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0635500000142

第142章 司马迁撰修《史记》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博学多闻。在父亲影响下,利用优越的条件司马迁自幼学习古文,拜董仲舒为师习《春秋》,从孔安国习《尚书》。二十岁时,开始游历,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考察风俗,采集传说。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谈去世,司马迁继承其职位,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奉命参与制定《太初历》,同年,开始撰写《史记》,历十年艰辛,终于成书。《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