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0635500000400

第400章 元曲和元曲四大家

元代文学以杂剧、散曲、南戏的成就最高,中国戏曲的一个黄金时代。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的时间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在这期间,元曲也由不完备逐渐发展到完备。杂剧体制的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元代前期,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这一时期也是杂剧创作的兴盛时期,出现了众多的作家和作品,其中,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以及马致远的《汉宫秋》、《青衫泪》、《黄粱梦》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他较为著名的还有杨显之的《潇湘夜雨》、石君宝的《秋胡戏妻》、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尚仲贤的《柳毅传书》等。元代后期是因为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导致杂剧南移,而用北方语言、乐曲演出的杂剧难以适应南方观众的要求,导致其生命力的消弱,因此杂剧创作渐入低谷。但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杂剧作家和作品,著名的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乔吉的《扬州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