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0635500000279

第279章 玄奘西行(629年)

玄奘,俗姓陈,名,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二哥出家于洛阳净土寺,玄奘小时候常去探视。玄奘十三岁出家,十五岁能背诵和讲解佛经,二十一岁受具足戒。聪慧好学,博览群经,研习佛学,见诸家所说佛教旨义不相统一,经籍混乱不全,听说天竺有《瑜伽师地论》可总括诸论,于是决定西行天竺求法。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玉门关,穿过战乱频繁的边境,西行中亚等地。途中数次被盗,险遭杀害;又困顿于沙漠,冻馁于雪山,最后终于在贞观五年(631年)到达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天竺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师事戒贤法师,学习佛经。五年后游历天竺各地,和当地僧人辩难,以博学、友好而受到各界的欢迎。戒日王于国都曲女城为之设无遮大会城,请其宣讲大乘教义,声名大震。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携带六百五十七部梵文佛经返回长安。玄奘西行往返耗时十七年,跋涉五万里,途经大小城邦、地区和国家百余,历尽千辛万苦。在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住在慈恩寺里。他在寺里造塔,收藏所携归的经典与佛像,名为大雁塔。他将全部精力投入译经事业之中,前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他的译经被称为新译。玄奘主张“五种姓说”,又宣传“万法唯识”,创立了唯识宗。同时他口述途经各地的风土、人情、物产等,被弟子撰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是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及印度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