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82

第182章

黛玉道:“只是如此仓促,朕这嫁妆还不曾备好。”卫夫人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妾鄙陋,当不起皇后娘娘的嫁妆。再者敝府虽不算富庶,一家人相互扶持,也还过得去。臣妾先谢过皇后娘娘恩典,只是嫁妆一事,倒是不敢劳皇后娘娘赏赐了。”

黛玉见她确实有意娶过门,不过让了两下,也就罢了,应了她几日后成亲。遣了卫夫人,又召来探春湘云惜春三人。此时几人皆有些儿不忍,全没了往日嬉笑的神情,竟比当初知道抄家时还更甚几分。却原来这才是真正的长大了,从此要有了自己的担待。

黛玉看着几人道:“我们都是姐妹一场,如今三妹妹虽则远嫁,到底也算是个好归宿。云妹妹就在都中,若是想朕了,便差人来告诉一声,想见面也容易。四妹妹凡事也放宽心,总还有朕这个姐姐呢。”三人忙站起来应了。

探春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叩谢皇后娘娘恩典。虽则邛都离得远些,也不是就见不着了,此后若是有事,尚可回来再见的。如今臣等也都不小了,也不能在如往常一般,由着大人宠护着,凡事图个高兴做两件儿。我们都是人各一方的姐妹,许多事情也都是照应不上的,还得各人自己保重。皇后娘娘圣德,却是太过仁慈,以后可别被人算计了。臣总想着做个什么,故而总是利欲心太重,要谨防反误了自己,一如宝姐姐那般。云妹妹太过口直心快,眼里容不进沙子,这样不仅太过容易让别人知道你要做什么,且容易得罪人。别人便是无心,也见不得你这个样子,也只有皇后娘娘这么好的人,才会不跟你计较。四妹妹也是受了许多的苦,如今性子还是太冷了,往后还是要看开一些。焉知柳暗花明前头能无胜景呢?”

姐妹四人都不免肃穆起来,黛玉道:“三妹妹所言极是。朕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整日不论天上地下,都能跳起来够得着。岂止高处不胜寒,多少人盯着等着拿捏朕的错处。虽则被皇上皇太后百般宠护,自己也得有个分寸才是。《礼记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论是平天下还是治国齐家,亦或是修身,都要知至意成心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切不可因一时意气而贻误自己,乃至家国天下。”

湘云道:“回皇后娘娘,修身养性,虽然难些,民女也定当谨遵皇后娘娘教诲,以后定要好生约束自己。民女比不得皇后娘娘与郡主,也要家和万事兴。”黛玉点头笑道:“自今往后,便都是有自己家业的人了。这几日忙乱,若是有不周之处,几位妹妹还得宽宥些个。”

几人忙道不敢。黛玉听得探春说起宝钗,见此刻无人,也无事,便问探春。探春将所知约略告诉了黛玉,几人听了皆唏嘘不已。湘云与惜春不知中间为何会嫁给冯紫英,探春也约略提了几句。湘云道:“果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可叹我还总当她是个好姐姐,那般信任依赖她。”黛玉叹道:“她既然出来了,该当好自为之才是,却又不思悔改,此番不知可都改过了?”众人又想起宝玉来,又不免感叹一回,果真是个良善到家的呆子。

因着探春很快就要远嫁了,姐妹四人反倒时常聚到一起,说了不少的体己私房,直将几年来落下的,都补了一遍儿。弄得皇上抱怨不已,嫌黛玉三五日不曾好生跟他一块儿了。那日晚膳后,黛玉正要召来探春,被皇上拦住了,一块儿进了寝室。

躺在床上,皇上道:“云姑娘后日便要出嫁了,三姑娘也不过是个三五日的功夫,妹妹可都预备好了?”黛玉道:“云妹妹的嫁妆原本就不想给太多,以免有人指点我偏宠她。再者也不想让卫家失了面子又不想让他们觉得我有格外的意思,免得将来给哥哥添麻烦。”

皇上点头笑道:“他们怕是不会来找哥哥,反倒会直接去找妹妹。三姑娘那边儿呢?”黛玉道:“也差不多了,母后母妃也在盯着。只是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尽之处。”皇上笑道:“妹妹总算想起来有地方不尽了。贾政将女儿远嫁,妹妹不想做点儿什么?”

黛玉方恍然大悟,捶着哥哥道:“哥哥为何总不早告诉我,可误了事不曾?”说完自己低了头,又觉得原来又是自己少了头尾了,不曾将事情想得周全。撅了下嘴也不让哥哥说她,用手捂了他的嘴,自己脑子里飞快的想着。皇上只是无奈的看着她,见她似乎明白过来了,也不催她,由着她自己想去。

过了一会儿黛玉方道:“三妹妹是按着母妃的养女发嫁的,舅舅那里自然是可以不用管的。不如赏赐黄金千两,也算是教养一场。别的就算了吧,否则就该成了舅舅嫁女儿了。再者如今舅舅年事已高,授职也就罢了。若是将来儿孙有出息,额外破格录用倒是也不为过。”

皇上点头道:“既然妹妹如此说,倒也不错。他们有罪在先,授职不妥。曾有贤君,对于所爱之人,不过赏赐财货而已。职权天下宝器,不可擅授,以免误国误民。若是他们能安分守己,这几次赏赐也很该他们过个舒适的日子了。”

次日圣旨下达,贾政教养和昌郡主有功,赏赐黄金千两,另布帛各有差。贾政领着合宅老幼谢恩,感激涕零。又次日,长秋宫詹事与太监亲自发嫁史湘云,着人送至卫府成亲。湘云临行前定要来给黛玉磕头谢恩,因没了父母,却有黛玉一如往常关心疼护她,当下便如同哭别父母一般,倒是也着实流了不少泪。

宫里不同一般,也少了迎亲的,原本也不该回门的,毕竟这儿与她史家无甚瓜葛。然则因着探春即将远嫁。皇后娘娘圣旨,还是让湘云三日后回来再呆几日,也好陪陪探春。

到了十二这日,一大早邛都王亲自进宫迎亲,黛玉也去了长信宫,看着一项一项礼仪过去,探春被扶出来,拜谢黛玉。黛玉亲自给她披上大红盖头,皇太妃为母,为她整衿结缡,戒之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探春被随嫁宫女扶出长信宫,上了喜轿。

小红此时已经成亲,故而直接到了邛都王那边儿。贾芸此时也来了,辞过周将军,与小红一起送探春远嫁,至于何时回来,无人确知。故而,他们也不算是陪嫁,只是跟着探春去而已,虽则如此会有些儿委屈了贾芸及小红,却也可以给他们一份自由,可以随时回来。

送走探春,湘云也该回去了,回到她的新家去,新婚之夜,卫若兰告诉她金麒麟的故事,湘云也幸福的做了新妇。黛玉也觉得累了,在紫鹃的搀扶下,慢慢的回到甘露殿。惜春也随着娴公主回去了,或许无人发现,两个小姑娘眼里含着泪花……

探春走后,黛玉好生歇息了两日。不仅最近忙着姐妹叙旧,也终于,在闺中姐妹都走后,更加觉得自己也终于是大人了,该好生筹划自己的事情了。

人有时候很期望着长大,小孩子总希望着能像大人那般出入自由,来去随意。可以有自己的银钱随意支使,可以有自己的地方随意活动,总之是那么得自由。不像小孩子,便是起个诗社,也得问凤姐儿要钱,骗着也要拉她入社。也不像小孩子,只能围在父母膝下,还得成日被逼着读书骑射,或者还会挨打。

却不知道,等到有一天长大了,真的要自立门户了。却又想着小时候多好,无忧无虑的,除了吃酒看戏,便是吟诗作画,亦或是众人聚到一块儿,玩耍取闹,还要变着法儿的闹。不用担心吃喝从哪里来,若是不挑剔,横竖总是有人送来的。不用担心钱从哪里来,许多事情并不用花钱,若是不计较,横竖什么东西皆是有定例的。

不像长大了,要操心自己的家,自己的将来,自己的子女。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便是不高兴也得忍着,不能因为被比作戏子,不顾那么多宾客,当下转身就走。也不能太直接,不能因为王夫人说她不吃茶,便只给她挪凳子过来坐了。因为别人兴许只是客气,而不如你那般的率性。不能夸富,不能露穷,不能说别人的一点儿不是,因为兴许就被传开了。

而且,她要做皇后,要做个好皇后,不仅要遵循古制,还不能囿于规矩。不仅要了解他人的想法,又不能被别人的喜好所左右。她不能仅仅做自己的事情而任由别人去接受,而是要虑及他人感受与能否接受。偶尔想想,要让她学着别人那般左右逢源好难呵,不如做自己的吧。可总还是有些儿担心,担心一不留神便被世人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