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44

第144章

李纨道:“别怕当着老太太灵前这么说,骨肉未必就有情。人家无情待你,你却真心对他们,难得如此宽厚。再者说了,此番尚能见着姑娘,行个礼很是应该的,只怕来日成亲做了皇后,我们想行礼都不得机会了。”

黛玉听了前两句,觉着话里有话,李纨素来不是这种性子,不会随意说出这等话来的。是以虽听了后两句有些害羞,到底惦记着前两句。待李纨说完后,羞臊了会儿,还是问道:“大嫂子此话从何说起?我得好好听听。”李纨见黛玉已点出来,只是此时人尚多,便道:“既是来拜祭老祖宗的,不如就都先行了礼,再坐下慢慢说话不迟。”众人都连道很是。

这里众人将贾母祭奠完毕,又添了些土,又烧了些纸钱香烛等。李纨等又与贾家其他人等一一拜祭过,黛玉也有随着的,也有不随的,不过胡乱烧纸磕头等等。待闹了将近大半个时辰,方才算完了。赵氏忙请众人至祖茔旁边的屋子去坐着歇息,此时随行来的宫女也跟着收拾妥当了。故而黛玉左手拉着巧姐儿,右手拉着李纨,一同进得屋来。

待众人都落座了,赵氏开口道:“贱妾蒙林姑娘所救,一直未曾当面致谢,请受我一拜。”说着拜将下去。黛玉忙起身,紫鹃已过去将赵氏扶起来。黛玉道:“姨娘何必如此客气,我也并未救你,是三妹妹救得你,原是你母女情深。”探春过来磕头道:“谢过林姐姐大恩,此事若非林姐姐,定是不能够的,还请受妹妹一拜。探春再替母亲及环儿谢过林姐姐。”这一说改谢恩会了,除了宝玉外,其他人如李纨迎春等都跪地谢恩,又磕头道喜。

黛玉见人多也顾不上,便叫宫女们一一扶起来,说道:“都是自家骨肉,我不过是做了些能做得,众位也别多礼,如此反倒生分了。”李纨起来依旧坐到黛玉跟前,笑道:“既然姑娘开恩,今日也都已谢过,我们也就别再多礼了。他日别再给姑娘添烦恼便是谢天谢地了。”黛玉拉着李纨的手笑道:“大嫂子又说笑了,各人过各人的日子,亲戚间不过偶尔走动走动,还能添什么烦恼的不成。”

李纨无意,却有人在意此话,黛玉不过一笑而已。想想黛玉又问道:“大嫂子才刚可是有话,不如告诉我知道,也好叫我心里有个底儿。”李纨见黛玉问,低头想了一会儿方看着黛玉回道:“既然姑娘见问,不如说给姑娘听听也好。当日只说我寡妇失业的,也不招人待见,故而不过小心的带着兰儿过日子。不想上次兰儿有些伤风,请来大夫一瞧,竟然说兰儿竟有病根儿。我想着兰儿一直皆是随着我的,并没什么问题。那大夫却说看样子想是以前吃的药里多了一味什么东西,他却也说不清楚。”

黛玉闻言忙让贾兰过来,将其仔细打量了半日,方问道:“你如今觉得如何?大夫到底怎么个意思?”贾兰道:“我平日里好好的,只有上次得了伤风,方有那大夫一说。未必不是他胡说,偏母亲这么兴师动众。”黛玉却不以为然,看着李纨道:“大嫂子可有什么想头?”李纨摇头犹豫道:“我也并不知什么,不过寻常的大夫都是太太打发人请来的。”

黛玉听了点头不语,过了半晌,方看着雪雁道:“你不如给兰儿看看,若果真有何不妥,不说是亲戚,便是寻常人,也该救他一救。”几人也有知道雪雁会点儿岐黄之术的,也有不知的。雪雁也懒得搭理,听了黛玉的吩咐,忙过来给贾兰诊视。宝玉一直拿眼睛盯着黛玉,自始自终未发一言,此时听得贾兰似乎有病根儿,方显得关心起来。

过了片刻,只见雪雁摇头,几人都关心的盯着她,雪雁看完方道:“回姑娘,奴婢些微末技,看不出来。”说完又看着黛玉,黛玉正在凝神思量,雪雁笑道:“回姑娘,兰哥儿是姑娘的侄儿,不如姑娘拉着他手试试。再不行去请太医来看视一番也可。”李纨闻言道:“太医也请过几个,都说不知,兰儿嫌寻常无碍,再不肯看的了。”

黛玉看着几人,伸手将贾兰拉至跟前儿,贾兰不知何故。黛玉看了他一眼道:“把手伸出来。”贾兰见姑姑开口,便伸出右手来。黛玉也伸出右手,轻轻捏着贾兰的手,竟比她的小手大许多,黛玉笑着看着李纨道:“兰哥儿也长大了,不仅个头赶上我了,连这手也比我大。”李纨等正要说话,却见贾兰的手变成了淡粉红色,又渐渐的变成鲜血红色,脸也开始泛着淡淡的红色,见者皆是大吃一惊。

李纨惊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会这样?”黛玉放开贾兰的手笑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兰儿便是有毒也不深,不碍的。回头我找人来给兰儿看看。”湘云蹦过来拉着黛玉的手道:“林姐姐的手还有这能耐?这是何意?”惜春拉着黛玉的另一只手道:“看看我有没有毒。”黛玉笑道:“不过是偶尔发现的,你们都好好的,闹什么。”

李纨已跪在一旁,给黛玉磕头谢恩,黛玉忙让迎春将其扶起来。李纨拉着黛玉的手道:“林妹妹,还请你救救兰儿,我虽今生不能报答你,来世也定要报答你的。”黛玉拉着李纨道:“报答不敢说,只是有许多事情,我们都只能尽力而为。兰儿此事,我兴许能帮上,也只是碰巧而已。只是你寻常都请的哪些太医看得,可可靠?”

李纨道:“我们如今都败落了,不过让婶子或是纹儿的夫君拿了银子去好歹求来一两个太医,可靠与否,就不得而知了。”黛玉回头对刘仁道:“刘公公给我侄儿请个好些儿的太医看看,他多半有毒,故而一定要看明白了,回头告诉我知道。”刘仁答道:“些微小事,姑娘尽管放心罢。”

黛玉又看着贾兰道:“你如今都做什么呢?”贾兰道:“正准备找门路出去学点儿什么呢,还没找好。”黛玉道:“学什么?你看得书呢?”贾兰道:“如今已有些日子不看书了。”黛玉道:“为何不看书?是何缘故?”贾兰道:“我们是罪人之后,又不能考功名。还不如学点儿本事的好,母亲如今也很辛苦,侄儿如今也长大了,不能再看着母亲这般辛苦还要母亲养着。”

黛玉看着贾兰,又看看其他人,沉吟道:“读书不是为了考功名,而是为了明理。你若是为了照顾母亲,丢了圣贤书去谋生,也还罢了。若是因不能考功名而如此,却是大错了。功名利禄,不过是水月镜花,一场幻影。贾家也曾有爵禄,如今不也是空了吗,难道你竟一点儿也不明白?而读书未必就不能谋生,便是当个西席,也能得些进益。”

贾兰看了一眼李纨,又想了想,咬了咬嘴唇道:“如今出去总被人笑话,便是想买书看书,也常有人笑话。姨夫说侄儿连母亲都养不了,却要读这无用之书。侄儿不想母亲受人冷落。”黛玉看着他道:“管别人做什么。你母亲不嫌弃你,这些姑姑也没说什么,便是你舅奶奶也不曾说你什么,你又何必在乎别人说什么。”

黛玉说罢又看着李纨道:“大嫂子可有不让兰儿读书之意?”李纨叹道:“读不读书,我倒也无所谓,只要他愿意,还是能读得起的。只是兰儿嫌在我婶子家里带累了婶子,又听得外头人时常冷落,故而有些心不甘。如今又不能考取功名,他自己总得有个前程才是。”黛玉道:“能否考取功名,不是你说了算的。若是以往书读得好,就该好好读才是。若是果真不想读书,要干别的什么,都可以。但只一点,做人要诚恳踏实,要孝顺母亲,还有老爷。”

提起贾政,李纨道:“前几日去看过一回老爷,他如今还好。只是不知为何案子至今还不判?”探春道:“老爷一直也是疼爱林姐姐的,不知大嫂子可告诉老爷了,老爷可高兴?”李纨道:“正是见到诏书次日去看得老爷。那牢里的狱卒也客气了许多,老爷听了很是高兴。老爷说他早就该料到了,当日姑老爷的遗书就是先皇与当今皇上一同作证的。老爷说姑娘如今是苦尽甘来,也算是柳暗花明。让我传话给姑娘,让姑娘照顾好自己,宫里向来明争暗斗,比那朝廷上乃至战场上还要厉害,让姑娘小心一些儿。”

黛玉站起来一一听了。又拉过巧姐儿道:“巧姐儿,你如今可好?”仔细看着如今虽五官精致,却已经不再那么娇嫩的巧姐儿,众人心中都有些儿唏嘘。巧姐儿笑道:“回林姑姑,巧儿现在很好,姥姥对巧儿和老祖宗都很好。巧儿除了会做衣裳鞋子会绣花儿外,还会做饭织布了,还会做很多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