,以篆书的圆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截,了无藏头护尾之态,以一种高超的手法把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藏蕴其中而不着痕迹。藏巧于拙,笔涩生朴,此中真义必临习日久才能有所悟。简而言之,是用篆书的笔法去写行草书,如八十岁所作《行书四箴》、《般若波罗蜜心经》、《仕宦而至帖》,平淡天成,丝毫不加修饰,静穆而单纯,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近人得其精髓者只弘一法师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