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45

第145章

黛玉拉着这个才十来岁的小侄女儿笑道:“巧姐儿如今还想不想过以前那等好日子了?”巧姐儿低头道:“以前大家什么都不做,就会吃喝,姥姥说那不是长久之计。巧儿不想,巧儿要自己动手,不能指望别人。”黛玉摸着她头笑道:“巧儿靠着自己,会得自己一生的平安的,你娘也就是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

提起凤姐儿,此时大家都已知道了,巧姐儿眼圈红了,说道:“娘以前也是争来争去的,到头来却什么都不得。巧儿要听姑姑的话,踏踏实实的。”黛玉笑道:“巧儿最乖了。姑姑一定让你得偿所愿。”说罢看着史良娣道:“姐姐回头帮忙照顾一下我这侄女儿吧,我平时最是懒的,可别将她忘了。”史良娣笑着应了。巧姐儿给黛玉磕头道:“巧儿不敢给姑姑添麻烦。”黛玉拉着她道:“不麻烦,我可是巧儿的姑姑,要疼巧姐儿呢。”

迎春过来拉着巧姐儿笑道:“咱们不麻烦表姑姑,巧姐儿有亲姑姑呢。”说罢又看着黛玉道:“巧姐儿的事情林妹妹就别操心了,这些细碎的琐事,没得扰了你清静。”巧姐儿与这几个姑姑都不太熟络,此番见几个姑姑都疼她,眼圈儿都红了,对着迎春道:“巧儿谢过二姑姑,巧儿会听姑姑的话,不会给姑姑添麻烦的。”

看着上来换茶水的赵氏,黛玉道:“不知姨娘如今可好,环兄弟呢?”赵氏道:“劳姑娘惦记,我们母子得三姑娘及林姑娘照顾,如今平平安安的,还不错。”说着贾环也走过来至黛玉跟前行礼。黛玉看着已经大变了模样的贾环,点点头道:“环兄弟也出息了。以后可要好好的孝顺母亲,还有父亲。”

贾环道:“环儿谨遵林姐姐教诲。父亲也叫环儿要读书上进,不可荒废了,也不可入了歧途。此前也曾学过射箭等,环儿定要好好努力,将来还要孝顺母亲呢。兰哥儿都这般孝顺,环儿可不敢落了后。”黛玉笑道:“你这叔叔有趣儿,跟侄儿比起来了。不过未尝不可,以后要叔侄相互扶持,不说贾家如何,到底你们都是亲叔侄,要同心一气的。兰儿你也是,姨娘也是伺候过舅舅的,也算是你的长辈,也要尽孝才好。”

贾兰听得黛玉此言,忙上来给赵氏行礼,贾环也给李纨行了礼。探春垂泪道:“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若是我们一家能和和气气的,又何以会落得如此下场。若此时能和和气气的,又何愁他日不能过上好日子?母亲虽是姨娘,只是如今太太犯事已经处决了,父亲尚在囹圄,不如请大嫂子与母亲一块儿主事,你们也都到一块儿来。才刚兰哥儿也说在舅太太那里多有不便,不如都到这里来,这几间屋子也够住了。大家清苦些儿,到底还是一家人。大家相互扶持,过几年兴许也就好了。”

众人听得此言,开始都觉得有些吃惊。毕竟以往在贾府,大家子里各主子奴才都是极分明的。且赵姨娘当时只是半个主子,另半个还是奴才,并不受人待见。此番听得探春如此提议,众人一时有些回不过来。倒是迎春先说到:“要我说,三妹妹这个主意很不错,毕竟大家在一起也有个照应,心也能齐一些儿。若是过几年老爷他们出来了,也有个去处,看着一家子在一起,也像那么回事。”

李纨看着几人,又看了眼赵氏及贾环,思量道:“若是姨娘同意,我们也愿意过来住,毕竟自己的地方,心里自在些儿。”兰哥儿道:“若是能与叔叔一块儿发奋,兴许还能多长进些儿。”贾环看着赵氏,赵氏含泪笑道:“这里原是贾家的祖茔,凡是贾家的子弟自然都是可以来的。当时我们问过老太太,也都说好了。原是我眼皮子前,以前与大家不太和睦,若是各位主子不嫌弃,我自然是高兴的。”

听得此言,黛玉笑道:“如此就都回来吧,我们也不说什么东山再起,也不说什么重振家业。图的是一家子和睦兴旺。环兄弟与兰哥儿如今都大了,也很能支撑起家业了。当年哥哥十五岁时登基即位,这天下不也坐下来了?你们若是只想过个富足的日子,还愁做不到?”贾兰挺起胸脯道:“侄儿一定不负姑姑所望,定要让母亲过得好,也要好生孝顺老爷与姨奶奶。只是不知宝二叔会不会来与我们一块儿住?”

闻得此言,众人方想起一直默不作声的宝玉来,都忙回过头来看他,只见宝玉低垂着头,也不知他在想什么。惜春冷笑道:“王府可比这里好多了,还不用自己动手,为何要来?你们岂不是为难他吗?”湘云道:“爱哥哥才不是那种人呢,不过是不曾想好罢了。这里就这几间房子,人多了可就住不开了。”

迎春道:“如今也都不是什么大家子公子哥儿了,有地方住就不错了,还嫌弃宽敞与否?再者说若是有能耐,过一两年好了又不是不能再添的。守得贫,耐得富,才能算得是人中人。”黛玉道:“他被人尊宠惯了,怕是这种地方一时不适应。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且看他自己吧。若果真要在王府里住着,别人也不好勉强的。”

听得黛玉说话,宝玉方清楚过来,走上前来给黛玉深鞠一躬,说道:“恭喜林妹妹要做皇后了,我没什么能庆贺妹妹的,还请妹妹莫怪。”黛玉脸色羞红,见宝玉神色甚为漠然,眼中神情更是复杂难言。过了许久黛玉方道:“这世上,何谓喜,何谓悲,如此而已。宝二爷难道觉得当了皇后就那么可喜?我就需要你送什么?不过图着一家子和乐。”

听得黛玉此言,宝玉眼中略过一丝欣喜,复又疑惑道:“既然妹妹不愿意做皇后,为何还要留在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不如妹妹出来,我们一块儿过日子不好吗?”众人听罢皆惊愕不已,如此昏乱之言,足以落个大不敬之罪。也将黛玉弄得恼怒不已,怒喝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我不过说悲喜随心,寻常对待而已,如何就成了不愿意了。我便是不愿意又如何,哥哥定是不肯的。那个去处怎么不好了?也没见几个像你这样一大把年纪等着别人养着还浑浑噩噩的。我们一块儿,谁是我们?我不过看在大家亲戚骨肉的份上,你就‘我们’起来了。你的那个‘我们’还不知在哪里呢。”

宝玉不期望黛玉又骂他,嗫嚅道:“不是你说图着一家子和乐的吗?如今你总是这样容易发脾气。”黛玉看着他哼了一声儿,冷笑道:“一家子,是我说的没错。天底下有多少一家子你可知道?我是图天底下能像一家子在一起过日子的都能和和乐乐。不愿与一家子在一块儿偏要去别人家贪图安逸不愿动手的除外。”说罢很是生气,忙命赶紧回去。

几人见黛玉动了真气,也不敢留,原本能来一趟就足够恩宠了,此番又与众人叙家常,众人很是受宠若惊的。黛玉看了一眼众人,让紫鹃给李纨、赵氏、巧姐儿各五百两银子,又给了贾芸一些儿,说道:“都老实本分的过日子,谁也不敢将你们怎样。若是还想着投机取巧,羞辱祖宗,也别怨谁。”众人都唯唯应了,黛玉方起驾回宫而去。

到了长信宫,黛玉犹不解气,闷闷的坐在那里。皇太后悄悄问了随去的几位,略略明白些儿,方拉着黛玉笑道:“玉儿,如今也祭拜过外祖母了,也跟亲戚叙过旧了,也接济她们了,还有什么心愿不了的,竟还要生气?”黛玉有些不愿意的靠在太后怀里,嘟喃道:“好个不可教的孺子,下回再也不肯见他了。”

皇太后笑道:“那就不见他好了,原不过是看着亲戚份上而已,却果真是个不知好歹的。”两人一边儿说着一边儿摆上晚膳来,皇上也进来了。黛玉见了皇上,突然想起众人与她贺喜,更有些儿别扭起来,脸色也泛起了桃红。皇上见黛玉见了她就害羞,心下很是满意,毕竟再疼她也不能由着她完全当了哥哥来对待,否则这日后可怎么处?

黛玉羞答答的好容易吃了饭,又吃了一碗粥,又喝了点儿汤,方知安全了。下了桌,皇太后问皇上道:“皇上,那徐长史怎样?”皇上笑道:“再过个三五载,怕是能赶上老丞相。”黛玉听得哥哥夸徐德,很是得意,靠在太后怀里,娇笑道:“母后,哥哥以前说徐长史进京后要给他赐宅呢,还说好地方了,如今说话又不算话。”

皇上听得黛玉的话,想起当日所言,笑道:“可惜徐利去了扬州,当时说的是他兄弟二人皆在京中呢。”黛玉道:“徐利为何要去扬州,可是哥哥见不得他兄弟二人皆在京中之故?再者徐利家眷依旧在荥阳,为何不接到京中来?若是家眷来了,定是要有地方住的。”说道后来声音越来越细,一副不屑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