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34

第134章

却说这彭章,自上回得了教训,心下愧疚,本是一心想求娶黛玉的,却无从求起。她一直在宫中,极少见出来。母亲虽进宫几次,却连人都未曾见着,也不知她是何门路。又反复思量,如此女子,怕是自己配不上。却不知为何,总是想起她的言语,愿意一生护着她。又想起自从那日之后,便不能吃酒,早已猜到其中定然有诈。只是所有太医大夫皆查不出来,他自己又觉得吃酒并非善事,倒是心甘情愿的断了。

且说黛玉自去暖阁间儿睡了个午觉,过了半个多时辰,方悠悠醒来。想起才刚顺口应他们的话。便收拾好过来胡乱应付一番。见几上放着许多诗稿,除了倾心爱慕的,便是夸耀赞美的,陈词滥调,堆了一堆。看过之后黛玉随手便撂了。见娴公主几个尚不曾寻得好句子,便拿起笔来,随手写了几句,扔给太监让拿过去给他们看去。这里却命收拾准备回宫。

冯紫英看了黛玉写的,不禁哈哈大笑。原来黛玉写得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生得再好皮囊,腹内皆是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辜负大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彭章拿过来看了,大笑着收拾准备回去。上次来过的诸人见了,都愧悔不已,纷纷离席而去。

有那几个脸皮厚的或是不自知的,愤恨不已,要来找茬。水溶一边儿拦住,冯紫英一边儿耀武扬威,这边的侍从严阵以待。最后无奈,只得起身离去,口中犹自喋喋不休。气的冯紫英几番想跳起来动手,被一旁的卫若兰给拦住了。

娴公主等皆不知黛玉写得什么。过了片刻水溶满头大汗的过来道:“回公主,那些人都走了,让我来辞过公主及姑娘。”娴公主看着黛玉,黛玉笑道:“我们也该回去了,打搅多时,惭愧不已。”湘云非要黏着黛玉问她都写得什么,黛玉拗不过笑道:“不过将他们素日行径都写出来而已,若是我写的对,他们自会走的。”

娴公主惊奇道:“林姐姐还有这个功夫,怎么不早说?让我也看看。”黛玉笑道:“自己做得便不怕人说,若是自己做了还害怕人说,便是最末等的。倒是给王府得罪了不少人,王爷莫怪。”水溶道:“姑娘所说皆是实话,只是平时无人说出来而已。水溶幼时亦是如此,惭愧得很。”黛玉笑道:“如此多谢王爷包涵了。”

说罢便要起身回宫。水溶及北静太妃、北静王妃等皆苦留不住。水溶突然注意到黛玉已经束发,吃惊不已,心下凄凉。想起宝玉尚在府中,便道:“公主既然要走,水溶也不敢拦住。只是宝玉尚在敝府做客,不知姑娘可要一见?”黛玉一时不好回应,娴公主见探春几个都有欲见之意,便命赶紧请来,不过见一面便该回去了。

水溶闻言忙让人请来宝玉。这么些时日不见,却见宝玉如今又换了副神情,似乎沧桑成熟了许多。探春到底骨肉之情,见了垂泪道:“二哥哥如今可好?”宝玉叹道:“劳三妹妹惦记,我还好。前些日子去看了老爷,还去看了姨娘和环儿。大家都还好。只是老祖宗三日前没了,可惜你们都见不上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晚了。”

几人闻言都颇为震惊,黛玉问道:“老祖宗好好的怎么就没了?为何竟不曾听说?”宝玉道:“前日芸哥儿来告诉我的。刘姥姥说是夜里睡觉还好好的,醒来便没了。想是寿终正寝了,可怜儿孙没一个在身边的。巧姐儿一人也应付不过来,都是刘姥姥帮着打点的。她只知道芸哥儿,芸哥儿来说的。我们将老祖宗送至祖茔安葬,姨娘与环儿也去了,如今寻常照料都由环儿管着。”

黛玉眼眶通红,探春与湘云却哭出来了,惜春也陪了几滴眼泪。宝玉道:“再过段时间我也该走了,不能总打搅王爷。”水溶道:“世兄客气了,能在此地,是我的福分。”宝玉道:“老爷如今年老体弱,很需要人照顾,我总得想想法子才好。”探春闻言道:“二哥哥不如先去祖茔那里,好歹还有几亩田地,你们几个度日应该不成问题的。”

黛玉道:“不知鸳鸯琥珀如何?”宝玉道:“两位姐姐都还在刘姥姥那里照顾巧姐儿。说起来巧姐儿也是我侄女儿,我很该照顾她的。她如今也很能干了,乡下的活计都会,我还真是自愧不如啊。”黛玉道:“凡事总是有个开头的,你若是能开得了头,便没什么做不了的。不过就是不肯放下身段,或是不肯吃苦罢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宝玉给黛玉深深作了个揖道:“妹妹教诲的是。以前大家都是荣华富贵的,如今巧姐儿环儿都过得很好,很殷实,我也该试试了。”湘云有些依依不舍,又不知该说什么,此时方说道:“爱哥哥原也是人中龙凤,当发奋努力,仕途功名未必不可图。”宝玉笑道:“罪臣之后,不敢贪图功名,不过谋生而已。”

几人又说了几句,见时候不早了,便辞了众人,摆驾回宫。北静王府直将众人送出大门,待仪仗走完了,方进去不提。

且说此时离黄道吉日不过两月了,长秋宫甘露殿已收拾完毕,内中装饰焕然一新,端的是富贵无匹,辉煌无二,天仙宝境,不过如此。又因黛玉素喜洁雅,故而更是费了一番功夫,主殿及后殿起卧之处,更是光芒内敛,斗角暗藏。高贵典雅,胜过嘉德殿及长信宫数倍。宫内其他殿阁也已收拾妥当,不过重新粉刷糊裱而已。

因长秋宫是历来皇后正宫,紧挨太极宫,后来因皇太后多住长信宫,故而将这几宫都围在一起。故而此时长秋宫倒是处在太极宫及长信宫正中,离嘉德殿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黛玉不来长信宫或是出去的当儿,皇太后便过来查看查看。此时该准备布置了,黛玉的东西都在嘉德殿内,得过几日宣旨后才能开始往过搬。还得给黛玉寻许多可靠之人,从詹事、大长秋、私府等,乃至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等,皆得可靠放心才是。否则那个心大的玉儿,还不知会在哪一节上出点儿岔子。

看着自己曾住过多年的甘露殿,想起昔日往事,皇太后暗吐香兰,微微一笑。如今玉儿到底该住进去了,离自己也便利了许多。有许多事情是该教给她的,可也有许多事情,自己替她做了即可。吴贵妃那里已经开始动作了,也该小心一点儿了,别要伤害了玉儿的好。张丞相也见过了,因猜知吴天佑最近会有动静,不如等他一等,也好拿捏他们一回。

皇上如今也是事情繁杂。忠顺王薨了之后,至今不曾让其世子袭爵,他们都快坐不住了。如此做除了给他们点颜色外,还是想看看他到底都有哪些势力,谁还会站出来帮忙求情。想不到的是居然是吴天佑。难道两家结党了?听闻最近吴天佑四处联络,不知何时开口。皇上倒是有些等得不耐烦了,再不说他就让张丞相请旨。

如今黄河的洪期基本已过,沿岸安然,夏收也颇为喜人。不曾想自从黛玉求雨之后,北方大多地区竟然风调雨顺。此一回丰收,很多百姓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徐德也该进京了。

广信府虽然艰难,到底也挺过来了。孙弘奏报广信府颇有亏空,吏治混乱,如今才刚有些眉目。最近忙于夏收,以及防洪,并无余力顾及此事。

这些事情黛玉基本不知,一来是刻意隐瞒,二来皇上也确实忙的,想不起来该告诉她什么,也没得白让她操心。自北静王府回来后,皇上听说黛玉写了那几句教训那些人,见她依旧淘气不改,倒是着实好笑了一番。看着如今越发长大的黛玉,看着自己佩戴的那个荷包,心里有些等不及了。

因天气炎热,黛玉便天天守在嘉德殿,偶尔也去御书房看书。这日黛玉想起宁公主来,便又去了趟宁公主府,逛了一会儿园子。见到栊翠庵,忽然想起妙玉来。自从妙玉到了宝灵宫,她还从未去看过,不过偶尔传递一些儿东西而已。此番想起来,便要去看妙玉。皇上与太后都应了,不过从复道过去,也极为便利。

次日早膳后,皇太后让人来请黛玉一块儿去宝灵宫,去拜佛求神。因惜春也爱看经拜佛,也很是想去。皇太后便问了一遍,让但凡想去的都一块儿去。娴公主无事可做,也想去走走。探春湘云因贾母也时常拜佛,故而偶尔也会拜祭一二。兼之此番贾母去世,还不曾去拜祭过,故而此番也想去替贾母烧柱香。

皇太后便领着众人一块儿去。因走的复道,皇太后与黛玉、娴公主都坐了版舆,其他人则随行跟着,过了半个多时辰方到了宝灵宫。说是“宫”,也一般的有许多“殿”,却与皇宫诸殿不太一样。这里更多的像个寺庙,只是一无外来的香客,二来无众多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