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233

第233章

赵氏忙回了礼,看着宝玉道:“二爷既然有意,不如择个日子便收了薛大姑娘吧,也好遂了你们的心意。”宝玉作揖谢过赵氏,回道:“多谢太太,至于这日子,还有由太太做主吧。”赵氏见宝玉还感激她,心下酸楚,唯愿薛宝钗如愿以偿后能安神点儿,此时却只得如此,否则这个家又该闹腾起来了。

过了三两日,赵氏见宝玉夜夜去宝钗房里,如今更是明目张胆了,唯恐时间久了若是惹出什么丑事来,反倒误了家里的名声,便回明贾政,当下便摆了几桌酒,一家子好生吃了一会,算是成了意思。又因是收了个弃妇做填房,一应拜堂迎嫁之礼皆是没有的。宝玉不在意,宝钗遂了意,故而皆不在意,当夜便颠鸾倒凤,更加恩爱了十分。

且说这宝玉,读书不肯用功,倒是不乏才智,做得好诗妙词。干活没一样在行的,倒是床上功夫了得。如今名正言顺了,兼之众人不太管他,更是日夜逍遥。待得宝钗劝了许多次,方略略消停些。又过了半个多月,那媒婆方来回话,有户潘姓人家,倒是有个好女儿,眉清目秀,亦读过些诗书,亦会女红针线。赵氏闻言便应了。

贾政如今果真将家事皆丢给赵氏与李纨,故而此事便也定了下来。赵氏与李纨私下以为不如早些取个正房进来,兴许还能压压宝钗的邪气。故而很快便于十月初将婚事办了。那潘家姑娘小名儿一个琴字,看着倒是个伶俐的姑娘。婚后也很是孝顺守礼,颇得家下众人喜爱。李纨见潘琴亦读书识字,故而很是引为知己,总算有了个说话之人。

不料宝玉却不喜这潘琴,只觉得她怎么着都不如宝钗好,不如宝钗体贴温柔,不如宝钗大方稳重,不如宝钗长得好。说来也怪,不知是因为入了冬,还是夫妻和美,宝钗的热毒及下红之症亦渐渐好了。宝钗心下想着许是果真金玉良缘,当日那金锁还有宝玉的玉许是果真一对儿。既如此,便更加一心一意的服侍起宝玉来。日里也劝着宝玉多读些书,也与他一同释疑解惑,一同探讨其意。

宝玉得着滋润,又有娇气美妾一旁伺候,读书也耐心起来。贾代儒时常夸他进益不少。一时间贾家众人竟皆高兴起来,果真是娶妻后宝玉渐渐变好了,也算是一家安宁。随着年关将近,家里添了两位秀才,如今二爷又有了大长进。贾政也开怀不少,如今也时常能露出笑容来,偶尔也会与众人玩笑几句。潘琴开始虽则有些不愿意,后来见着宝玉长进了,贾家又果真殷实富足,又有皇后娘娘等照应,便也不多计较。

当初听闻皇后娘娘喜得龙子凤女,合宅喜庆。那日见到宫里送来邛都王与和昌郡主的贺礼还有皇后娘娘的赏赐,更是如过年一般,皆高兴的合不拢嘴。千恩万谢皇恩浩荡了许多回,又将自家地里新出的各色特产,给来人带回去不少。又给送东西来的各人皆奉上一份厚厚的赏礼。去岁可算是喜事不断,家里也热闹起来。

听完雪雁之言,黛玉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差点儿快睡着了。雪雁笑道:“回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可是听得烦了,还是奴婢太过啰嗦了?”黛玉笑道:“倒也不是。只是如今看来贾家还好。兰哥儿中了举人,过些日子便该参加春闱了。大嫂子也算是熬出头了。只要他们肯本本分分的,朕也不想为难谁。”

紫鹃递上茶来,很是不愤道:“回皇后娘娘,只是这薛宝钗太过可恨了,都这般模样了,还不忘动着歪念求私利。”黛玉叹道:“她便是那种可怜又可恨之人。既如此,也该如三妹妹所说的,该多提防着她些才是。雪雁你设法去安置一下吧,可别让她再害人了。”雪雁道:“回皇后娘娘,奴婢已略略给兰哥儿说了,他如今可是出息了,凡事也处置的很妥当。”

黛玉叹道:“他也不小了,此事也只好如此。若是太过了,又怕搅了他一家的清静。宝玉如今到底算是有些长进了,只是未免有些迂腐,许是又错了,落入人家彀中了。”雪雁道:“回皇后娘娘,他就是那样,从一个坑又掉进了另一个坑。自己又出不来,拉他的又没安好心。只怕将来还要吃亏。”黛玉叹道:“听天由命吧,他自己总是不肯出来,也不好勉为其难。”

此后几日,依旧内外无事,黛玉便每日多带带皇儿。正皇子丹公主此时都能稳稳的站着了,且坐的也很稳,有时也四处乱爬,奶娘得十分细心的盯着。黛玉时常让二人一左一右坐着,给他二人念念诗,读读书,倒是也听话。丹公主已经会咿咿呀呀的胡乱叫了,黛玉好不高兴,皇上也高兴的直抱着丹公主转。将丹公主吓得蹬腿离了父皇便要找母后。

正月过完,便是预备每年的亲耕亲桑礼,还有祭祀祈谷,还有,预备黛玉的生日。去年因着黛玉有孕再身,皆不曾好生行礼庆贺,今年可是躲不过去了。黛玉少不得还得一样样来。生日依旧是索面一碗,然后在长秋宫觐见一应命妇。今年依旧是比女红,倒是比去岁好多了。众人不论好歹,不论何物,总能拿出一两件儿来。

皇上近日则全力应对春耕诸事。妥善安排贷种、赁耕牛农具、巡行去岁报旱各处,又忙着察查报旱各处官吏,还在着人考核徐利,近日又有春闱之事。听闻贾家二位孙子亦考中举人,正在参加春闱,众人皆如看戏般的盯着。若是谁高中了,贾家可谓是东山再起了。皇上也颇有兴趣的看着,因内中有贾兰,故而也有些许期待。

这日黛玉见正皇子与丹公主皆醒着,便依旧放到一起,正欲让丹公主坐着,却见她站着不肯坐。丹公主扶着黛玉,站在那里冲着她笑,过了一会儿便抬起一跳腿来,晃悠着欲往前迈。黛玉看着她欣喜道:“丹儿可是想走路了?”丹公主闻言便扭头冲着黛玉笑,一会儿自己又晃悠着要迈腿往前去。黛玉喜得叫道:“吕姐姐,丹儿想走路呢。”

吕莹已瞧见了,过来教着黛玉道:“回皇后娘娘,你这般扶着她胳膊,扶稳了,慢慢的往前去。对,就是这样。”吕莹接过丹公主来,教了几下,丹公主果真有模有样的迈开步子学起来。只是双手却依旧玩着皇上给她拿回来的玩意儿,眼珠子盯着黛玉。黛玉笑道:“来,母后抱抱。”丹公主果真冲着黛玉咿咿呀呀叫了一阵儿,便扑到黛玉怀里。

看着丹公主站得累了,便抱着她坐着,随意念些诗词给她听。正皇子与丹公主每常听得黛玉念,总能安静的听一会儿,过不了多久便又闹开了。不是要吃,便是要尿,或是该睡觉了。如今每日能睡得少一些,但还是会睡六七个时辰。好在夜里不太闹,众人亦皆睡得好,故而日里也有精神陪着他们玩。

正在黛玉忙着亲自带正皇子丹公主之时,有些个闲着无事的,却趁着春暖花开时,走到屋外,去四海池赏花悦柳找春去了。这日吴贵妃从长秋宫出去,想起正皇子与丹公主总是不太理睬她,心里很是积着一股怨气。只是自从去年之事之后,吴李氏时常劝她要忍耐着些,故而不敢太过斗气了。只是近日瞧着皇后娘娘却越来越容光焕发了,那威仪,还有那身凤袍,还有前呼后拥的架势,还有,皇上的宠爱,那是任何一个女人皆极其想要的。不知因何缘故,她在这个比她小了七八岁的皇后娘娘跟前,总显得矮了半截。

吴贵妃憋着一肚子气,随行的太监便劝她出去走走散散心,顺路便拐到四海池来。到了四海池,吴贵妃心情烦闷,便将随侍尽皆遣了开去,自己一人随意走走。却说才走到桃杏盛开之处,却见内中有一身影,正在那里练剑,一时竟看住了。但见那身影矫若游龙,秀如春柳,进退倏忽,动人心弦。

那舞剑的,似乎觉得有人盯着他看,便忙收了剑,四处寻找。却见花丛中有一佳人,比花娇美,比柳飘逸。虽则不比皇后娘娘那般千娇百媚、高高在上的尊贵,却另有一种可亲可近、撩人心绪之妖娆。一时间也看呆了。

二人对视半晌,方回过神来。这个心里想着:虽则戊献王比不上皇上那般威仪,却也是少年正当头。如今父亲每每谋划,当日也曾有过心思要借着戊献王的名义。再者皇上这么多年不肯临幸,怕是日后也不会了,如此她岂不要寂寥一生?此时看着戊献王,亦是如虎少年,怕是亦不会输过皇上,若是能得着他,只要不出意外,亦无人知晓。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又能遂了心愿,又能快活过日子,岂不比守活寡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