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285

第285章

自大长公主长公主往下乃至各王妃国君诰命等,皆按七前来吊祭,李淑妃协同尚仪安置,黛玉则只见见宁公主与史湘云等。随着时间推移,黛玉对丹公主之心,却丝毫不见淡化。反随着日益思念又不得见,更加痛心不已,日夜哀哭。唯有正皇子或是亶皇子在侧,方能将她略略劝住。亶皇子时常只要灵珠与黛玉抱,故而倒是分了黛玉一些心思。

出殡那日,天下震动。虽则此前众人并不知丹公主模样性情,此时却传的沸沸扬扬,神乎其神。皆言丹公主乃仙女下凡,一岁半能挺身救父,训逆贼宣圣德。更将各处听来或是说书得戏中看得,皆混淆进来,到最后只差说丹公主三头六臂或是如哪吒那般了。

又因丹公主乃皇后娘娘至爱,又是救皇上而薨逝,便因着归心皇上与皇后娘娘,更将丹公主爱了十分,惜了二十分,痛了一百分。听闻皇后娘娘如今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皆忧心不已,唯恐皇后娘娘就此坏了身子,天下失了依靠。又怜其为母而痛失幼女,故而许多年岁大些的老婆妇女,皆时常烧香拜佛,保佑皇后娘娘,吊祭丹公主。

待得出殡这日,众人更是想着从此阴阳两隔,替皇后娘娘忧心哀恸。自两仪殿往太极殿,再从承天门出来,经御道出城,往永陵而去。天下缟素,满朝文武尽皆送葬,五城兵马,都外驻军,乃至西山大营所有将士,皆沿途护送。一时间天地白茫茫一片,凄惨惨哭声连天。前几日不曾撕得吴天佑一块肉的,更是趁此时哀恸一番。

丹公主灵柩在前,怡亲王世子摔丧驾灵,怡亲王与敬肃王扶柩,贤亲王、靖献郡王、卫国公、威烈公、阳嘉侯、休伯等共六十四人抬棺,镇国大将军护驾。毅贞敬妃灵柩随后,护国公灵柩又次,虚夫人灵柩在最后。经幡旗帐遮天蔽日,随着微风舞动,如漫天纷飞的白雪,为远去得英灵送最后一程。天空亦下着绵绵细雨,似乎在为丹公主哭泣。

黛玉很是想送丹公主去的,皇上使劲儿劝阻,皇太后抱着正皇子亦在一边儿劝说。黛玉方留下来,却哭得已经失了声,嗓子早已沙哑,连话都说不利索。亶皇子见母后哭,亦跟着哭个不住。黛玉好容易止了,方抱着亶皇子回甘露殿去。自李淑妃往下,尽皆送丧去了。

不知是因着自己心中伤痛,还是哀伤于丹公主的惨遭毒手,仙灵早夭,或是有感于皇后娘娘痛失最最挚爱的公主,倾城而动,尽皆来送。沿途路旁百姓自发备下的纸钱纷纷撒下,自发聚集的搭建的祭篷,不论好坏,皆是个心意。当心意发自内心又连成一片,便能感动别人亦感动自己。看着看着,瞧见远远而来的灵驾,便跟着恸哭起来。

从两仪殿至永陵,自一早直送到日将暮方到。因着暂时公主墓尚不曾完工,故而暂时停灵在地宫内。待得一二年后,方能安葬。皇上又下旨置守冢五百户,公主墓下穿帝后陵寝,便于日后丹儿拜见父皇母后。

送走丹公主,黛玉得心,却依旧难以平静,时常拿起手中一物,或是瞧见什么,或是说起某事,便能思量半日,耳畔总听得丹公主在叫“儿臣想母后”,听着听着,眼泪便夺眶而出……

丹公主灵柩送走,见黛玉依旧不能自拔,虽不再涕泣恸哭,却时常泪流满面,让见者伤心。皇太后与李淑妃等皆尽量时常陪着黛玉,正皇子与亶皇子更是日日在黛玉跟前。

眼看着过两日便是中元节了,黛玉看着李淑妃道:“各色东西可都准备好了?后日朕要亲去祭拜。”皇太后见黛玉眼睛空洞的盯着前面,神情飘忽,便应道:“都备好了,母后也检视过几遍了,玉儿亦要放宽心,否则若是丹儿瞧见了岂不难过?”黛玉轻轻点点头,又将头低下来,半日无语。皇太后见黛玉又难过了,便让白露几个扶着她进去歇会儿。

躺在御榻上,黛玉泪如雨下,儿臣想母后,母后又何尝不想丹儿?如今已是秋凉时,丹儿可添衣裳了没有?没有人伺候,丹儿过得可还自在?母妃与虚姨娘可陪着丹儿?丹儿可想母后了?可知道母后在想丹儿?

哭了许久,许是哭累了,还是本就不曾休息好,恍惚间黛玉已经迷瞪上。忽然间闻得一阵茶花香,却见四处香烟缭绕,丹公主正自远处走来。黛玉见状热切的盼望着,却见丹公主并不到她跟前来,而是站在离她两丈开外,淡淡的开口道:“母后,儿臣乃茶花仙子,此时归命已久,母后奈何还自惦记?母后熟读经史子集,难道忘了《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又有‘丧致乎哀而止’。如今母后哀伤过度,圣德亏损,还不自知,竟要陷我母女于不义,返天下而重归此前淫逸奢华、民不聊生乎?”

黛玉闻言大吃一惊,低头细细思索了半日,似乎很是有些道理,只是丹儿果真是仙女儿吗?可不论是否是仙女儿,那都是她的皇儿,如今一时离了她,那伤痛,与是否仙女儿无关。她亦不在乎谁将来做了神仙还是成了佛。想到这里,黛玉又失声哭起来,过了许久方想起丹公主还在,猛一抬头,却见丹公主在摇头叹息,正在远远离去。

黛玉见状忙伸手要去抓住,却已经晚了,想起自己只顾哀伤,竟然连一句话都不曾顾上与她说,更是难过的哀哀直苦,竟从半梦中哭醒来。睁开眼,恍惚间发觉似乎才刚是个梦而已,原来并不曾真的见着丹公主。黛玉垂下头从袖子里掏出绢帕来拭泪,捏在手中却不是,忙低头看时,却是此前见过的那张黄纸,多次救她于危难,只是已经许久不见了。

黛玉疑惑着,捏在手中的那张已经被泪水湿透的黄纸,想必是才刚压在胳膊底下的缘故。慢慢打开来,只见上面写着:“《太白闲言》圣人无私,故而事就,仁者有度,方能功成。茶花仙子,顺天应命,事已成功,得返天宫。爱女心切,丧葬过度,空虚天下,有悖圣德。绛珠仙子,哀伤失禁,仓惶自顾,不念其他。贤夫孝子,全然不顾,慈母良妾,置若罔闻。天下多事,如今稍安,不思前功,不顾后事。如此则前功尽弃,后事不就,悲夫?哀也!”

黛玉手里捏着那纸,反复读了许多遍,脑子里渐渐明白起来。思前想后,则丹儿果真是茶花仙子,与茶花有缘,如此说来她果真是返天去了,既是天命,她亦不用太过哀伤了。只是这绛珠仙子,难道说得是她?她果真是什么仙女儿?思来想去,并不觉得。只是这上面所说丹儿的仪制过度伤了圣德,又说她竟然忘了哥哥,还有皇儿,却如当头一棒,震得她脑子发蒙。丹儿不仅是她一人的,爱丹儿的亦不止她一人。别人总来劝解,她不仅无视别人的哀伤,更不领别人的盛情。

忽然间想起,此时事毕这许久,哥哥亦是一直伤悲不已的,兼之哥哥亲眼见着丹儿薨逝,必定更加难过,且心存愧疚。若是自己太过哀伤,岂不让哥哥亦心里难受?丹儿已经升仙去了,如此而已,可哥哥还在身边,岂可自苦而连累了他?如此说来,自己竟是被蒙蔽了这许久,却无人敢贬斥她,许是因着她往常的德行。只是如此一来,果真是与圣德有亏了。

思索良久,黛玉的脑子里终于活络过来,自得知丹公主噩耗之后至此,第一次长舒了一口气,拭干眼泪,见手上的黄纸亦已干透,字迹已经没了,方小心折好收起。一抬头,却见哥哥正从门外进来,左手抱着亶皇子,右手牵着正皇子,很是融洽的父子三人。

黛玉因着已经和缓过来,故而难得的好生打量起这三人来,正皇子已经长得能够着手牵着了,该有二尺多三尺了,原来这段时间,果真将这几人给忘了。正皇子脸上亦是大人般的严肃,还有一丝儿忧伤,许是见着母后哭了吧。想起为着丹公主而冷落了正皇子,让其陪着难过,黛玉心里一阵愧疚。

再看看亶皇子,过几日就是百日了,那种威势,更加明显起来,虽则是个幼儿,却亦如皇上与正皇子一般,一脸肃穆,似乎亦是被母后的哀伤所感染,让黛玉看在眼里一阵心疼。亶皇子可是她的心肝,为何总比不过丹公主?丹公主当日便极想看看亶皇子,可惜最后亦未能看上,自己很该多疼顾些亶皇子才是,如此方能让丹公主放心。

再看一眼哥哥,深陷的眼窝,漆黑的双眼,带着无限的担忧与怜爱,哥哥,辛苦你了。黛玉这样想着,皇上已经抱着亶皇子坐在她跟前了,一手轻轻的将她揽着。黛玉将头靠在皇上肩上,叹道:“哥哥,过去这许久我竟然将哥哥给遗忘了,很是苦了哥哥,是我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