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27

第127章

父女哭了半日,见贾芸来了,且回报宝玉已被北静郡王保出去,贾环母子如今也好,父女方略略放心,止了泪又交代一番,方离了此处。探春想起邢夫人以及贾蓉之妻等,又各都一一探视了一番,布施了不少银钱。因见宝玉已不在狱中,其他族中之人又都不太熟悉,不过关照过狱卒等便走了。

出了大理寺众人又都忙着往贾家祖茔赶去,因贾芸知道路,故而由着贾芸领路。探春见小红与贾芸确实有意,心下盘算着何时将小红打发了好让她能早日完婚,过自己的日子去。众人走了许久,方到了贾府祖茔,那里果真有几间房舍,虽简陋些,却收拾的很是整齐。院子里有个婆子正在晾衣裳。

探春见了两眼发红,大叫一声:“母亲……”便痛哭出来,跪地不起,一步一跪的跪走到正房门口。里边赵姨娘听见外面有动静,又听见那婆子叫,此番听见探春叫,早已丢了锅碗瓢盆出来了。见了女儿,也是泪流不住,哭得不成样子。母女正抱头痛哭,却见贾环从旁边屋子里走出来。

半年之隔,贾环又长高了许多,都快赶上探春了。此番看来,也有贾政的三分儒雅,赵姨娘的三分秀美,还有三分倔强及一份傲气。见了姐姐,贾环道:“姐姐怎么来了?”一边说着一边左手母亲右手姐姐扶着二人进屋去。探春哽噎道:“环儿竟长高了许多,如今可好?”赵姨娘道:“我们眼下还好,上次给的银子也够多的,姨娘买了两个丫头婆子,一块儿伺候环儿。等将来环儿有出息了,姨娘也就放心了。”

探春哭道:“母亲辛苦了,以后不敢叫姨娘了。”说罢又问哪里来的钱?赵姨娘便说了,探春惊道:“那是我给皇太妃的银子,怎么都给你了?”赵姨娘也是吃了一惊道:“我不知道,只是我们出来时有人给的,说是姑娘给的。”探春点头道:“定是林妹妹的主意。她原就是个极好的人。可惜我们都那般待她。”

赵氏说道:“如今我们也不求什么,只是还有老爷在牢里,若是能将他救出来,我们也就不担心了。环儿看了你的信,也变多了。以前也是我不好,带累了姑娘。”母女二人又哭了一会儿,又互相劝勉许多话,探春又交代环儿要好生读书。若是遇上大赦,免了大家的罪名,他依旧还是可以参加考试为母亲争光的。

看着时候不早了,探春便辞了母亲,抹着眼泪坐车回宫。路上贾芸大致交代了宝玉的情况。原来二月里北静王府便将宝玉保出去了,听说如今整日呆在北静王府,看书参禅而已。探春托了贾芸给宝玉递个信儿,让他回头一块去园子里逛逛。贾芸将探春送至将近承天门方回转回去。

姐妹们听说贾政尚好,宝玉已经出狱了,都放下心来,天天念叨着园子快些儿收拾好。黛玉更是每日问皇上一遍儿。皇上笑道:“公主还不如你急呢。可惜驸马不愿意。”黛玉道:“他不愿意也得愿意,不行就逼亲。”

到底这一日有人来回说园子收拾好了,公主府却还只收拾了一半儿。黛玉听了顿时高兴起来,那公主府也懒得管它,先去逛逛园子再说。一会儿想着都要干什么,一会儿又要备那些儿吃的,一会儿又要将园子里来的众人都带去,一会儿掰着手指头数着都有谁去,总之忙了个十分。

皇上听说“二哥哥”也去,便道:“不许出去了。”黛玉不解道:“哥哥已经答应过的,为何不让出去了?”皇上道:“不许叫别人‘哥哥’,若是不改,便让你见不着他。”黛玉撇撇嘴道:“那我叫他什么啊?从小都是这么叫得。”皇上道:“你叫什么都不许叫出‘哥哥’两字儿来。”黛玉看着哥哥恶狠狠的模样,反倒笑了。

次日一早,黛玉便要出去,史良娣紫鹃等劝了半日方拦住,史良娣道:“不用过早膳便去,担心一会儿皇上便下旨回来。”紫鹃道:“姑娘又不吃饭,当心肚子饿坏了。”黛玉不乐意道:“以前也时常三顿两顿不吃的,也不过这么着,如今反倒娇贵了。再者说,难不成你不想回去看看?”

紫鹃笑道:“便是想回去也得吃了饭再回去,又不急着这一时。再者与公主等都约好了的,巳正时分在宫门口会合,这会儿去也是白白等着。”黛玉道:“就你最啰嗦,以后叫你紫鹃嬷嬷好了。我的事情你管这么牢,你是小姐还是我是小姐?”

皇上刚从门口进来,闻言笑道:“紫鹃,你怎么又欺负妹妹?”紫鹃忙回头道:“回皇上,姑娘不想吃饭。”黛玉气得直跺脚,但凡这种时候她必定是要被抓住填饭了,不被塞进去三两碗定是跑不了的。看着紫鹃恨道:“你下回胡告状我便不要你了,还学会辖制我了。”胡乱发了一通脾气,因今日要出去,且都准备玩一日才回来,故而果真比平日还灌的多,到了后来不仅求哥哥,还告姐姐告了半日。众人方罢了手。

巳正时分,众人在承天门都齐了,方摆驾前去大观园。如今这里已修饰一新,近日已有众多侍卫严密把守了。皆因里面无人,故而众位公主姑娘皆兴奋异常,手舞足蹈的,很是得意。也不用接驾,也不用讲究那么多礼仪。众位姑娘进了大门便都放任开了。

如今的大观园,因荒废了一年不曾有人照管,这会儿是赶紧修饰的,又是百花盛开之时,故而大多只是随势修剪了一番,比不得原先齐整好看。此番因园子已赐给宁公主,故而将荣国府那边的门封了,而与公主府的门则修成了正门,原来临街的大门将来则改成侧门。众人进了园子,便先来到潇湘馆,千竿翠竹依旧在,百般愁绪已随风。去年今日风雨飘摇,此时此刻莺歌燕舞蝶儿绕。世事许多时候就是这样,柳暗花明,转了个圈儿,又回来了。

荼蘼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凹晶溪馆,凸壁山庄……景色依旧在,心情却不同。那石榴还是喷火蒸霞一般,桃李已经花落结实,闺中女儿,何处是归?宁公主知此处是她的园子,颇有些儿羞涩扭捏。娴公主则是初来乍到,见处处风景别致,早缠着黛玉了,黛玉如今一身轻松,无牵无挂,便给娴公主一一指点开去。虽偶有几声叹息,不过片刻便随风飘散了。

除却这三人外,另三位姑娘则是心思重重。探春自那日探狱之后,又听得贾政肺腑之言,很是感慨万千。思前想后,到底不得归处,是以颇有些儿哀戚。湘云虽生性豁达,触景伤情,到底也免不了添了几分落寞。惜春想起往昔,也是有些儿伤怀。

众人来到怡红院,黛玉想起当日宝玉的绛云轩,便命改了名字,她不喜这个怡红院,皆因那‘红香绿蜡’之故,如今得此机会,以后便不用再烦恼了。众人想起宝玉,探春道:“皇太后说可以将二哥哥接来逛逛的,不知林姐姐可愿意?”黛玉道:“那就着人赶紧去请吧。大嫂子那里也让人去请,连宝姐姐也一并接来,无论如何,也算是姐妹们重聚一次。”

侍从得命后忙去了。大理寺见了宁公主的侍从来带人出去片刻,岂有不依之理?此刻已不是钦案,便是从此带出去也使得。故而过了将近一个时辰,众人正坐在藕香榭歇息,便听见外面来回说宝玉来了,一会儿又说大奶奶及贾兰李绮来了,还未坐定,便又听说宝钗来了。

众人都起身迎接。宁公主娴公主一来因黛玉之故,二来素来听说大观园里众女儿人物风流,异于他人,故而也都有些儿期盼。黛玉见了别个还罢了,偏见到李绮极为亲热,笑道:“今日能请得妹妹来,却是幸事。”李纨笑道:“皇太后有旨,谁个敢不来?”黛玉疑惑道:“不是母后下旨逼你来的吧?”李纨笑道:“本是不敢来,听说这园子如今是宁公主的了,我们罪人如何敢进来?”

几人本是有些儿悲戚的,不想被黛玉几个一闹腾,便都就将那愁绪丢了八分,还有那端庄稳重的,见公主在此,也不好太过悲戚,故而倒是欢乐起来。一时扶了宁公主黛玉娴公主坐了,众人忙行礼道谢的,乱了好一阵儿,又滴了几滴眼泪,到底也不好拗了公主美意,便又都渐渐的回转过来。

其他人形容尚可,李纨似乎比往日还好二分,脸上有了些许血色。贾兰已经长高不少,见了除黛玉道谢外,还说最近读了不少书。只是宝玉却大变样了,如今极少说话,神色茫然,不知所措。而宝钗的话更是比平时少了许多,如今唯有她依旧待罪狱中未判,形容枯槁,脸上手上皆有些许疤痕,虽来时已经收拾梳洗过,到底掩饰不住。然而颇为感激能有今日之聚,不知心中有几分悲戚,到底未曾看出丝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