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304

第304章

黛玉闻言点头笑道:“你虽年幼,一介弱女,倒是顾大局识大体,朕甚爱之。既如此,朕倒是想起一人来,若是你不嫌弃苦寒,倒是很可去建立一番事业的。”徐陶氏回道:“启禀皇后娘娘,凡事以天下为先,若果有良缘,臣妾不敢辞。”黛玉点头笑道:“不如你们回去再商议一番,看看大月氏如何,那可是与匈奴一般的苦寒之地。只是大月氏王世子如今留待都中,一心求娶。寻常之人朕又不忍赐给他。”

听得说是毋寡,徐陶氏看了一眼徐珏,徐珏低下头,过了许久方道:“启禀皇后娘娘,别事非臣妾所宜言。然则大月氏郡主齐儿却是都中人所共知之贤内助,不仅持家有方,且大事上亦能辅佐孙御史,为闺阁所艳羡。如此说来,大月氏亦算是有功于我朝,亦算是果真慕义之辈。若能再行教化,顺应朝廷,则百姓之福,天下之福。”

徐陶氏亦点头道:“大月氏王,丞相常夸之,孙夫人,人所共爱,此事可为。只是大月氏地处蛮荒之处,吃苦怕是难免。”徐珏低声应道:“当汉之时,四处皆筑城障,归附天朝。如今又另立为王,虽则暂且归顺,终非长久之计。既能筑城障,则未必甘苦如此。若能归附为府县,则后世无所忧,岂非利大?”

黛玉听得徐陶氏与徐珏皆如此说,倒是也吃惊不小,心下感喟,说道:“二位既如此说,朕当与大月氏世子商议。若是事成,亦当好生发嫁。且姑娘如今年尚幼,朕当与大月氏世子商议,不知二位可还有何要说的?”

徐陶氏应道:“启禀皇后娘娘,闻听皇后娘娘姐妹个人之事,皆得做主。臣妾愚钝,敢不效仿一二。”徐珏看了一眼大母,方低头应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妾并无他言,一切全凭皇后娘娘做主。”此事如此便算是定下来了,黛玉见徐陶氏与徐珏皆是明理聪慧之人,故而又谈及许多他事,皆应对得当,甚得黛玉之心。如此一来,倒是更有些舍不得了。

次日一早,李淑妃等将选好之人皆报来,内中竟然还有贾巧姐的名字,让黛玉大吃一惊,忙问李淑妃。李淑妃不知此系何人,更不知如何来历。黛玉忙让人去查明,又一边儿命人召毋寡与齐儿来。如今将近年关,许多事情来得及还是赶紧处置的好,否则后面更忙,生恐将此事耽误了。一边儿却开始思量着贾巧姐之事。

如今身边人少,故而很是指派不开,且此乃贾家旧事,别人亦未必能给她说清楚,亦不好弄得人尽皆知,故而暂且只得等几日。正在愁烦之际,见毋寡与齐儿皆来了,倒也高兴起来,忙命召进来。如今皇上正忙着各处宣化及赦免等事,倒是时常亦能忙到晡时才回来,顺便将正皇子与亶皇子带回来,故而此时只有黛玉召见。

众人行礼之后,黛玉看着齐儿道:“齐儿,你如今在都中亦有些时日了,感觉都中如何?”齐儿应道:“启禀皇后娘娘,都中果真是天下繁华热闹之处,德行宣化礼仪之所,臣妾仰慕不已。臣妾有幸得留于此,臣妾幸甚。”毋寡亦笑道:“启禀皇后娘娘,齐儿如今可是上邦的媳妇儿了,一点儿都不想大月氏。家父说她乐不思蜀。”

黛玉笑道:“齐儿乐不思蜀,毋寡可思蜀?还是另有所图?不如说出来听听。”毋寡应道:“启禀皇后娘娘,能得来至上邦大国繁华之都,臣心向往。然则天下之大,未必人人皆可云集于此,未来之人,还需教化劝善。臣愚顽,还原回守一方,为天子牧万民,世代为天朝屏藩。臣有幸几番来此,臣心已足。若能侥幸得一良偶于此,则臣之愿了矣。”

黛玉笑道:“爱卿倒是好爽利,既如此,朕亦不留你。本想招赘你做女婿的。只是齐儿在此这许久,可有相中谁家的?或是毋寡在都中可听闻谁家女子最好,见过哪位姑娘合意的?”齐儿应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妾亦约略交往过几府,人品出众者颇多。便是当日皇后娘娘四位侍婢,皆出人之上。如今都中更是传闻徐丞相长女贤,次女慧。臣妾不敢觊觎。”

黛玉听得说白露几人,怅然道:“她们几个亦就算了,不过都是寻常人家小姐,且如今耽误已久,还是留在都中,或可时常孝顺父母一二。你所说徐丞相次女,你可见过,朕或可为毋寡指婚?”毋寡与齐儿听得黛玉口气,皆很是吃惊与希冀,齐儿道:“启禀皇后娘娘,徐二姑娘臣妾并不曾见过,然则徐大姑娘倒是见过几次的,徐夫人亦见过。想来徐丞相那般人品,又有徐夫人与徐大姑娘的模子,徐二姑娘很应该不会错的。”

黛玉点头笑道:“齐儿所言不差,徐二姑娘果真亦是相门贤女,非别个可比。不仅饱读诗书,且针线女红,乃至持家理事,样样拿手,更兼人性格沉稳。朕都有些舍不得了。怎奈毋寡朕所爱,别家姑娘定是不敢随意指婚,倒是两难。”

毋寡听得黛玉口气,猜知必定是问过得,很是高兴,忙跪下来请到:“启禀皇后娘娘,臣愚钝,承蒙皇后娘娘荣宠,臣之幸。此事还望皇后娘娘成全,臣感激不尽。如有吩咐,臣但听之。”黛玉笑道:“说起来倒是有几样条件。头一个,徐二小姐如今年尚幼,成婚尚早。二来你在大月氏可有婚配?欲如何处置?”

毋寡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如今已有三位姬妾,子女四人。然则皆不敢稍比于上邦赐婚,故而必当为妻,来日家父百年之后,当奉为大阈氏。世代敬上邦为翁。至于姑娘年幼,臣不敢操之过急,一切听凭皇后娘娘旨意。”黛玉见此情形,便先点头应了,亦不置可否。

夜里躺在龙床上,黛玉躺在哥哥怀里道:“今日倒是有两件事情,想告诉哥哥听听。”皇上捧着妹妹的脸,指头轻轻划过她的唇,微笑道:“听闻毋寡来过了,另外还有何事?一块儿说来听罢。”黛玉将头挪了一下,待得哥哥将她头发拨弄好了,才应道:“此事是因毋寡而起,亦与毋寡有关,然则却是为得两个秀女。一个是徐利的长女,一个叫做贾巧姐,我担心是凤姐姐的女儿,算是我侄女儿。”

皇上想了想点点头道:“徐二姑娘之事,倒是好办。怪道今日与丞相府及礼部谋议宣化之事,徐丞相会提及宣化当以身作则,遍施各处,许是此意。再者既然徐夫人能那么开口,必定是知晓的,或是应诏登录名册时便已经商议好了。若是徐丞相肯为天下先,此事必定易为。再者除过邛都王不论,大月氏世子毋寡可是上上之选,亦算是稍得补偿吧。”

黛玉点头道:“徐丞相一向克己奉公,先公后私,可敬可佩,既如此,不如将徐二姑娘赐婚毋寡。如此既成了大月氏的好事,又全了徐丞相一片心意。便是我让毋寡好生服侍徐二姑娘,他亦必定无推辞之理的。徐二姑娘若是果能安定北方,教化戎狄,如王昭君与文成公主,亦是一段佳话。”皇上点头道:“再者沙漠草原之地,必另有其好处,倒是无需多虑了。”

黛玉笑道:“既如此哥哥明日告诉徐丞相一声,或者可需要朝堂商议,便是如何成礼,还得谋议呢。往常皆是以皇室宗亲外嫁的,如今可还要遵古制,还是立新风,还是哥哥与他们商议吧。”皇上亲了她一下,轻声道:“妹妹但凡只管出主意,哥哥来收拾。一会儿可是要补偿的。”黛玉轻推了他一下,才安神下来,说了巧姐之事。

皇上笑道:“妹妹不是已经让李淑妃去查明了?明日若是不能召见巧姐儿,让人去查探明白即可,便是不放心,让雪雁去亦可。刘仁最近挑拣了十六个内侍,已经送来,妹妹明日可以看看,若是合意,留下来调教即可。这些内侍是刘仁费了一年多功夫挑拣训练的,与雪雁等不相上下。威烈侯亦已试过,还算可用。”

黛玉点头道:“既如此,待明日再说吧。若果真是巧姐儿,明日召见必能见到。若不是,亦很该让人去探望她一下了。可怜她如今一人寄居乡下刘姥姥那里,不知怎样了。当时还留着鸳鸯琥珀在那里照应她,不知如今可还好。”皇上笑道:“当初不是已经听闻她好着吗?各人过着各人的日子,能怎样亦是她自己的造化。”皇上又如此哄劝一番,一夜无话。

次日早膳时皇上回来告诉黛玉,徐丞相那里已经说好,朝堂亦已商议好,莫若依旧以宗亲女发嫁尊贵些。因怡亲王长子亦已十三,众人商议便让徐二姑娘改在怡亲王门下做个义女,如此倒是两便。黛玉听了好笑,若是如此,改日若是还有姑娘要外嫁,岂非还得如此?又找哪个收去?好在皇室宗亲亦多,此乃喜事,众人倒是都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