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232

第232章

宝钗闻言大吃一惊,心下盘算起来,面上却笑应道:“倒也是,宝兄弟也很该娶亲了。人家这么大年纪孩子都有了。”一边儿帮着贾蓉媳妇儿预备好四色谢仪,贾蓉媳妇儿便千恩万谢的赶忙出去了。那媒婆见了谢仪,推让了好几回,方眉开眼笑的收了。又吃了几口茶,说了几句闲话,方高高兴兴的走了。

这里媒婆才走,却见贾环兄弟叔侄儿几个回来了,一进门高兴的冲着赵氏道:“二太太快去预备赏银,一会儿报喜的许是就该到了。”赵氏李纨刚忙完一事,心下轻松了些,此刻见了贾环等,又听说有报喜的,定是谁考中举人了。一下子合宅欢悦起来,李纨亲自去预备赏银,赵氏拉着贾环忙问是谁高中了,情形如何,一边儿贾政也闻言到了正房来。

贾环高兴的给几位长辈行礼道:“回老爷、大太太、二太太,兰儿与菌儿高中了。此时学正估计正在路上来报喜呢。”众人一听皆很是高兴,一次能得中两个举人,果真是老天有眼,祖宗积福。从此后贾家又可以扬眉吐气了,且真正可以做个书香门第,从此便不用低人一头了。一同回来诸人皆给家中诸人行了礼。

贾政高兴的拉着贾兰与贾菌道:“倒是你们两个小的争气,总算给祖宗挣了脸了。快去预备预备,告祭祖宗,再去给老太太上香,还有珠儿。你们快去预备酒席,家里开三日席面,好生庆贺一番。”众人领命皆各自忙开去了。赵氏拉着刚进来的李纨道:“珠儿媳妇总算熬出头了,兰哥儿如今中了举人,金榜题名亦是指日可待的。”

李纨闻言愣了一会儿,方眼抛热泪,看着跪在跟前的贾兰道:“兰儿,你且跪着,为娘的有几句话交代你。第一句,你要记得在狱中皇后娘娘是如何百般照顾的,还能让你继续读书,丝毫不曾落下功课。人最要记得落难时真心帮你的人,这是良心。第二句,你要记得家中为何会有今日,守得富耐得穷,坐得正行得端,且不可辱没祖宗。第三句,切记忠事朝廷,孝顺亲长。忠孝不能两全时,以家国天下为重,此乃大忠大孝。”

贾兰听着李纨之言,磕头应了,复又热泪盈眶,应道:“儿子谨遵母亲教诲。儿子定不负母亲之言,定要为母亲赢得个诰命回来,酬谢母亲养育教诲之恩。”李纨扶起已经与她一般高的儿子,仔细看着他,如今也长大了,很是欣慰的点点头。贾政道:“珠儿媳妇所言极是。兰哥儿日后要做个清明之人,不可再行昏乱。”

众人交代完毕,外面送喜报的也来了,贾环留下众人吃了会儿茶,酒席也备好了,许多人皆吃醉了方散。厢房里李纨对着赵氏道:“如今只有兰儿与菌儿中举,别个怕是心里不安,该当给各人皆备下一份礼物才是。前些日子中秋都不曾团聚,不如回过老爷,众人团聚一番。”赵氏道:“这事儿你放心。环儿也替兰哥儿他们高兴,我自当好生教导他,不会有差池的。至于团聚,老爷今日不是已经让连着欢宴三日吗,如此尽够了。”

一连三日,果真是举家庆贺,好不热闹。贾政赵氏更是告诫子侄,要更加发奋,切不可妒忌眼红,误人误己。那几个原本心存芥蒂的,闻听此言,又思及有了贾兰等带头,不说家中日后会更好,便是他们日后应试,亦能得着实惠,故而也便丢了这心思。席面虽则简单,李纨却与赵氏给合宅众人皆备了一份好礼,算是劝勉。

只是这合宅庆贺,得除去二人,即那对假鸳鸯。宝钗当日得了消息,心下便极为不痛快,回去便思量起来。当着众人庆贺之时,不过略略应付一二,皆因寻常众人亦不待见她,故而亦无人在意。宝玉亦是如此,见着两个侄子皆中了举人,心下是一如既往的失落。因着最近有了心事,故而也不太于这忙乱之时帮忙,也不添乱。

回屋之后,宝钗细心思忖筹划起来,此事如今极难周旋。头一件儿,宝玉的婚事该当由老爷二太太做主,若是果真定下来,宝玉亦不能驳回,定是要依了的。再者此时贾家风头正盛,后劲无限,前途无量。这会儿又中了两个举人,若是皇后娘娘愿意,立刻便可拜官授爵,便又可恢复往日辉煌之一二了。如此一来,求娶定是轻而易举之事,怕是有不少好人家的姑娘都挤着要嫁进来呢。

既然如此,若是娶了二奶奶,又该如何?她该置于何地?她原本就无多少胜算,好容易稳住宝玉不过是能得着一席之地罢了。只是,这又是一席怎样之地呢?有了二奶奶,她就只能做个妾室了,便是人家的半个奴仆。这该还是不该呢?若是自己不愿意,则此后便没了主意,若是愿意,又该如何打算?一辈子做小,可难以承受,便是宝玉再宠她也无济于事,当年贾政那般宠着二太太,不一样被她姨妈管的死死的?

对了,若是二奶奶如她姨妈那般死了,她不就还有机会的?虽则要费些周章,到底也算稳妥些,暂时亦只得如此了。再者便是个妾,如今家里管的公平,新来的二奶奶未必能管家,故而亦未必能拿捏她什么。更何况她还是个亲戚,贾家众人还是给她些面子的。既如此,不如就先屈就一下吧。当务之急,很该告诉宝玉,然后商议着该如何开口才是。

此时的宝玉依旧一无所知,他也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念头要去担忧此事。正如他一贯以为的,此时这般岂不挺好?夜里,床上,云雨后,枕畔上,宝钗悄声道:“宝兄弟,如此亦非长久之计,你如今可有何打算?”宝玉道:“如今这般不是挺好的吗?还要如何长久?这么下去谁都不管岂不更好?”

宝钗被噎了一下,猛咳了一下,盯着宝玉的脸,过了半晌,思及他一贯如此,也不拐弯抹角了,直言道:“宝兄弟为何还不明白,这般如何能长久?你我终究是偷偷摸摸的,前些日子众人不在,这几日忙着庆贺,待过几日闲下来,不就该注意到了?你我孤男寡女在一块儿,终究有伤风化。虽则你一直不喜那些规矩道德,只是你我既是要长处此间的,总不能太过了,否则便是如何立足亦是个问题。”

宝玉闻言茫然道:“那你说该如何是好,宝姐姐向来最是有主意的。只要能长久相处,你说什么我依着便是。”宝钗道:“我也没什么主意。只是为今之计,你我必定要名正言顺了方好。如今你年纪也大了,想来老爷太太也该为你娶亲了,若是娶了亲,你便还可纳几房妾。我又不比旁人,如今这番田地,便是能做个妾室,亦是好的了。若果能如此,你我便仍可日夜相守。待将来有了一男半女,凡事便也容易多了。”

宝玉摇头道:“如此不妥,宝姐姐这般人品,如何能委身侍人?再者有了儿女,姑娘便不成姑娘,就成了那些妇人了。”宝钗无奈的哄道:“宝兄弟倒是不用替我操心。如今家里处事公允,便是做了妾室,无非亦是这样做些活计操持家务而已。再者儿女才是终身的依靠,若是没了儿女,将来还是要依靠他人的。女人有了儿女自会别有一番模样,未必便不好。宝兄弟不如再想想,若是果真娶得好夫人,还能辅佐你长进,将来封妻荫子,亦是美事一件儿。”

宝玉看着宝钗半日,方点头应了。次日早饭后,宝玉便去与贾政说了,贾政气得差点儿背过气去。过了许久,赵氏却进来了,得知此事便劝贾政道:“不是妾身多嘴管你父子之事。只是如今宝姑娘在这里住着也没个名分。若是果真能娶过来做个填房,也名正言顺些,免得生出其他事端。再者只要正房奶奶娶好了,这偏房倒是也没人太过计较的。老爷何不顺了二爷的心?再者金玉良缘,原本当初娘娘与太太皆有此意,兴许是桩好姻缘亦未可知。”

贾政气的哆嗦道:“你好好儿一个大家公子,虽则我们如今比不得当初,怎么就沦落到要娶一个弃妇为妾的地步?便是外面多少清白的小丫头子,你随便买几个来放到房里,也比那个强些。真真是个败家子,丢人现眼辱没祖宗的不孝子。”赵氏好言劝慰了半日,贾政方叹道:“既如此,待得你媳妇儿进门由你媳妇儿做主吧。”

赵氏道:“如今二爷也没个人伺候,再者薛大姑娘亦是个知书达礼之人,不如先给收了在房里,好生伺候二爷。若是二爷从此出息了,便是将来娶的媳妇儿进了门,也该当不会挑剔的。”贾政道:“都依着你吧。这个家,我是管不了了。你只管将环儿还有兰哥儿好生盯着,不许他们学了坏,不长进。我就替贾家祖宗谢过你大恩了。”言罢果真给赵氏行了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