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桥
10636600000004

第4章 中国文化古桥—展览篇

1.一大佛教宗派的发源之地—逢渠桥

“逢渠”就是“与他相逢”的意思,相传当年良价禅师从吉安回宜丰,路过此桥,顿悟到“汝不是渠,渠不是汝”的真正含义,且领会了禅的真谛,即人有知觉,有情欲,只要脱离生灭的概念,即能达到无我、忘我、六根清静的境界,后良价禅师创立曹洞宗的地方,成为佛教的五大宗派之一。

逢渠桥建于北宋绍圣五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江西省境内第3座宋代古桥,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经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

桥的构造颇具特色,桥身用11块石料卷成一个单拱,共77块矩形石块组成7个单拱,七个单拱排成7列,又组成一个大的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缝都相通,像是棋盘格一样。拱肩上面有2个石雕武士为护桥神。石块与石块之间采用“无浆干砌”法,没有用桐油石灰勾缝,也没有用糯米胶粘,也没有榫卯相连,就像搭积木那样,靠相互的摩擦力支持着。

拱肩立有2个石雕武士为护桥神。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矢跨比2:1,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其“逢渠桥”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2002年10月在桥上建了仿古亭。

逢渠桥的景观,至少有两个层次,一是桥的建筑艺术底蕴;一是它的宗教文化底蕴。良价禅师因过桥而通悟禅的佛家学说,因此逢渠桥是灵感之源,为良价禅师将佛家学说传播于东瀛,奠定了基础。

据有关典籍记载,良价禅师圆寂于唐咸通十年,当时的唐懿宗下旨加封其为“悟本禅师”并将其塔名为“慧觉”,可见良价禅师在当时的影响之大。良价禅师8岁出家,到后来创立曹洞宗,成为一代宗师,可谓修成正果。200多年之后,当地平民还在此修桥纪念他,就是现在,日本曹洞宗的僧侣与学者、禅师还常常来此参拜、诵经,禅师的善缘可谓久远矣。

2.断桥桥断情不断—西湖断桥

提到断桥,就会联想到风景似画的西湖,西湖之美也少不了断桥的映衬,而断桥是凄美的,它的上面曾演绎着幕幕凄凉的爱情故事。

断桥位于杭州里西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经建成,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其名由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得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确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现在的断桥,是1941年改建,50年代又经修饰。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为西湖十景之一。

伫立雪霁西湖,举目四望,但见断桥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这便是断桥西湖相映、相谐的魅力所在,本身便是一幅图画。

断桥不仅以景享誉天下,更以情驰名人间:这里是《白蛇传》中几段重要故事情节的发生地—在这里,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同舟归城,借伞定情;水漫金山后又在此邂逅,破镜重圆……浪漫柔情,韵意无限。

断桥的传说

关于断桥我国流传着一个美丽感人的典故—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一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3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3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3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

岁月流逝,一晃3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盛情款待,意欲白银报恩,却被老人拒绝后相送时发现白发老人是位神仙。

段家夫妇便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便被称为“断桥”。

3.古代石桥之精品—八字桥

形似“八”字之桥可谓是建造者的“妙笔之作”,不但形态别具匠心,且用途广大,是古代石桥中的绝巧之作。

八字桥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它南临东双桥,北与广宁桥毗邻。乃绍兴市十桥之一,绍兴十桥即一桥大木桥,二桥凤仪桥,三桥三接桥,四桥螺蛳桥,五桥鲤鱼桥,六桥福禄桥,七桥蕺坊桥,八桥八字桥,九桥酒务桥,十桥日晖桥。

宋嘉泰《会稽志》云:“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南宋重建。桥筑于3河汇合处,兼跨三河,与三条道路相衔接,其布局设计因地制宜,巧妙地解决了复杂地形的水陆交通问题。

这种巧妙合理的布局,令人赞叹,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堪称我国古代石桥之精品。八字桥结构简洁,建造稳固,历经七百多年后,桥身依然坚实,是我国古代桥梁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例证,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八字桥景区由八字桥、广宁桥和古民居构成,这里比仓桥显得宽敞,比西街显得古朴真实。水域面积比较大。古居配古桥,尽显江南古风之特色。2001年06月25日,八字桥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八字桥为梁式石桥,主桥东西走向,横跨稽山河,桥落坡东端沿河岸道路分南北两方向,西端分南西两方向,其中西端南坡跨越断河矣。两侧桥基条石叠砌,基上各并列石柱九9根,石柱下端插入基石凹槽内,上端大条石压顶与两侧金刚墙紧贴。八字桥正桥的桥洞宽4.5米,桥两墩基用大块条石砌成,其上各立石柱九银,柱脚立糟中,以资牢固。石柱约高4米,微向内倾,使之紧贴柱后的金刚墙上,这样就显得十分稳固。石柱上用巨大条石压顶。再上盖以石桥梁。桥梁长约4.8米,外侧用石二层,略作月梁形。石制栏杆,望柱上刻有造桥捐资者的姓名。柱头雕花作覆莲形。八字桥的两边踏步,异于平常所见之桥。西墩踏步,除从八字桥直街直上正桥踏步外,南下东双桥西河岸也有踏步,在通向东双桥东河岸、西河岸的踏步下,还各筑有一梁式桥洞,因为在这里,旧时原有一小河流,穿而通过,桥墩上所有踏步,和正桥一样,两侧都筑有石栏、望柱,使整座桥梁浑然一体。由于建桥的匠师们在这个多街道,多河道的特定地段。建筑了这么一座石梁式多踏步的桥梁,遂使八字侨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不愧为桥梁界的惊世之作,令后人所敬望。

茶马古道咽喉的青龙桥有哪三奇?

云南凤庆古称顺宁府,以产茶著称。但由于凤庆地处大山腹地,交通闭塞,加之澜沧江阻隔了与内地的交通,凤庆的茶虽好,却一直无法运往内地。乾隆二十六年,顺宁知府刘靖在凤庆县城东北约50千米的澜沧江上,亲自督造青龙桥的修建。青龙桥全长93.52米,宽3米,桥身距江面高15.64米,桥体由16股铁索构成,呈现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上的三奇:

其一,青龙桥固定铁索别开蹊径,先在江崖上凿一U型的“牛鼻子”岩洞,将铁匠手工锻造而成的16股铁索穿洞而过,再以石墩高高托起,横过江面。此洞在桥梁建筑史上价值独特,这是“牛鼻子洞”之奇。

其二,青龙桥16股铁索,14股在下,2股在上,分布两侧,整个桥面江心高、两端低,状如飞虹,飞渡两岸,这是“高桥飞虹”之奇。

其三,青龙桥两端建有桥廊、桥楼,廊、楼相连,白墙青瓦、飞檐翘角,廊可供行人休憩避雨、凭栏远眺澜沧江风光;楼可令兵丁住宿守望。而两岸驿路相接,楼门暮闭晨开,更有一夫当江、万夫莫开之势,自成一种景观,这是“桥楼江关”之奇。

4.“天下无桥长此桥”—安平桥

安平桥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平桥位于我国晋江安海镇,全长2255米,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桥面宽3~3.8米,共361墩。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桥面用5~8条大石板铺架。

桥上筑憩亭5座,东端为水心亭,西端为海潮庵,中部的中亭规模最大,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16方。亭前伫立2尊护桥将军,躯高1.59~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雕刻形象威武,系宋代石雕艺术品。在三亭中间,还有2座雨亭。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栏柱头雕刻狮子、蟾蜍等形象。桥两侧的水中筑有4座对称的方形石塔,还有1座圆塔。桥的入口处筑有1座白塔,高22米,砖砌,5层,平面呈六角形,空心。

近年来,因各种破坏,安平桥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水域,特别是两个桥头和中亭的水环境已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桥体经上世纪80年代维修至今,受自然力影响加上近年几次大的台风,桥体石栏及桥板多处受损,瑞光塔(白塔)常年封闭,铁栏围内杂草丛生有碍景观。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此,必须严加修护和保护。

5.无与伦比的状元桥—洛阳桥

洛阳桥会使许多人陷入误区,以为此桥位居洛阳而得名,其实不然,洛阳桥并不在河南,而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

江浙一带的大部分人都知道,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前后历7年之久,耗银1400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名震寰宇。

现桥长742.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建桥900余年以来,先后修复17次。大修有宋绍兴八年,飓风桥坏,郡守赵思诚修复;明宣德间桥址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3尺;万历三十二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清雍正八年秋,桥崩,知县工之琦修复;民国二十年蔡廷锴军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洛阳桥的文化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6.蕴含着石狮之谜的革命圣地—卢沟桥

卢沟桥是以抗日战争中的突出历史地位而被人们所熟知并铭记于心,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对于“卢沟桥事变”是中国的血泪史的开端,是中国受屈辱的记载,当然更是中国人全面抗战的开始之标。

中国人从小就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卢沟桥的大名。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明正统九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卢沟桥全长267米,宽7.6米,最宽处可达9.5米。有桥墩10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谜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

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卢沟桥两畔还各有石碑一座:一座碑上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是乾隆所写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4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0.84米,卢沟桥为燕京八景之一。因经历“七七事变”的摧毁,望柱上至今弹痕斑斑犹可见,记载着日军的罪恶,也是日本侵华的铁证。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1987年在桥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叫京石公路桥,全长1120米。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卢沟桥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7.沉淀着历史灰尘和历史印迹的名桥—青龙桥

岁月斑驳,历经沧桑,青龙桥曾经那“笔扫千军,题桥早已羞司马”的磅礴气势和“回环鸟道接长桥”的苍茫意境早已逝失,岁月的侵蚀,使青龙桥只能成为记忆,令人回首万千扼腕叹息。

奔腾4880千米的澜沧江上,有数不清的桥梁:溜索桥、藤桥、竹桥、铁索桥、钢索吊桥、水泥大桥……但青龙桥,是独有的一座,是无法忘却、无法替代的一座。是澜沧江上现在唯一的古桥,也是滇西南的重要通道。

它位于凤庆县城东北约60千米的澜沧江上。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嘉庆十九年、道光二十四年两次复修,其后经多次修葺。桥全长93.52米,宽3米,桥身距江面高15.64米,桥体由16根铁索构成,上铺木板,两端各有桥亭5间,岸边有摩崖题刻数处。

青龙桥是澜沧江上最古老的桥梁之一,10余次被毁,10余次重建;这是中国交通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的咽喉要塞,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是内地进入云南临沧的必经之道。

青龙桥不仅设计精美、造型独特、工艺高超、结构牢固,还比著名的西南第一大铁索桥—霁虹桥长30米,在清代,成为顺宁府的第一宏伟建筑。由于该桥的工程巨大、桥面艰险,知府刘靖将其取名为“青龙桥”。人们从上面路过感觉很好,这里曾走过叱咤风云、享誉中外的名人志士、英雄豪杰,走过络绎不绝的马帮,也走过抗日远征军的千军万马;这里的每一股铁索,都沐浴过枪林弹雨;每一块木板,都铬下了历史的深深印迹。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建桥是剑川师傅选取晨雾平铺在澜沧江峡谷最狭窄、最陡峭的江面为址,老师傅精心造桥,整整用了5年时间。在一次铁索合龙的劳作中,其儿子不慎坠入江中。却被一股浓雾托起而得以存活,当他人纷纷传言是一条青龙接走了老师傅的儿子,于是青龙桥因此得名。

横跨澜沧江南北的青龙桥建成后,联结着鲁史镇的金马村和小湾镇的正义村,自然也联结着临沧和大理两个地州。自此,这座桥成了历史上顺宁府通往下关、巍山的唯一桥梁和顺宁府各辖地到昆明的必经之路。由于青龙桥扼守要塞,为兵家必争之隘,从建成起,就常年有兵丁看护,民国期间,最多时有一个营的兵力驻守。

2004年2月,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临沧地区文物管理所、凤庆县文体局等组成的勘察设计组再次对青龙桥进行了勘察、测绘。但考虑到小湾电站是国家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遂决定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青龙桥进行拆迁,并将青龙桥迁移到凤庆县罗闸河,按照原状恢复重建。罗闸河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将青龙桥迁移到此河上,是经过多次勘察、测绘、研究后的决定。对于这座著名的青龙桥,勘察设计及施工人员对桥两端进行了认真的考古发掘和清理,全面详尽地收集、保存了现有资料,包括测绘、照相、录像、文字、复制模型等;对从原桥拆下的所有构件进行残损鉴定、分类编号,通过人力、畜力、船运、汽车运到搬迁点;同时对桥旁的摩崖石刻,先进行化学清洗、加固、封护等,然后用电动珍珠锯进行分块整体切割,随青龙桥一道,易地保护。为此,相关部门投入了巨资。

8.瘦西湖之绝美的点缀—五亭桥

清人黄惶庵对五亭桥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可显五亭桥的朦胧之优美,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评价五亭桥是最具艺术美的桥,五亭桥风姿无限,巧夺天工。

瘦西湖在全国园林中独树一帜,五亭桥又是瘦西湖的标志,在全国园林中有一席之地。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是清扬州两淮盐运使高恒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还是因为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

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4翼,正侧有15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据说,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像琼岛春阴之景,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确实,该桥受北海五龙亭的影响很深。不过扬州五亭桥无北海开阔水面,当然无法把五龙亭照搬。但聪明的工匠别出蹊径,将亭、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之为五亭,群聚于一桥,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造桥者把桥身建成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系,桥孔共有15个,中心桥孔最大,跨度为7.13米,呈大的半圆形,直贯东西,旁边12桥孔布置在桥础3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圆形,桥阶洞则为扇形,可通东西。正面望去,连同倒影,形成5孔,大小不一,形状各殊,这样就在厚重的桥基上,安排了空灵的拱卷,在直线的拼缝转角中安置了曲线的桥洞,与桥亭自然就配置和谐了。难怪后人把桥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而把桥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这是力与美的结合,壮与秀的和谐。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美的腰带。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它集南云水乡之桥的灵巧秀气于一身,为中国桥梁中最隽永秀美的一座。

9.大诗人设置的千古之谜—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不但是诗中的桥,也是画中的桥,其秀美妙雅,难以用语言描述,明月清辉,波涵画肪,笛声悠媲,灯影波光交映融溶,是幅完美的月夜湖色图。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唐代杜牧的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可谓妇孺皆知。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

扬州五亭桥西,即二十四桥之所在。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似乎处处都与24对应。洁白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随时看到云、水、花、月,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遥想杜牧当年的风流佳话。沿阶拾级而下,桥旁即为吹箫亭,亭临水边桥畔,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围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辉笼罩,波涵月影,画舫拍波,有数十歌女淡妆素裹,在台上吹箫弄笛,婉转悠扬。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觉得好像在银河中前行。

1986年,国家和地方拨款246万元,按《扬州画舫录》记载和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扬州著名画师袁耀所绘《邗上八景,春台明月》册页、乾隆《南巡盛典图》等有关史料,结合地形地貌现状,设计恢复方案,于1987年10月动土兴建。整个景区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990年2月19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了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一行,在交谈时说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各地都有不少文物古迹。唐朝诗人杜牧的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的就是扬州。我小时候一直找这个二十四桥,直到昨天晚上,家乡来人告诉我说,二十四桥如今已恢复了原貌。如有机会的话,希望你们到扬州看看。”可见中国的扬州,应该说是二十四桥的隽美中外闻名,是世界上的完美的图画,也是由大自然拼配描述的绝美之图。1991年12月21日。江泽民同志陪同来访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游览二十四桥,兴致勃勃地向金日成介绍二十四桥的由来。2000年10月21日,又陪同法国总统希拉克再度游览二十四桥。希拉克对扬州秀美的山水赞美有加(见2002年6月18日《中国交通报》)。

我国著名的二十四桥是否真有24座?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诗中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引起了历代许多人的追寻,且以诗来作证,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这座千百年来纷争不已的“二十四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如下几种说法:

一是24座桥说,据《一统志》载,隋朝时曾置24桥于扬州,唐朝时仍可见到那24座桥,分布在当时扬州最繁华的街道上。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补笔》中,竟列出了23座桥的名字和位置。这种说法颇多异议。所列出的桥不足24座,下马桥竟有两座,是否是重复;而唐代扬州城里极负盛名的禅智寺桥、月明桥等,为何未列入其中呢?有人说,唐代末年的战乱,全部倾圮了。但这只是猜测。

二是排序编号说,有人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城里排序编号为第24座的桥。依据是诗歌中常出现把桥编号的句子,如杜甫:“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宋代文人姜夔不仅在《扬州慢》中写过二十四桥外,还在《咏芍药》中写下这样的句子:“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那么,24是不是红桥的编号呢?尽管姜夔没有在数字前加“第”的字样,但使读者隐隐感觉到,编号说似乎存在过。就像现在的城市小区内有几号楼一样。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猜测,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三是泛指、代指说,我国向来就有对数字概念采取含蓄、朦胧、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尤其在诗词中为说明事物的不凡、感情的激越,常常使用夸张数字,并不采取绝对数字。譬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山道十八弯”、“三百六十行”等,并非确数。那么杜牧的二十四桥是否也用了这样的手法来泛指扬州桥梁之多呢?这也是一种推测,是一种猜想的说法。

四是一座桥说,自宋代以来,二十四桥的几种说法已逐渐形成。其中能够确指是一座桥的,首推大词家姜夔。他在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来扬州,写下《扬州慢·淮左名都》的诗,其中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种写法,似乎是一座桥了。宋代还有几位诗人,他们描写的二十四桥,亦认为是指一座桥。

但这些都只是后人的推测,这个千古历史之谜仍将延续下去,给后人无穷的想象。有些古代之谜,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无法考证,但给人们留下的是无尽的遐想和探测,几分朦胧涵蕴之感。

10.古运河上最著名景点—清名桥

古桥名桥时历史悠久,构造奇特雄健,是无锡古运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古河着古桥,一番古香古色的江南水画图。

清名桥,原叫清宁桥,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在清名桥南侧是伯渎河,流经梅村至常熟。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是无锡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也是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共11节,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一立于清咸丰年间,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立于同治年间,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1983年在桥东西侧,发现清代石碑两方,一为邹一桂所书,乾隆三十一年立;一为同治九年九月立。

清名桥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桥,始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它是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这座石桥在清康熙八年,由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也有人称它为“清明桥”。

11.让人奈何不得的桥—奈何桥

奈何桥是座充满神话色彩的古桥,据说,人死后灵魂要通过奈何桥,善良的人有神佛保佑能顺利走过,恶者则被打入血河池受罪,尽管是神话故事,但现实生活中提起让人仍是有几分相信,但那毕竟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和对邪恶的痛斥。

在四川丰都有并列的3座石拱桥,3座桥均建于平地,大小、形制完全相同。每桥宽仅4尺许,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桥面略呈弧形,用青石铺砌,两端各有两级踏道。桥下跨一方形池,池底及桥壁均为条石嵌砌。据资料记载:该桥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为明朝蜀献王朱椿建在寥阳殿前的观瞻物,距今已500余年,后被佛教徒改为“奈何桥”,桥下石池称“血河池”。

人们也将奈何桥的中间一座桥用来验证好人和坏人。年轻单身者须3步跨过桥面,男性先迈左脚,女性先迈右脚。夫妻或恋人手牵手一起九步走过桥面(男左女右,脚步迈法男先左脚女先右脚),必天长地久。年幼者或年长者可3步以上跨过(脚步迈法男先左脚女先右脚),但必须是单数,如5步、7步、9步等等。如平安跨过者为好人,则死后魂灵就不会落入血河池,顺利通过奈何桥,免受铜蛇铁狗狂咬之苦。

左边桥是金桥,右边桥是银桥。下山时,请各位朋友走两边的桥,过“金桥”的能升官,走“银桥”的会发财。总之,奈何桥是被人们赋予了神话和传奇,成为一种高于现实生活中的桥,也是一种心灵忏悔的寄托。

关于奈何桥的传说

“奈何”,是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民间谣传:人死后灵魂存在且都要过奈何桥,而奈何桥是座可以辨别善恶的桥。善人的灵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过中间的桥,恶人的鬼魂过下层的桥,多被鬼拦往桥下的污浊的波涛中,被铜蛇铁狗狂咬。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何桥之苦。由此可见,建国前一些善男信女到桥前烧香化纸,施舍钱物的虔诚,只求死后佛能护佑过奈何桥。庙里僧尼们更是生财有道,为了捞取更多钱财,故意在青石桥面涂上桐油、蛋清,使过桥香客,尤其是老人和小脚女人行步更难,常常摔倒在桥上,人人诚惶诚恐,只好拿钱消灾,从而加深了奈何桥的神话色彩。

世上本无鬼神,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更不会被鬼神所迷惑。奈何桥是历史的见证,是人们良好心愿的象征,旨在教化人们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这正是: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河桥。为人不作亏心事,走过奈何桥不惊。尽管是种民间传说,但也表达了人们对善的赞美和褒扬,对丑恶的摒斥和唾弃。

12.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

以伟人的名字命名的桥就绝对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孙中山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即可衬托出中山桥在那个地方的重要性,它是西北部建设中的创举。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3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

兰州中山桥在我国的桥梁建设中可谓是一个奇迹。原因如下,首先它的建设发生在20世纪初叶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其次因为它是僻居西北、地瘠民穷的甘肃与西方人在自主、自愿前提下的第一次成功合作;再次是因为它的建设材料,包括一个铆钉一根铁条乃至建成后刷铁桥用的油漆,都是在当时国内极其落后的运输条件下从德国辗转万里运至兰州的;最后是因为它的建设是德、美两国工程师、华洋工匠与甘肃各界通力合作的结晶;并且它的建成一举结束了黄河上游千百年来没有永久性桥梁通行的历史……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严重阻碍了人们经济和其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为了生产和发展人类需要改变这状况,早在光绪初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就有过修建铁桥之议,但因为洋人出价太高而作罢。进入20世纪,濒临末路的清廷开始实行新政进行最后的挣扎,鼓励洋务运动,试图改变国家的命运。升允到任后不久,即于光绪三十一年设立了甘肃洋务总局,由兰州道彭英甲兼洋务总局总办。正是洋务的兴起,为建设黄河铁桥提供了历史契机。升允敏锐地意识到“外人奇技巧思”正可以“宜民利用”,于是他决定借助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来实施他的建桥计划。

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德商天津泰来洋行经理喀佑斯正好游历至甘肃,双方一经接触,立即达成了合作的意向,桥价16.5万两,不足左宗棠时的1/3.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冥冥中如有天助,僻居西部的兰州注定要在20世纪初叶、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完成一件惊世伟业。这件惊世伟业成为现实之后,随着中国历史的改变而变化,侧面反应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1942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第一桥”改名“中山桥”。

1949年8月26日,国共两党军队在兰州激战。铁桥桥面木板被焚,杆件及纵梁被枪弹打得通红,但桥身安稳如常。解放军以夺得黄河铁桥作为解放兰州的标志。此后,兰州军管会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及工兵昼夜抢修,于9月6日修竣通车。

1954年,国家拨款60万元人民币全面维修加固,在原平行弦杆上端置拱式钢梁,将载荷能力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红卫兵不知铁桥为外国人所建,故未把它当作“封、资、修”的典型而砸毁。有位历史学者说,“是无知保护了这座桥!”

1989年,铁桥保固期届满,构件老化。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拟全面大修,不意于8月9日被自重260吨的失控供水船猛烈撞击而遭重创,当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100余人,夜以继日抢修,将桥修复并加宽人行道,装饰桥身,使之焕然一新。之后,黄河第一桥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在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期间,兰州市政府在桥头树碑,第一次将铁桥誉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直到今天,黄河第一桥仍在使用,路过当地时,跨越黄河必经此桥。

2004年,兰州市政府投资500万元,对黄河铁桥开始进行建国以来最彻底最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并禁止了车辆的通使。中山桥将结束其近百年的通车历史,变成永久性步行桥。

13.寄托着凄美爱情的桥—画鹊桥

画鹊桥之美在于它的一个凄美传说,正是因为故事是悲剧,所以人们才用心去体会和爱惜,画鹊桥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祝福和赞美,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追求爱情的化身。

浙江奉化画鹊桥亦称曙阳桥,距西坞北3米。光绪十四年重修后改今名。1944年升高1米,后又升高3米。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奉化西坞周家有片金竹园。金竹园中有株金竹精,与蚌潭中的河蚌精相爱。天一黑,河蚌精就爬到那株金竹上来。说来也奇怪,河蚌精一爬上金竹,金竹就能发出亮光。

当时,奉化有一个张御史回家省亲,金竹精的事就传到他的耳朵里了。他想趁机升官发财,于是回京后立刻告诉了皇上。皇上一听有这种事,龙颜大悦,圣旨一道,差人跟张御史到周家去取金竹精。老百姓没办法,只好把金竹精连根掘起,载入官船,沿江北上,驶往京城。

河蚌精与金竹精已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听到金竹精被载走的消息,河蚌悲痛万分,贴在船底追了上来。没几日,官船驶到了大海,船底的河蚌精碰不得咸水,不久就被咸死了。金竹精非常伤心,开始枯萎,等船到京城,已完全不成形状了。

皇帝见到枯萎金竹,晚上并不会发光,立刻大怒,以为张御史有欺君之罪当即斩首。

张御史死后,变成了一只画眉鸟。它觉得没脸见人,飞到周家,一头撞死在墙上。周家百姓知道后,还不解恨,于是在金竹园后面造了一座桥,取名叫画鹊桥,意思是让金竹魂和河蚌魂渡过鹊桥团圆。人们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将其变成美好的精神寄托,画鹊桥正是人们对美丽而凄惨的爱情故事的一种呵护和痛惜。

14.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结晶—江东桥

国家文物局编辑的文物教材之一《中国古代建筑》中,第一章曾描述一座虎渡桥,其重达200吨的石梁,工匠们和建造者是如何把它们架上波涛汹涌的急流之上呢,至今仍然令人为之惊叹。形同金字塔的铸建,古代的智慧令现今的人都无法比拟和模仿。

江东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称虎渡桥,又名通济桥,是一座多孔梁式石桥,位于福建漳州龙文区与龙海市交界处,横跨于九龙江北溪下游。这里地处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交汇入海处,两岸峻山夹峙,江宽流急,地势险要,古称“三省通衢”。对于其名字的起源众说纷纭,最普遍的是一个传说。相传初建桥时,桥墩屡建不稳,偶有猛虎负子过江,遂依虎道勘得水中礁石,乃就石垒墩,桥墩遂固,故名虎渡桥。而《漳州府志》卷六则说此处“为郡之寅方,因名虎渡”。

宋绍熙元年,这里曾架过浮桥,嘉定七年郡侯宗正少卿庄夏始建石墩木桥,嘉熙元年木桥毁于火,于是在漳州郡守李韶倡议下,建成梁式石桥。《龙溪县志》记此石桥“广二十尺,长二千尺”,桥孔“十有五道”。1970年于古桥上加高架设钢筋混凝土公路桥。今在靠西岸公路桥下,尚存古桥的5座完整桥墩、两跨桥面及残墩基9座和东西金刚墙,残长100.35米。桥墩以0.35×0.4×5.2米的条石交错叠砌,呈舰首形,通长11.4米,宽5.3米。墩间每跨以3~5条石梁铺成桥面。

江东桥的石梁每条长22~23米、宽1.15~1.5米、厚1.3~1.6米,重达近200吨。这是桥梁建筑中的伟大创举,中外建桥史上的奇迹。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62年4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说:“我国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也说:“江东桥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性问题。”

2001年6月25日,江东桥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5.“虎头蛇尾”的怪桥—紫阳桥

紫阳桥从整体上看是座不均衬的拱桥,因地势的原因,东部桥孔较高,西部较低,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构造呢?走近紫阳桥,又是一座江南石桥中的奇观。

紫阳桥初名“寿民桥”,位于歙县城东南渔梁坝下,因西近秀丽的紫阳山麓,故有现名。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此桥为九孔石拱桥,长140米,宽10米,高14米,孔径12.4米,所用石料为红砂岩。桥为县内古桥之最高、最宽者,往来船只可不落风帆桅杆从桥下通过。关于建桥的民间传说更加有趣。据说此桥开始募资筹建时,虽有许多人解囊应募,却未集足银两。这时,人们见一位身穿麻布衣的买卖人也赶来凑热闹,便讽刺他:“凭你这副模样。也敢来出钱造桥吗?”岂知买卖人慨然允诺:“我个人单造一孔。”后来,他说到做到,单凭个人出资,在东端倚山建造起第一个桥孔,且又高又宽,气势非凡。这样一来,原来那些解囊者只好倾尽钱财,按第一孔的高度和宽度续建其他八孔,但终因财力不够,以致“虎头蛇尾”。现在看去,紫阳桥仍然是东高西低,真有点古怪。为了适应练江洪水的浪高流急,桥墩分水尖建得几与桥面同高,以便增加分洪的力度,是为江南诸石桥中罕见的奇举。

站在紫阳桥上北望,可见滨江而建的渔梁街市,白墙青瓦,栉比而立;高眉、紫阳两山,东西对峙,色彩如黛;练江水流越渔梁坝,奔腾而下,水势迅猛,浪花飞溅,也是一幅水桥相谐相映的奇观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