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让课堂充满幽默
10639000000014

第14章 关于有效处理课堂教学危机的建议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危机。一旦危机发生,教师就应像医生遇到危急病人那样,沉着冷静地分析病情,采取行之有效的急救策略,及时加以抢救。

(一)紧张怯场怎么办?

紧张怯场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发的心理危机,这是一种因情绪过度兴奋或紧张而引起的无法自控的心理状态。

对于这种危机,教师只有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教师除了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对教学要点和环节做到烂熟于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调准自我期望强度,一般说来,可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期望水平,其强度应是中等的。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期望值过高,就容易导致紧张怯场的心理产生。因而,在课前适当降低对教学的期望值水平,是教师预防和排除这种心理危机的有效策略。

(二)思路中断怎么办?

在课堂教学中,教者思路突然中断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的。究其原因,恐怕除了教师心理过分紧张之外,教学中的偶发现象也可能导致他们教学的心态不平衡,而引起教学思路的中断。要避免这种现象,首先要力排干扰,勾通回忆。当教师思路中断时,他不应勉强去应付搪塞,而要想法先排除自我心理干扰,对所提的问题可以暂时存疑不答,尽快勾通对教学构思的回忆,努力使教学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移。其次是随机设问,转换思路。教师在思路中断时,可暂时停止讲解,临时布置学生朗读课文或段落,以便有充分的思考余地,重新组织教学的环节。

(三)讲述失控怎么办?

课堂教学中讲述失控的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一是讲述的语速过快,二是讲述的中心和条理不清,三是偶尔出现讲述失误。对于这些危机的排除,要根据实际情况,辨症施治,对症下药。首先,如果是讲述的语速过快,就可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神志上得知。眼发呆时,这说明教师讲得太快,学生听不清楚,心里着急。此时,教师应当机立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放慢语言节奏。其次,如果发现学生在听课时无精打采、东张西望,则说明教师讲得重复、条理不清、内容不紧凑,就应及时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地解决一两个重要问题,逐项分点进行讲解。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偶尔出现讲述的失误是难免的,甚至被学生的提问难住也是可能的,如果遇上这种危机,教师就应以坦诚的态度去加以解除。

(四)时间失调怎么办?

准确恰当地掌握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是教师教学操作中的一大难题。时间掌握失调的危机,一般都要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及时排除,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呈现出一种龙头蛇尾的态势,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第一,如果发现教学的时间不够,教学任务尚未完成,就应果断地压缩课堂教学计划,适当删减一些教学步骤,及时地对本节课已讲的内容加以总结和归纳,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的有头有尾。第二,如果教学时间还有剩余,而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就可以随机补充一些必要的教学环节。

许多优秀的教师常将闪烁着智慧思维的幽默渗透于教学,含而不露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对知识的领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教宋词,问学生:“你们喜欢唱流行歌曲吗?”大家都说喜欢。教师说:“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那时候的人也像现在的青年人一样喜欢唱流行歌曲。不过,他们唱的可不是现在的由吉他、钢琴伴奏的流行歌曲,他们整天吟唱的就是宋词……”这是对两种艺术类别的幽默地比较,反映出教师厚实的知识功底和敏捷的才思。这一比,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距离,使他们感到亲切。

好的教学幽默,是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教学艺术。这里,有情的酿造,有理的启迪,在愉悦宽松的教学气氛中,传输着营养丰富的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