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恐龙真相
10623700000029

第29章 戟龙

戟龙两眼上方略有凸起,后面的颈盾有很多褶皱,颈盾上部边缘长着六只长形、厚重、尖锐的钉状凸起,如同又增加了许多角,侧边也有尖刺,只是短得多。像赤鹿巨大的角一样,颈盾上奇特的尖刺可以吸引异性戟龙和威慑戟龙的天敌。戟龙的颈椎非常的坚固,可以帮助支撑起它那巨大头部的重量。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戟龙

拉丁文名:Styracosaurus

生存时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加拿大阿尔伯脱省;美国蒙大拿州

体型特征:长5米

食性:植物

种类:角龙类

释义:长矛的蜥蜴

戟龙曾漫游在北美洲的大平原,用像鹦鹉那样弯曲的喙嘴切割采食那些低冠植物的松针。戟龙长5米,高1.8米,重约3吨,从整体上看,它和三角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个子略小些。

戟龙两眼上方略有凸起,后面的颈盾有很多褶皱,颈盾上部边缘长着六只长形、厚重、尖锐的钉状凸起,如同又增加了许多角,侧边也有尖刺,只是短得多。颈盾上奇特的尖刺可以吸引异性戟龙和威慑戟龙的天敌。戟龙的颈椎非常的坚固,可以帮助支撑起它那巨大头部的重量。

但对于格斗来说,戟龙头上的尖角太微不足道了,不过它还有叫敌手生畏的武器,那就是鼻骨上长达60厘米,宽15厘米的巨大鼻角。攻击时,戟龙的鼻角能直刺大型肉食性恐龙的身体,而颈盾又能使自己的脖子免遭敌人尖牙利爪的袭击。戟龙以高速冲击,用鼻角突袭,往往给肉食性恐龙毁灭性的打击,可怕的鼻角可以刺透肉食性恐龙的皮肉,并在那里留下一个圆洞状的伤口,让敌人失血过多而亡。

剑龙

剑龙以四足行走,由于其臀部非常高而肩部却相当低平,头部常处在距地面1米高的地方,因此可以觅食较低的植物。在晚侏罗世,水源边常长满了绿色地毯般茂密的矮蕨类植物,这样的地方一般没有高大的树木。剑龙那用于啃食和研磨的小牙齿很适于在这样的开阔区进食,样子活像一台缓慢的收割机。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剑龙

拉丁文名:Stegosaurus

生存时代:晚侏罗世

化石产地:美国科罗拉多州、犹他州、怀俄明州;非洲马达加斯

加岛

体型特征:长8米~9米

食性:植物

种类:剑龙类

释义:有屋顶的蜥蜴

第一具剑龙化石标本由马什于1877年发现,时处著名的“化石战争”时期(就是美国的两大恐龙猎人集团——柯普和马什激烈竞争的25年间)。当时只发现2个不完整的成年标本,包括2个头骨与已经散成30多片的颅后骨。但情况特殊,马什迅速将其命名为“剑龙”,并在媒体大肆炒作,使剑龙成为最著名,也最受小朋友喜爱的恐龙之一。

剑龙是典型的植食性恐龙,它全长8米~9米,高2.75米(不含骨板),重3.1吨。剑龙的拉丁文原意是“有屋顶的蜥蜴”,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名字。它长有非常小的头部,20片高76厘米的大型骨板分布在脊椎上,就像屋顶的瓦片,尾部的末端对称长着4个钉状脊。

剑龙以四足行走,由于其臀部非常高而肩部却相当低平,头部常处在距地面1米高的地方,因此可以觅食较低的植物。在晚侏罗世,水源边常长满了绿色地毯般茂密的矮蕨类植物,这样的地方一般没有高大的树木。剑龙那用于啃食和研磨的小牙齿很适于在这样的开阔区进食,样子活像一台缓慢的收割机。

剑龙的生活环境并不安全,肉食性恐龙云集,北美洲的异龙、亚洲的气龙,这些对任何肉类都感兴趣的残暴杀手肯定整天打着剑龙的主意。但是,剑龙已经具备了一套独特的防御武器,那就是它尾巴尖上的钉状脊。

当遭受捕食者攻击时,剑龙会把身体转到某个适当的位置,将足以保护它整个身躯的骨板指向进攻者,同时,用带有长刺的尾巴猛烈抽打天敌。这些武器以及这样的防御方式虽然没有强大到能够杀死大的捕食者的地步,但是通常足以产生威慑效果。设想一下,谁会去踩四颗图钉呢?所以捕食者为了避免受伤就会停止对剑龙的追捕,转而去寻找更容易捕获的猎物。

博物馆内背上长着许多骨板的剑龙化石105仔细观察剑龙,其最特殊的特征之一是其极小的脑袋,试想一个重1.8吨~2.5吨的庞大生物,怎可靠这个比狗还小的脑指挥呢?之后,古生物学家在剑龙的骨架化石上发现一个小小的凹槽,我们从未在其他恐龙身上发现这个特征。所以发现者认为在凹槽处长有剑龙的第二个“脑”,但如今古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在凹槽处应该是一种特殊神经结,用来协助大脑控制后肢与尾部的神经,以及储存糖原(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的多糖,由许多D-葡萄糖单位聚合而成。)来激发肌肉的功能而已。

剑龙另一个奇异之处就是骨板。那些骨板总共有两排,和角龙类的角不一样,骨板是由骨头构成的,而不是由角质层构成的。它的用途众说纷纭,主流学说认为骨板乃防御武装,非主流学说认为用于调节体温。骨板的表面有分支状的凹沟,可能是脉络沟。骨板内部有许多穿孔构成分支管道,这样就可以控制血液的流量,调节体温。加上剑龙五角形的骨板交错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也有助于空气的流动带走从骨板发出的热力,所以,剑龙的骨板可能发展出两种不同的用途。另一个理论是骨板布满鲜艳颜色以吸引异性。但这一学说严重缺乏证据,因为化石保存不了色素。

除了脊椎上的骨板、尾部的钉状脊,剑龙还有-个经常被遗忘的非常特殊的防御工具,就是从它下颌骨一直延伸到颈椎下方的一排细骨板,这些大如硬币的细骨板密集排列,结合椎体上方的骨板完美保护着剑龙的脖子和头部。

剑龙

106追溯剑龙类的历史,最早期的剑龙类当属中国中侏罗世地层中的华阳龙。在华阳龙的背部,从脖子到尾巴中部还排列着左右对称的两排心形的骨板。而后来出现的许多剑龙则在身体背部的每一侧都有两排骨板。此外,华阳龙的前后腿差不多一样长,而后期的剑龙类前腿明显比后腿短。

这些特点表明华阳龙确实是一种最原始的剑龙。

而最晚灭绝的剑龙类争议很大,来自晚白垩世印度的南印度龙,是根据部分头骨和断续的骨架碎片定名。

最初它被当成是剑龙类,但现在已经确认它不是剑龙,甚至不能算是恐龙。根据美国德州科技大学的印度古生物学家加特尔吉的研究,它是一种蛇颈龙,所以在侏罗世末期,几乎所有的剑龙都消失了。

恐龙知识全接触

剑龙类的历史化石战争

回溯19世纪60年代,美国正处于开发西部的高潮期,加上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西部:随着大规模的开发,不断传出发现大量的大型骨骼化石的消息。于是引出了科学史上的一段奇闻与佳话,即所谓“化石战争”,也就是两位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为争夺化石而展开的文攻武斗。这两位古生物学家就是费城的柯普和耶鲁大学的马什。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两个人都已被宠坏,有紧迫感,以自我为中心,动辄吵架,妒忌心强,不信任别人,总是闷闷不乐。他俩一起改变了古生物学界。

他们一开始是朋友和互相崇拜者,甚至互相用对方的名字来命名化石种类,1868年还愉快地在一起工作了一个星期。后来,两人的关系出了问题——谁也搞不清出了什么问题——到了第二年,他们之间已经成为一种敌对关系,那种关系在随后的30年里发展成强烈的仇恨。可以有把握地说,自然科学领域里再也蛇颈龙是海中爬虫类的一种,它的脖子很长像蛇一样。

107巨蜥是我国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上较大的蜥蜴类之一。

找不出另外两个人比他们更互相鄙视对方的了。

马什比柯普大8岁,他是个离群索居的书呆子,衣冠楚楚,极少去野外工作,去了也很不善于发现东西。有一次他去怀俄明州参观著名的科摩崖恐龙地带,却没有注意到——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说,恐龙骨头简直“像木头那样满地都是”。但是,他有的是钱,差不多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虽然他来自一个不大富裕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纽约州北部的一名农场主,但他的叔叔却是那位富得冒油、极其宽容的金融家皮博迪。当马什流露出对自然史感兴趣的时候,皮博迪为他在耶鲁大学盖了个博物馆,并给了他足够的资金来装满他看中的任何东西。

柯普生于一个特权家庭,他的父亲是费城一位有钱的商人,比马什更富有冒险精神。1876年夏天,在蒙大拿州,当卡斯特和他的部队在小比格角被消灭的时候,柯普还在附近找骨头。有人提醒他,这时候来印第安人领地取宝,是很不明智的。他想了片刻,决定继续往下干。他的收获太大了。有一次,他遇上了几个疑心重重的克劳族印第安人,但他不停地取下和装上他的假牙,令对方惊讶不已,他也因此而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有10年左右的时间,马什和柯普之间的敌对关系主要以暗斗的108形式出现,但到了1877年,暗斗突然变成了大规模的冲突。他们在文章中互相污辱对方,瞧不起对方取得的成果。科学往往是——也许从来都是——在对抗之中发展得更快、更有成果。在随后的几年里,通过两个人的共同努力,美国已知的恐龙种类数量从9种增加到将近150种,普通人说得出的每一种恐龙——剑龙、雷龙、梁龙、三角龙,差不多都是他们两人中的一位发现的。不幸的是,他们干得过于拼命,过于草率,经常把已经知道的当做一项新的发现。他俩“发现”一个名叫“尤因他兽”的物种不下22次。他们乱七八糟地分类,别人花了几年时间才整理出来,而有的至今还没有整理清楚。

两人当中,柯普的科学成果要多得多。在他极其勤奋的一生中,他写出了大约1400篇学术论文,描述了近1300种新的化石(各种各样的化石,不仅仅是恐龙的化石在这两方面都超过马什的成果两倍以上。柯普本来可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不幸的是,他在后来的几年中急速走下坡路。他在1875年继承了一笔财产,不大明智地把钱投资于金融业,结果全部泡汤。他最后住在费城一家寄居宿舍的单人房间里,身边堆满了书、文献和骨头;而马什的晚年是在纽黑文一栋富丽堂皇的房子里度过的。柯普死于1897年,两年后马什也与世长辞。

结节龙

结节龙和许多恐龙一样,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和根茎为食,用四条腿走路,它的四肢粗壮,但后肢与前肢的长度基本差不多,脚部短而宽。结节龙四肢和躯干都比较强壮,能够承受浑身上下甲片的重量,而尾巴的末端并没有尾锤。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结节龙

拉丁文名:Nodosaurus

生存时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美国怀俄明州、堪萨斯州

体型特征:长4米~6米

食性:植物

种类:甲龙类

释义:有结点、节点的蜥蜴

结节龙生存于晚白垩世的

北美洲,是结节类恐龙的典型代

表。单从外形上看,它的样子比较像剑龙,但脑袋比剑龙要大一些。与剑龙特别不同的是:结节龙身上生的不是竖立的骨板,而是宽而平的骨质甲片,这些骨甲密布在身体的背面,每块骨甲上还冒出小小的骨突,仿佛背上盖着一张“骨毯”。

结节龙和许多恐龙一样,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和根茎为食,用四条腿走路,它的四肢粗壮,但后肢与前肢的长度基本差不多,脚部短而宽。结节龙四肢和躯干都比较强壮,能够承受浑身上下甲片的重量,而尾巴的末端并没有尾锤。

此外,结节龙类群虽属甲龙类大家族中的成员,但古生物学家很容易就会将它们与别的甲龙类区分开来,这得益于结节龙类群有着别的甲龙类所没有的特征:在肩和脖子处长有向外凸出来的骨棘,背上布满了骨甲,而且它们也没有像别的甲龙那样有着棒槌状的尾锤。

巨齿龙

巨齿龙比2头犀牛还要长,它的大嘴里长满大而尖的牙齿,每颗牙齿的大小相当于当时小型哺乳类的整个颌部。巨齿龙的牙齿后弯且倒钩,边缘呈锯齿状,就像一把带有锯齿的匕首,而且它的齿根长在颌骨的深处,即使是最激烈的撕咬争斗,也不会使牙齿松动。巨齿龙的前后肢都长着利爪,这是它用来攻击猎物的有力武器,可以轻易撕开猎物坚韧的皮。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巨齿龙

拉丁文名:Megalosaurus

生存年代:中侏罗世

化石产地:欧洲,东非,澳洲,印度,中国

体型特征:长9米~10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怪物大蜥蜴

1824年,英国矿物学家巴克兰根据一些脊椎动物的骨骼命名了巨齿龙。他说:“它既不是鳄鱼,也不是蜥蜴,它长达10米,高3米,重1吨,远比一般的蜥蜴巨大,体积相当于一头2米多高的大象。”人们被深深震撼了,这就是最早命名的恐龙。

巨齿龙比2头犀牛还要长,它的大嘴里长满大而尖的牙齿,每颗牙齿的大小相当于当时小型哺乳类的整个颌部。巨齿龙的牙齿后弯且倒钩,边缘呈锯齿状,就像一把带有锯齿的匕首,而且它的齿根长在颌骨的深处,即使是最激烈的撕咬争斗,也不会使牙齿松动。巨齿龙的前后肢都长着利爪,这是它用来攻击猎物的有力武器,可以轻易撕开猎物坚韧的皮。

巨齿龙除了可怕的大嘴外,还是世界上足迹最长的恐龙。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古生物学家洛克莱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同时,这些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像所有的肉食性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

恐龙知识全接触

恐龙为什么叫“恐龙”

最早命名的恐龙是巨齿龙,而最早发现的恐龙则是禽龙,其牙齿和骨骼化石是英国刘易斯小镇的曼特尔医生与妻子安宁于1822年3月在英国南部苏塞克斯采集到的。

在曼特尔和巴克兰前无古人的研究后,这类动物开始揭开神秘的面纱。1841年7月30日,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在普利茅斯的一次演讲中,把这些奇怪的动物命名为“Dinosauria”,并在1842年首次见诸于《英国化石爬行类》一书。这个名词的原意来自于希腊文“Deinos”(巨大、恐怖的)和“Sauros”(类似于蜥蜴的爬行类),欧文还在论文中加了一个脚注,英文是“fearfullygreatalizard”(非常巨大的蜥蜴)。可见欧文的原意是想描述一种巨大的、令人敬畏的动物,而不是许多辞典所解释的“terrihlelizard”(恐怖的蜥蜴)。

“Dinosauria”这个词很快传播到全世界。在东方,日本人最早接触到它。最初的翻译有“恐龟”与“恐蜥”两种。这两派的领头人是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的横山又次郎和饭岛魁。19世纪末,他们二人从德国留学归国,之后都专注于古生物学。

关于恐龙命名的争论直到“二战”后才得到彻底统一,静岗大学文学部的荒川纥在其著作中认为:“蜥蜴太过于贫弱,竟更加给人以心理上的震撼,所以‘恐龟’的译法更合适。”而日文本来就是中国传过去的,把“龟”字刨根问底:龟氏为帝,则为帝龟,二字合文作“鼋”,音龙。于是“鼋龙”便相讹混淆,如此这般,国人就把日文“恐龟”一词衍生为“恐龙”,恐龙之名就这样叫开了。

开角龙

为什么开角龙的颈盾会中空呢?也许,开角龙也有着装甲带给它们的利弊问题。无疑,装甲是有效的生存利器,但过度坚固厚重的装甲会使恐龙的负担加重,甚至阻碍了逃生。开角龙可能利用颈盾侧面边缘的很多小孔和中空的颈盾来减轻装甲对自身造成的负担。所以,古生物学家估计开角龙舍弃了较强的防御能力,选择了机动性,即逃生的能力。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开角龙

拉丁文名:Chasmosaurus

生存时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美国,加拿大

体型特征:长5米~8米

食性:植物

种类:角龙类

释义:开口的蜥蜴

在早白垩世,北美洲被

一个浅海从中间分开,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开角龙正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恐龙。它被发现于1914年,与其他常见的角龙类恐龙,如三角龙等属于同一种类。

开角龙长5米~8米,重约35吨。和所有角龙类一样,开角龙头上也长着角,其三只角排列方式大致与三角龙相同:在鼻子上的角比较短、在眼睛上方的两只角比较长而尖。不过,开角龙的体形较小,防御力也比三角龙逊色。但开角龙夸张的颈盾却比三角龙更巨大且结构复杂,它是由多个骨板、角质隆起所组成的,其背部也有圆形的凸起物,相信有装饰及保护自己的作用。但这个颈盾是中空的,很难承受强大的冲击力,也难以抵挡强大的天敌,如暴龙等。在难以发挥实际作用的情况下,颈盾可能只有威吓的用途。

为什么开角龙的颈盾会中空呢?也许,开角龙也有着装甲带给它们的利弊问题。无疑,装甲是有效的生存利器,但过度坚固厚重的装甲会使恐龙的负担加重,甚至阻碍了逃生。开角龙可能利用颈盾侧面边缘的很多小孔和中空的颈盾来减轻装甲对自身造成的负担。所以,古生物学家估计开角龙舍弃了较强的防御能力,选择了机动性,即逃生的能力。他们认为在速度上,开角龙可以跑得比任何一只三角龙快,这都是依赖它那相对轻盈的身躯所致。

恐龙知识全接触

白垩世的古地理

在白垩世时期,南大西洋张开。印度与马达加斯加分离开来,并加速向北,往欧亚大陆碰撞的地点前进。值得注意的是,北美洲与欧洲此时仍然相连,而且澳洲大陆此时也还属于南极的一部分。

盘古大陆分裂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于早白垩世,大约1.4亿年前,冈瓦纳大陆不断破碎:包括南大西洋的张裂,隔开了南美和非洲;

印度和马达加斯加一起从南极漂移开来;发生在澳洲西缘的东印度洋张裂,等等。此时的南大西洋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像拉开拉链一般地由南向北渐渐张开。这也是为什么南大西洋比较宽的原因。另外一些重要的板块运动事件也发生于白垩世。包括:北美洲与欧洲开始漂移开来,西伯利亚半岛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离开法国,印度与马达加斯加分离开来,古巴与希斯盘纽拉从太平洋衍生出来,落基山脉的抬升,外来的陆块蓝格尔、史提金尼亚到达北美洲西缘。

白垩世时期全球的气候与侏罗世、三叠世时期类似,比今天要温暖许多。恐龙与棕榈树可以出现在今天的北极圈、南极以及澳洲南部地区。虽然早白垩世时期的极区可能会有一些冰帽存在,但是整个中生代都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冰帽出现过。白垩世时期这样温和的天气状况,部分是因为浅海覆盖了大部分的陆地所导致,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地区可以往北输送,为极区带来温暖。这些浅海同时也使得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得温和,就像今天的地中海可以改善欧洲的气候一样有用。

由于当时海平面的高度要比今天高出100米~200米,使得这些浅海得以覆盖许多陆地。造成高海水面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新海盆开始胀裂,大洋中的中洋脊取代了海水,使得海水溢到陆地上来。白垩世同时也是海盆迅速胀裂的时期,由于它们宽阔的外形和迅速扩张的中洋脊取代了更多的海水,因此在海床迅速扩张的时期,海水面会趋于上升。

恐手龙

恐手龙是最不寻常的掠食者,古生物学家则称它是最容易让人做噩梦的恐龙。1965年,古生物学家在蒙古戈壁沙漠发掘出一种具有可怕爪子的恐龙,仅仅挖掘出来前臂与指头部分的骨骼——

但是光这一部分伸长就可达3米!每一个指头都饰以尖锐的、勾状的爪子,每一只爪子长达20厘米~30厘米。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恐手龙

拉丁文名:Deinocheirus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蒙古

体型特征:长7米~12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恐怖的手的蜥蜴

恐手龙是最不寻常的掠食者,古生物学家则称它是最容易让人做噩梦的恐龙。1965年,在戈壁沙漠发掘了另外一古生物学家在蒙古戈壁沙漠发掘出一种具有可怕爪子的恐龙,仅仅挖掘出来前臂与指头部分的骨骼——但是光这一部分伸长就可达3米!每一个指头都饰以尖锐的、勾状的爪子,每一只爪子长达20厘米~30厘米。

有一位古生物学家写道,当他想象整个恐龙的模样时真是毛骨悚然,它可能是曾经生存过的恐龙中最为恐怖的一种。因为已以“恐怖利爪”而命名恐爪龙了,因此古生物学家将其命名为“恐手龙”。

恐龙知识全接触

区别化石与石头

漫漫石海,何处寻觅化石……为此,笔者根据实地考察挖掘的经验,粗略介绍一下。

(1)形状:最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应该是有骨头形状的,断面有晶体颗粒,一些会有血管的纹路;而无脊椎动物和植物,都有相对的形状。先弄清楚你的所在地会出现什么化石,就不会阵脚大乱。

(2)纹路:石头一般都会有纹路,在气动雕刻刀的力道下,纹路处会崩裂,化石则不然。

(3)味道:在脊椎动物化石断面,如果用舌头舔一下,是一种苦涩的味道,而且有点黏。

(4)硬度:绝大部分石头比化石硬得多。

(5)颜色:绝大部分石头的颜色要比化石淡。

以上的说法皆是要点,最重要的是经验,一定要多多寻找和比较。

怎样估算恐龙身体重量?

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恐龙古生物学家科尔伯特改进的用复原的模型测量体重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原理非常简单,即体重=体积×比重。恐龙的体积是利用恐龙的模型求出来的。首先依据恐龙的骨架做一个缩小的模型,再把模型放入一个箱子里,把箱子用沙子添满,然后量出箱子和沙子的体积,二者之差就是恐龙模型的体积。将恐龙模型的体积的数字乘以原大与复原模型的比例的三次方,就得出了恐龙生前的体积。用恐龙的体积乘以现代与恐龙亲缘关系较近的爬行类的比重,最后就得出了恐龙的大致体重。

棱齿龙

棱齿龙同类分布遍及世界,不过它们也有自己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命名的原因。棱齿龙的上颌牙齿上半部向内弯曲,下颌则相反。它的牙齿上面有五六条棱(起角的位置),这些棱在上、下颌的牙齿上均可以找到,这些棱在牙齿表面上形成倾斜的磨蚀面,这让它们在不断进食时不会对牙齿造成太大的损害。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棱齿龙

拉丁文名:Hypsilophodon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化石产地:英国

体型特征:长约2.3米

食性:植物

种类:鸟脚类

释义:有高脊牙齿的蜥蜴

到距今1.11亿年前后的早白垩世,出现了一些个子不大但非常善于奔跑的植食性恐龙——棱齿龙。

棱齿龙的两腿修长优美,有很长的前肢,每只手上有五指,古生物学家相信长长的前肢方便摘取食物。棱齿龙的喙嘴狭窄锐利,这给咬食松枝、松针带来很大方便。它与身体成水平的尾巴则在高速奔跑时提供了保持平稳和急速转向的能力。

以前,有人认为棱齿龙是在树上生活的,后来才发现它们的习性很像今天的非洲瞪羚。因为棱齿龙用两腿行走,姿势呈水平,大部分重量的肌肉用于带动腿部,而身体其他部分则相对较轻,所以这种结构意味着棱齿龙是一种善于奔跑的恐龙,具有快速逃走的能力,可能是鸟脚类中速度最快的类群之一。而且棱齿龙拥有良好的结构弹性,这显出这种恐龙适合用跳跃的方式来逃避掠食者。这是这类小型植食性恐龙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环境下能够得以延续的主要原因。

棱齿龙同类分布遍及世界,不过它们也有自己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命名的原因。棱齿龙的上颌牙齿上半部向内弯曲,下颌则相反。它的牙齿上面有五六条棱(起角的位置),这些棱在上、下颌的牙齿上均可以找到,这些棱在牙齿表面上形成倾斜的磨蚀面,这让它们在不断进食时不会对牙齿造成太大的损害。

镰刀龙

外形奇特的镰刀龙是一种中大型两足行走的兽脚类恐龙,它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戈壁沙漠上(当然,当时的戈壁沙漠并不像今天这样黄沙遍野、一片荒凉,而是植物繁盛、水草丰美的胜地)。镰刀龙尾巴僵直,是因为在它的尾骨上长着被称为骨棒的支撑物。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镰刀龙

拉丁文名:Therizinosaurus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蒙古,哈萨克斯坦

体型特征:长8米~11米

食性:植物

种类:兽脚类

释义:长柄大镰刀的蜥蜴

1923年,古生物学家在蒙古

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化石前臂骨骼,以及一些钩爪化石。其前臂大约2.5米长,一些钩爪大约75厘米长——

就像是用来除杂草的长柄大镰刀一样。于是,发现者将其命名为“龟型镰刀龙”,并将其归入到巨海龟中。

直到1990年,较完整的化石发现后,才知道镰刀龙是一种未知的庞大的恐龙。

镰刀龙有着一副非常奇怪的长相:它的头像植食性动物,可是前肢又像凶猛的肉食性动物,长有弯曲尖锐的大爪子,它的肚子臃肿肥大,脚则又宽又短,堪称恐龙世界中的“四不像”。

外形奇特的镰刀龙是一种中大型两足行走的兽脚类恐龙,它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戈壁沙漠上(当然,当时的戈壁沙漠并不像今天这样黄沙遍野、一片荒凉,而是植物繁盛、水草丰美的胜地)。镰刀龙尾巴僵直,是因为在它的尾骨上长着被称为骨棒的支撑物。镰刀龙的骨骼与其他同类相比已经相当进化,长9.6米,体重6.2吨,前肢很长,指上有锋利的爪子,同时还有粗壮的下肢,宽大的脚趾上也长着爪子,短尾,并且身上很可能覆有原始羽毛。

对于镰刀龙的食性,众人说法不一,其中有三种观点最为普遍。一种观点认为,镰刀龙以蚁为食,它有力的前肢和长长的爪子可以轻易地挖开蚁巢取食,类似于现今南美的大食蚁兽。另一种观点认为,镰刀龙生活在水边,以捕食水里的鱼为食。第三种观点认为镰刀龙吃植物,无齿的喙、具脊的牙齿、两颊的颊囊,都说明它可以很有效地啮食松针并将其切成碎片。而且它的盘骨呈篮型,趾骨向后的特征,使它腹部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消化植物所需的很长的肠子。

如果第三种观点正确,那么镰刀龙应是一种极特殊的吃植物的兽脚类。而且镰刀龙大腿比小腿长,足部短宽,不能像其他兽脚类那样快速奔跑和捕食活的动物,只能轻快地行走,至多慢跑。

镰刀龙的巨爪可以用来自卫或者是争夺配偶。当遇到天敌时,它可能站着伸开它的臂,像一只轻拍翅膀的天鹅一样,展示它的巨爪,以起到威吓的作用。

但是镰刀龙的劲敌可是当年在东亚大陆上作威作福的特暴龙。特暴龙是否会向镰刀龙的巨爪退让,好像不容乐观……反观现代的大食蚁兽的爪子就足以杀伤山狮和美洲豹,虽然它还是有可能被捕食,但是也的确能进行强有力的反击。不光是大食蚁兽,就是小食蚁兽的爪子也是相当厉害的。

至于镰刀龙的行走方式,一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镰刀龙的前肢与后肢长度相近,估计是像大猩猩或爪兽那样行动。但是更多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不应该是四肢着地的,因为它前肢的结构不适合支持体重,爪也比较碍事。

由于有关镰刀龙的骨骼化石并不齐备,因此,它的很多特征都属于猜测,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开发、挖掘。

梁龙

一般的说法是,梁龙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最长的动物。根据数据,最长的恐龙应是地震龙(地震龙,即“震撼大地”之意),长达47米~67米,而不是梁龙。但是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已发现的地震龙化石属于一只长得过大的梁龙。古生物学是一门经常在变动的科学,变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各种桂冠常常在变更。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梁龙

拉丁文名:Diplodocus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化石产地:美国科罗拉多

州、蒙大拿州、犹他州、怀俄明州

体型特征:长27米

食性:植物

种类:蜥脚类

释义:双倍横梁的蜥蜴

梁龙生活在1.45亿~1.5亿年前的晚侏罗世,是一种巨大的植食性恐龙。梁龙的身体非常长,化石表明,它的身体即使不完全伸展也长达27米。梁龙有着极细长的脖子和尾巴,其中脖子长8米,尾巴长14米,所以它虽然个子大,体重却并不惊人,通常约10吨~20吨。

一般的说法是,梁龙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最长的动物。根据数据,最长的恐龙应是地震龙(地震龙,即“震撼大地”之意),长达47米~67米,而不是梁龙。但是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已发现的地震龙化石属于一只长得过大的梁龙。古生物学是一门经常在变动的科学,变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各种桂冠常常在变更。

梁龙的脑袋很小,鼻孔长在头顶上,嘴里长着扁平的牙齿,它吃东西的时候可能很少咀嚼,而是将松针等食物直接吞下去。它们会挑选植物较嫩的部分,以减轻胃部的消化负担。

梁龙的前腿比后腿短,臀部高于前肩;每只脚上有5个脚趾。它每次生下很多蛋,但不照顾自己的孩子。幼龙发育速度很快,只要10年的时间就可以完全成长。一只5岁大的象约重1吨,然而同年龄的梁龙却重达20吨,长达15米。对于不受亲族保护的幼龙来说,生长速度快可以使它们的体形迅速达到可与掠食者一比高低的水平,增加成活率。

梁龙的身体被一串相互连接的中轴骨骼支撑着,称为脊椎骨。它的脖子由15块脊椎骨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块,而细长的尾巴内约有70块。梁龙脖子虽长,但由于颈骨数量少且韧,因此脖子并不能像蛇颈龙一般自由弯曲。人们通常认为,它的脖子长得那么长是为了把头伸到松树上去吃松针,就像长颈鹿那样。然而从骨骼间的啮合方式来看,梁龙不可能把头抬到水平以上太高的位置。不过它们却能毫无困难地把头伸向地面(事实上它们有可能把头伸到水平以下的位置),然后大把扫掉地面上的植物,无需移动庞大的身躯。

虽然梁龙是行动迟缓的植食性恐龙,但这并不表示它们面对天敌时束手无策。古生物学家认为,梁龙能用它强有力的尾巴来鞭打天敌,迫使进攻者后退。可以想象得出梁龙在吃食的时候,尾巴不断抽打的情形。梁龙还可能用后腿站立,用尾巴支持部分体重,以便能用巨大的前肢来自卫,它的前肢内侧脚趾上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爪,那可是它锋利的自卫武器。

恐龙知识全接触

恐龙的生长速率

恐龙的生长速率不匀速,其第一阶段膨胀得非常惊人,这可以从恐龙骨骼横切面那些类似年轮的构造看出。这方面可举的例子太多,这里就说说两大阵营的代表:梁龙与暴龙。据美国古生物学家可莉的研究,梁龙幼龙绝对是疯狂生长。出壳时它约1米长,除去细梁龙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最长的动物恐龙知识全接触。

恐龙的生长速率

132长的尾巴与脖子,躯体并没多大。但第1年末,幼龙的长度就增加3倍,体重可达0.5吨;第3年体长可达10米,而体重增至3吨左右;第10年差不多成年前后,体长已达27米,重20吨以上。此时的梁龙已差不多可以保护自己,所以发育速度开始减慢。实际上,如果真如此发育,梁龙的童年基本是不停嘴的,除了睡觉时间外都在进食,其食物从地钱、石松、苔藓、蘑菇到大小蕨类,几乎无所不包。

而作为生物链最顶端的暴龙,其生长速率也相当惊人。耗时4年,研究了二十多具暴龙化石的骨骼横切面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爱里克森团队得出结论:

十几岁的暴龙平均每年增长767千克,这样的生长速度能持续四年多的时间。胃口良好的暴龙在14~18岁期间能增加近3吨,到成年时它的总体重至少在5吨以上。看这个速度,暴龙简直是一部绞肉机!此外,还有一点不能忘记,就是有许多种爬行类在它们的一生当中是持续成长的,年龄越大,体积越大。所以现在零星发现的一些巨大化石,比如在美洲发现的一个高达2.4米,约有一扇门那么大的蜥脚类脊椎化石,可能就是某种已知蜥脚类的长寿版。

辽宁角龙

更为有趣的是,辽宁角龙的发现揭示了角龙类早期进化过程中的镶嵌进化现象。因为,通过研究辽宁角龙,古生物学家发现,角龙类恐龙头骨不同部分的进化速率差别很大,导致进步特征和原始特征在同一属种上表现明显。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辽宁角龙

拉丁文名:Liaoceratops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化石产地:中国辽宁

体型特征:长1米

食性:植物

种类:角龙类

释义:来自辽宁的有角的龙

辽宁角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于2002年在辽宁西部地区发现的一个新的原始角龙类恐龙。经过研究后这种恐龙被命名为“辽宁角龙”,它在分类上属于新角龙类。传统上,角龙类恐龙被划分为两个类群:长有类似鹦鹉嘴的喙部的鹦鹉嘴龙类和长着颈盾的新角龙类。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辽宁角龙属于原始的一种新角龙。它所具有的过渡性质的形态填补了鹦鹉龙类和新角龙类之间的形态差距。

徐星推断,辽宁角龙生存于大约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大小接近于体型较大的狗,是一种四足行走的动物,以植物为食;辽宁角龙和晚期特化发育有长长的颈盾的角龙不同,辽宁角龙的颈盾短,颧角微弱。

古生物学家还发现了角龙类的一系列重要特征,比如炫耀性的颈盾和特化的咀嚼构造的进化过程缓慢。

这是因为原始属种和进步属种差别很大,但新的发现提供了过渡的形态,表明这一变化具有渐进性,这说明其进化经历了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更为有趣的是,辽宁角龙的发现揭示了角龙类早期进化过程中的镶嵌进化现象。因为,通过研究辽宁角龙,古生物学家发现,角龙类恐龙头骨不同部分的进化速率差别很大,导致进步特征和原始特征在同一属种上表现明显。另外,过去角龙类的一系列重要特征的进化序列较为简单,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而新分析表明,这一过程充满了非同源的进化。这表明,角龙类的进化过程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

由于辽宁角龙的发现,导致一些角龙类属种在系统进化树上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将改写角龙类的进化史。辽宁角龙是当时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新角龙类恐龙。结合早期角龙类的形态和它们的生存时代资料,古生物学家发现鹦鹉龙类和新角龙类这两个支系在分离后形态上产生了快速变化,很快获得了各自独特的形态特征,同时,这种快速进化也导致了一些形态特征的复杂性分布。

马门溪龙

中加马门溪龙:虽然现在还没有装架展示,但仅从发现的股骨(大腿骨)就足以猜想它活着时的身体有多长。这根股骨长约2.5米,估计复原后体长可达35米,产地是新疆准噶尔盆地。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马门溪龙

拉丁文名:Mamenchisauru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化石产地:中国,蒙古,日本

体型特征:长21米~25米

食性:植物

种类:蜥脚类

释义:来自马鸣溪的蜥蜴

距今1.45亿年前的晚侏罗世,覆盖着广袤的、茂密的森林,到处生长着红杉树,常有成群结队的马门溪龙穿越森林。马门溪龙的牙齿不像梁龙类的钉状牙,而是勺状的,这可能更加适合当时的植被。

马门溪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标准网球场的长度是23.77米,马门溪龙就达到了25米,实在是难以想象。它的脊椎骨中有许多空腔,因而相对于它庞大的身躯而言,其12吨的体重并不夸张。马门溪龙从尾梢到鼻尖的总长度为25米,体躯高将近4米。它的颈特别长,约有14米,相当于体长的一半,是目前为止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长的动物。若马门溪龙站在地面上,它的头会很容易伸进三楼房间的窗户内。在构造上,马门溪龙长长的颈肋像石膏夹板一样将几节颈椎“捆”在了一起。一旦把长颈扬起来,并呈“S”状弯曲,那么在弯曲幅度较大的地方,尤其是在颈的后部,颈部肋骨就会刺穿颈部皮肤等软组织,对身体造成重度伤害。

马门溪龙的颈长是因为不仅构成其颈的每一节颈椎长,且颈椎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肋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肋可达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12枚)、荐椎(4枚)及尾椎(35枚)相对较少。

马门溪龙的尾巴也占了身体的一大部分,尾巴可以以超音速挥动(电脑模型计算结果),发出犹如大炮的威力,可作防御之用。建筑设计工程学家表示,马门溪龙的颈和尾巴,加上身体部分,就好像一座吊桥(比如金门大桥)。脊椎骨就如吊桥的钢缆,发挥着支撑颈和尾巴的作用,把重量传至身体部分、脚及地面。身体部分就像桥塔,起到把重量传至地面的作用。马门溪龙的吊桥模型并不平衡,因为它的颈和尾巴长度并不平均,颈较长,尾巴较短。以目前的工程技术,要建造如马门溪龙式的吊桥十分困难。

在中国,马门溪龙是不可不提的恐龙。马门溪龙有好几个品种,让我们看看其中比较著名的:

建设马门溪龙:众所周知的马门溪龙可算是恐龙家族中的大明星了,可是建设马门溪龙的标本十分稀少,最早展出时还采用墙装法,将没有化石的部位用油画表示,现在墙装法较为罕见。

合川马门溪龙:长22米,高3.5米,脖颈约是身长的一半,头小,四肢粗壮,以植物为食,生活在湖滨及沼泽地带,曾有亚洲第一大恐龙的美誉,产地是四川合川县。在国内外很多博物馆都有合川马门溪龙的模型。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就为合川马门溪龙题过字。

杨氏马门溪龙:根据1989年采得的一具带有头骨、非常完整的骨架标本命名。它长18米,颈部的长度约为身体全长的一半,由19节长的颈椎组成。其头骨轻巧,开孔很大,上下颌牙齿数多,勺状。杨氏马门溪龙的眼眶内具有巩膜环,可以调节光线,估计视力良好,可以了解大范围内的食物和敌害等情况。

中加马门溪龙:虽现在还没有装架展示,但仅从发现的股骨(大腿骨)就足以猜想它活着时的身体有多长。这根股骨长约2.5米,估计复原后体长可达35米,产地是新疆准噶尔盆地。因为它是在中国和加拿大联合考察时发现挖掘出来的,所以叫中加马门溪龙。

恐龙知识全接触

马门溪龙名字的由来

中国第一具马门溪龙化石的发现是在1952年,当时在四川宜宾的马鸣溪渡口旁修筑宜塘公路时,在土建过程中发现了一具保存不是十分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后来当地的文管所便把恐龙化石运到了北京,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鼻祖杨钟健进行了研究并以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马。”

“鸣溪龙”,由于杨老是陕西人,说话有些口音,在说马鸣溪的时候别人往往误听为马门溪,于是,在后来的文字记录中马门溪便自然而然地取代了马鸣溪。发现马门溪龙的马鸣溪渡口今天依旧存在。

犸君颅龙

古生物学家分析了两个个体的20个有齿痕的骨头,发现伤痕和该恐龙的牙齿吻合。他们排除了是两种大鳄鱼造成的可能,因为它们的齿痕是不规则状的。较小的恶龙有类似的齿痕,但太小了,唯有犸君颅龙的牙齿符合该形状。犸君颅龙当然不只是吃同类恐龙,同样的齿痕在蜥脚类恐龙的骨盆上也有发现。为了严谨起见,古生物学家仔细检查了食尸甲虫在恐龙骨上造成的沟槽。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犸君颅龙

拉丁文名:Majungatholus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马达加斯加

体型特征:长7米~9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犸君(马达加斯加岛的别称)的脑袋

古生物学家从马达加斯加出土的恐龙化石上发现了其嗜食同类的证据。证据来自于这些6500万~7万年前的犸君颅龙。由于它们的尸体很快就被洪流淹埋了,所以保存了骨骼的微细结构,现在它们腿骨上的锯齿状沟痕肉眼可见。

古生物学家分析了两个个体的20个有齿痕的骨头,发现伤痕和该恐龙的牙齿吻合。他们排除了是两种大鳄鱼造成的可能,因为它们的齿痕是不规则状的。较小的恶龙有类似的齿痕,但太小了,唯有犸君颅龙的牙齿符合该形状。犸君颅龙当然不只是吃同类恐龙,同样的齿痕在蜥脚类恐龙的骨盆上也有发现。为了严谨起见,古生物学家仔细检查了食尸甲虫在恐龙骨上造成的沟槽。因为现生的食尸甲虫会在干燥的情况下挖入骨头内成蛹,结果没有发现。

古生物学家解释道,嗜食同类是动物面对艰难环境的普遍反应,白垩世的马达加斯加并不是一个乐园,当时的它比现在更接近赤道,土壤化石等证据显示当时它可能是干旱的沙漠。

恐龙知识全接触

嗜食同类

嗜食同类是现生动物界中普遍的生态行为,在今天的地球上,动物嗜食同类或种内捕食现象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但也很普遍的生态行为。嗜食同类行为在低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相当普遍,比如在食物短缺的时候,有些昆虫、鱼类和两栖类会吃掉它们的同伴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更有甚者,有些昆虫,如螳螂,在交配中也会嗜食它们的配偶。往往在交配受精后,雄性要被雌性吃掉。

在相对高等的脊椎动物中,嗜食同类现象没有低等动物那么普遍,但是也有至少14种肉食的哺乳类以及大量的爬行类和鸟类具有嗜食同类的行为。我们知道,在现生的爬行类中,鳄鱼就吃自己的同类。一些鸟类为了保持群内个体数量的平衡,也会吃掉它们自己产的卵或者已经破壳而出的幼鸟。在体魄强健的雄性狮子中,它们通过竞争占据新的领地成为“一家之主”后,经常会杀死它所占据的新领地中新生的幼崽,目的是为了让雌性狮子尽快繁衍它自己的子孙后代。

事实上,人类嗜食同类的行为也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1999年,法国和美国科学家们通过对法国阿尔代什省穆拉-盖尔西古人类洞穴遗址的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发掘和研究,发现生存于距今10万年前的原始尼安德特人也有嗜食同类的食性行为。其实在现代人类中,嗜食同类现象也普遍存在。食人部落的这种特殊食性行为,不管是源于饥饿造成的环境压力,还是其他宗教的原因,或者是一种文化现象,食人族在许多岛上的土著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慢龙

慢龙的头部小而窄,下颌单薄,吻端是无齿的喙,口中生有类似原蜥脚类的尖锐颊牙,两颊有肉质颊囊。前肢较短,手有三指,指端是弯钩状大爪;后肢较长,足部可能长有蹼,四具趾爪。

慢龙大腿比小腿长,足部短宽,不能像其他兽脚类那样快速奔跑和捕食活的动物,只能以两足轻快地行走,至多慢跑。但它多是懒洋洋地缓慢踱步,于是,它也因此得名。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慢龙

拉丁文名:Segnosaurus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化石产地:蒙古

体型特征:长4米~9米

食性:植物

种类:兽脚类

释义:缓慢的蜥蜴

慢龙生活在距今9300万年

前的早白垩世,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两足行走的恐龙,属于兽脚类恐龙中的镰刀龙类。我们知道,镰刀龙类同时具有兽脚类、原蜥脚类和鸟臀类的特征。

慢龙的头部小而窄,下颌单薄,吻端是无齿的喙,口中生有类似原蜥脚类的尖锐颊牙,两颊有肉质颊囊。前肢较短,手有三指,指端是弯钩状大爪;后肢较长,足部可能长有蹼,四具趾爪。慢龙大腿比小腿长,足部短宽,不能像其他兽脚类那样快速奔跑和捕食活的动物,只能以两足轻快地行走,至多慢跑。但它多是懒洋洋地缓慢踱步,于是,它也因此得名。

关于慢龙的生活方式,古生物学家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慢龙以蚁为食,它有力的前肢和长长的爪子可以轻易地挖开蚁巢取食,类似于现今南美的大食蚁兽。另一种观点认为,慢龙在水中捕食,因为曾在慢龙化石附近发现一串具蹼的四趾脚印,古生物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慢龙留下的,若慢龙脚具蹼说明它会游泳。不过,慢龙的下颌显得无力,捕食滑溜溜的水中动物可能不是易事。第三种观点认为慢龙吃植物,无齿的喙、具脊牙齿、两颊具颊囊,说明它可以很有效地啮食松针并切成碎片,而且它趾骨向后的特征,使它腹部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消化植物所需的很长的肠子。如果第三种观点正确,那么慢龙应该是一种吃植物的兽脚类。

冥河龙

冥河龙最大的特点是其头骨极其坚固,头骨的密度比其他恐龙高,由此可见它们的头骨的确有更好的防震能力。它的头部有一个坚硬的圆形顶骨,厚达29厘米的头盖骨非常厚实,周围布满了锐利的尖刺,而且圆顶连接着脊椎,可以抵受更猛烈的冲撞,而角刺则可用来相互碰撞,充当御敌的武器,确实不是一个好惹的角儿。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冥河龙

拉丁文名:Stygimoloch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美国怀俄明

州、蒙大拿州

体形特征:长3米~6米

食性:肉食

种类:肿头龙类

释义:来自地狱河中的恶魔

这是一种脑袋顶部、后部与口鼻部饰以非常发达的骨板与棘状物的神秘恐龙,它的命名源于美国蒙大拿州的地狱溪,1983年发现冥河龙时的场景就像看到一具地狱恶魔的遗骸一般恐怖。在全部化石记录中,冥河龙那繁多的精巧而复杂的脊冠使它在肿头龙类乃至全部恐龙中都是面目最狰狞的。遗憾的是,我们对这种恐龙所知甚少,迄今我们只发现了5具冥河龙的头骨,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身躯遗骸,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推断出它的生活习性。冥河龙与其他肿头龙类一道在晚白垩世的北美洲大陆上生活,它直立行走,前肢细小,并长有坚硬的长尾巴。冥河龙的头盖骨非常厚实,一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雄性冥河龙之间是以互相碰撞头部来争夺伴侣的,习性类似于当今的野牛,繁殖季节的格斗是那么惊心动魄。另一部分古生物学家则认为冥河龙脑袋上的骨板纯粹是装饰而已,炫耀其漂亮的脑袋可以使雄龙在繁殖季节吸引异性。

冥河龙最大的特点是其头骨极其坚固,头骨的密度比其他恐龙高,由此可见它们的头骨的确有更好的防震能力。它的头部有一个坚硬的圆形顶骨,厚达29厘米的头盖骨非常厚实,周围布满了锐利的尖刺,而且圆顶连接着脊椎,可以抵受更猛烈的冲撞,而角刺则可用来相互碰撞,充当御敌的武器,确实不是一个好惹的角儿。

古生物学家对冥河龙化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肿头龙类脑袋后部的洞网状结构都有愈合的趋势,这使得其头盖骨的厚度能够有所增加,从而证实了这样一种假设:

肿头龙类的进化趋势就是头盖骨趋向更厚实的方向发展。冥河龙那异常厚实的脑袋表明,它在肿头龙类中是比较进步的种类。

古生物学家在冥河龙的栖息地发现了暴龙、阿尔伯脱龙等大型肉食性恐龙,这表明群居生活的冥河龙已经建立了有效的预警机制,机警而敏捷的冥河龙担任着警戒任务,当肉食性恐龙进犯的时候,它们会为了保护老弱的同类撤离而与其殊死格斗。

恐龙迷们可以想象一下,拥有极发达头盖骨与棘的冥河龙和暴龙战斗的场面该是多么血腥……

平头龙

古生物学家推测,平头龙那肿厚的头是在以撞头的方式来角逐群体首领的习性中渐渐发展起来的。当然,这样的厚头也可作为防御敌害的武器,面对肉食性恐龙的袭击,埋首冲上去,进犯者无计可施,大多只好悻悻离去。若是依靠群体的力量,把入侵者团团围住,严阵以待,那被包围的肉食性恐龙反倒成为“瓮中之鳖”,随时有被撞死的危险。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平头龙

拉丁文名:Homealocephale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蒙古

体型特征:长3米

食性:植物

种类:肿头龙类

释义:扁平头的蜥蜴

平头龙全长3米,是肿头类恐龙家族中的成员,它的头盖骨非常厚实,表面粗糙,上面布满了凹坑和骨瘤,这种宽而厚的头盖骨具有很重要的用途。在交配季节来临时,雄性平头龙会用头互相顶撞,看看谁是种群中的强者,并以此向雌平头龙炫耀,以求得对方欢心。这也是决定谁能当群首的方式。它们强健的脊椎和长长的后肢就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在激烈的撞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宽大的骨盆,也可以很好地吸收掉上身受到的冲击。古生物学家推测,平头龙那肿厚的头是在以撞头的方式来角逐群体首领的习性中渐渐发展起来的。当然,这样的厚头也可作为防御敌害的武器,面对肉食性恐龙的袭击,埋首冲上去,进犯者无计可施,大多只好悻悻离去。若是依靠群体的力量,把入侵者团团围住,严阵以待,那被包围的肉食性恐龙反倒成为“瓮中之鳖”,随时有被撞死的危险。这样看来,平头龙也算是植食性恐龙中的强者呢!古生物学家根据所发现的平头龙的化石骨架,为它勾画出了完整的形象:平头龙大约有雄狮那么长,站立时可以到一个人的腰部那么高。它们用两个后肢行走,以植物为食,并且像现在牧场中的牛羊那样,以群居方式生活。

我们从化石上得知,腔骨龙就像今天非洲大草原上的猎豹一样,尾巴在快速奔跑时起平衡作用。但是因为腔骨龙的身高只有l米左右,所以古生物学家估计腔骨龙没有能力捕食比较大型的植食性恐龙,所以他们推测腔骨龙的主要食物应该是早期的似哺乳爬行类,当然还有昆虫。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它们会吞食自己的同类。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腔骨龙

拉丁文名:Coelophysis

生存年代:晚三叠世

化石产地:美国亚利桑那

州、新墨西哥州、犹他州

体型特征:长2.5米~3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空心形态的蜥蜴

腔骨龙是生存于晚三叠世的中小型肉食性恐龙,属于早期的恐龙之一。它的头部小而长,脑部并不大。

跟大部分小型肉食性恐龙一样,腔骨龙的后腿长而有力,可以快速奔跑,前肢有一定的抓握能力,手指上有三个尖锐的爪。

我们从化石上得知,腔骨龙就像今天非洲大草原上的猎豹一样,尾巴在快速奔跑时起平衡作用。但是因为腔骨龙的身高只有l米左右,所以古生物学家估计腔骨龙没有能力捕食比较大型的植食性恐龙,所以他们推测腔骨龙的主要食物应该是早期的似哺乳爬行类,当然还有昆虫。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它们会吞食自己的同类。

在幽灵特场发现的两具骨骸提供了腔骨龙嗜食同类的证据。在它们的遗骸中,体内有大量小腔骨龙的骨头。由于这些骨头过于凌乱,而且体积过大,不可能源自于胚胎,所以这些骨头属于在母腹中未出生的胎儿之说轻易被排除。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嗜食同类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通常发生的原因归诸于极端压力与食物来源匮乏。例如,在干旱期间,当水池逐渐干枯,使鳄鱼被迫挤在狭小的空间时,它们就会开始嗜食同类。同样,当面临长期干旱的时候,腔骨龙也开始嗜食弱小同类。

恐龙知识全接触

似哺乳爬行类

哺乳动物是从爬行类中的似哺乳爬行类(下孔类)进化而来的,这支动物早在石炭世就与别的动物分道扬镳了。似哺乳爬行类可分为盘龙类和兽孔类两大类。盘龙类是蜥脚类基干的早期类群,从石炭世一直延续到早二叠世。兽孔类主要包括恐头兽类、二齿兽类及兽齿类。

恐龙排泄的问题

古生物学家推测,恐龙可能并不需要排尿,这种理论基于现今鸟类和哺乳类的不同。哺乳类透过一种称为尿素的化合物排出含氮的排泄物,这种排泄物有毒,所以需要水稀释。然而,鸟类是以尿酸的形式来排出氮物质,尿酸不具毒性所以不需要借由水分排出,既然鸟类为恐龙的后裔,所以可能早在恐龙进化成鸟类前就已有这种能力。

窃蛋龙

窃蛋龙的生蛋方式介于爬行类与鸟类之间。中国江西发现的化石是古生物学家首次在雌体恐龙体腔内发现两颗保存完整的带壳卵蛋,证实窃蛋龙所属的兽脚类恐龙拥有双输卵管的构造。现生的鳄鱼也有双输卵管,每条输卵管一次下多个蛋,雌鳄要花3个月才能让所有卵的壳形成。但窃蛋龙与鳄鱼不同的是,这两颗恐龙蛋已在子宫附近接近成形,几乎同时经由泄殖腔排出。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窃蛋龙

拉丁文名:Oviraptor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蒙古

体型特征:长1.8米~2.5米

食性:肉食,包括贝类

种类:兽脚类

释义:蛋贼

窃蛋龙是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所主导的第三次中央亚细亚考察队发现的,这个发现不仅为古生物学增加了一个新物种,而且还有一个永远的诅咒。让我们回到发现现场。在清理一窝恐龙蛋化石时,考察队的技师欢森在化石旁边发现了分散着的肋骨碎片,还有些白色的骨骼,这是成型的关节、四肢与腿骨的一部分。考察队继续在这红色的岩石中深入挖掘,渐渐露出更大的骨骼,甚至还有一个破碎的头骨。这副骨骸非常奇怪,是人类所不知的恐龙,状似鸟类。当时美国自然史博物馆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奥斯本认为,它显然是在一次胆大妄为的偷窃活动中死亡的。可以想象,当原角龙返回自己窝的时候,发现窃蛋龙正在试图偷窃它的蛋。愤怒之下,原角龙一脚踩碎了窃贼的脑壳。因此,它的名字有如永远的诅咒。窃蛋龙长1.8米~2.5米,重25千克~35千克,它每只手上长着3个手指,上面都有尖锐弯曲的爪子。第1个指比其他两指短许多。这个指就像个大拇指,可以向着其他两个指呈弧状弯曲,把猎物紧紧抓住。窃蛋龙行动敏捷迅速,凭借两条长长的后腿与腿上3个壮实的爪,可以高速奔跑。窃蛋龙口中没有牙齿,但它的喙强而有力,可以敲碎骨头。其体形如火鸡,并具有长长的尾巴。绝大多数有图绘的恐龙书中,往往画出窃蛋龙利用喙敲碎蛋壳,进而吸食的形象,但是同样来自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维尔于1993年在同一地点发现了更多窃蛋龙化石的身边也有类似的蛋,其中有一个蛋里还有窃蛋龙胚胎的细小骨头。由此可知,窃蛋龙绝对不是偷蛋被杀,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蛋,用它的长爪在呵护着幼小的生命。他还认为窃蛋龙的食物主要是淡水中的蚌、蛤类,因为在湖泊边缘沉积中有更多的窃蛋龙被发现。至此,70年的冤案终于昭雪,但按照命名法,这个名字诅咒还是要继续下去。

窃蛋龙的生蛋方式介于爬行类与鸟类之间。中国江西发现的化石是古生物学家首次在雌体恐龙体腔内发现两颗保存完整的带壳卵蛋,证实窃蛋龙所属的兽脚类恐龙拥有双输卵管的构造。现生的鳄鱼也有双输卵管,每条输卵管一次下多个蛋,雌鳄要花3个月才能让所有卵的壳形成。但窃蛋龙与鳄鱼不同的是,这两颗恐龙蛋已在子宫附近接近成形,几乎同时经由泄殖腔排出。这种每个输卵管每次生一颗成熟卵的方式,不同于鳄鱼每个输卵管每次同时生多颗蛋,反而比较像现生鸟类,仅有单输卵管,每次生育一颗蛋,依序、定时下蛋。

窃蛋龙下蛋后怎么办呢?是亲自孵蛋还是自然孵化?目前尚有争议。在蒙古发现的窃蛋龙骨骼就趴在一窝恐龙蛋上面,像许多现代鸟类的巢穴中那样,它身下的22颗蛋排列成一个圆形。只见窃蛋龙两条腿紧紧地蜷在身子的后部,与现代鸡孵蛋的姿势完全相同。

此外,它的两只前肢伸向后侧方向,呈现出护卫窝巢的姿势。但最近该假说遭到挑战,新理论认为,窃蛋龙是蹲伏在预先建造的蛋巢中心,定期回到窝里,每次生出成对的蛋,并依3、6、9和12点钟的方位,排成多层环状序列,再用细砂覆盖,让炙热的白垩世阳光使其自然孵化。

切齿龙

这些牙齿的特征,在兽脚类恐龙中还是首次发现,因此古生物学家推论,切齿龙应该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它们的牙齿的作用可能是研磨植物,而不像一般肉食性恐龙的尖刃状牙齿用来切割肉类。过去也曾有古生物学家在兽脚类恐龙化石的胃里,发现植食性恐龙肚子里常见的胃石,从而怀疑肉食性恐龙家族里可能有植食成员。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切齿龙

拉丁文名:Incisivosaurus

生存时代:早白垩世

化石产地:中国辽宁

体型特征:长2米

食性:植物

种类:兽脚类

释义:有似门齿结构的蜥蜴

切齿龙生存于早白垩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原始的窃蛋龙类,其属名源自具有似门齿的颌前齿构造。在切齿龙化石中看到,切齿龙具有一对颌前齿,类似于哺乳类啮齿类的门齿,以及伴生着小型、枪尖型的颊齿,有着大的咬嚼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那两颗大大的门齿。这两颗大门齿和老鼠用来啃东西的大门牙相似,同时,切齿龙其他位于面颊的牙切齿龙齿也都具有类似人类臼齿的大型咀嚼面。这些牙齿的特征,在兽脚类恐龙中还是首次发现,因此古生物学家推论,切齿龙应该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它们的牙齿的作用可能是研磨植物,而不像一般肉食性恐龙的尖刃状牙齿用来切割肉类。过去也曾有古生物学家在兽脚类恐龙化石的胃里,发现植食性恐龙肚子里常见的胃石,从而怀疑肉食性恐龙家族里可能有植食成员。不过,头部及牙齿的特征才是更加有力的证据,这次直接从切齿龙的牙齿找到植食特征,总算为肉食性恐龙类群的植食行为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证据。但是肉食性恐龙家族里怎么会繁衍出植食性成员?这应该属于趋同进化。切齿龙会发展出植食性齿式,代表它的栖地和植食性动物相同,也显示兽脚足龙类的生态栖地远较长久所认定的还要多姿多彩。

禽龙

禽龙生存在早白垩世,是第2只正式命名的恐龙。它体长大约9米~10米,体高约5米,体重约4吨~5吨,与一头大象的重量差不多。禽龙走路时常用四条腿,但有时也用两条后腿奔跑,而且能跑得很快。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禽龙

拉丁文名:Lguanodon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化石产地:比利时,英国,德

国,北非,中国

体形特征:长9米~10米

食性:植物

种类:鸟脚类

释义:鬣蜥的牙

1822年3月的某天清晨,曼特尔的妻子玛丽安在房前小池塘边上休息,等待丈夫出诊回家。闲着无事,玛丽安开始仔细查看一堆当地矿工送来的石头。突然,她发现一块岩石的断面上有几个非常圆润光滑的小东西,在阳光下闪烁着黑亮的光芒。出于女性特有的敏感,她把这些化石小心翼翼地撬了出来,一种新的动物被发现了。

1825年,曼特尔在一个博物馆里遇到了访问学者斯塔奇伯里。斯塔奇伯里在看了曼特尔带着的宝贝牙齿后说:“咦,这和我正在研究的南美洲的鬣蜥的牙齿好像差不多啊。”一语惊醒梦中人,两者竟然如此相似!于是,曼特尔给自己发现的动物取名禽龙。从禽龙之后,人们才接受了在同一个地球上,曾经存在着比现生冷血、陆栖的蜥蜴,在尺度上有着如此巨大改变的怪兽的事实!禽龙生存在早白垩世,是第2只正式命名的恐龙。它体长大约9米~10米,体高约5米,体重约4吨~5吨,与一头大象的重量差不多。禽龙走路时常用四条腿,但有时也用两条后腿奔跑,而且能跑得很快。当被肉食性动物追捕时,它的时速能达到35千米。化石表明,幼年的禽龙前肢比成年龙要短小些,可能大都用后肢行走。成年龙多四肢着地,行动要缓慢得多。禽龙的尾巴僵直而侧扁,这有助于它们行动时保持身体的平衡。禽龙喜欢成群生活,因为出土的许多禽龙骨骼彼此距离很近,这证明它们过着群居生活。禽龙长有喙,上下颌的前部没有牙齿,在嘴的侧部有一些细小的牙齿。它后边的牙具很像鬣蜥,但要大得多,大约有100多颗。禽龙喜欢吃马尾草、蕨树和苏铁,它们的大部分时间可能都花费在寻找食物和咀嚼食物上。找到食物后,它用骨质的喙嘴咬下松针,再细嚼慢咽。禽龙有5指:3只中指、1只锥状的拇指和1只灵巧的小指。它最出名的特征在于其尖锐、骨质的拇指爪——最早的复原曾经把它当成一个角。这个拇指可以在自卫时攻击天敌。以禽龙为代表的禽龙类的各种恐龙,如弯龙、无畏龙、穆塔布拉龙、康纳龙和原巴克龙,除南极外,在各洲都有发现。禽龙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它牙齿替换的过程,其方式是,从偶数位后的牙齿开始,所有位于奇数位的牙齿依次被替换。在大多数情况下,替换波从后向前,因此,替换齿系中的牙齿从后向前逐渐变小。在整个禽龙类中,这样的牙齿替换过程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

青岛龙

至于这只管棘的作用,更是众说纷纭。它既不像武器,也不像其他有脊冠的鸭嘴龙那样能扩大自己的叫声。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这只管棘能起到中央神经系统冷却的功能,也有古生物学家指出这个管棘或许是一个移位了的(或者复原过程错误摆置的)鼻骨,被误放在头骨的前方垂直立起的位置。若果真如此,那么青岛龙可能就属于一只扁平脑袋的鸭嘴龙类了。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青岛龙

拉丁文名:Tsintaosaurus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中国山东

体形特征:长8米~10米

食性:植物

种类:鸟脚类

释义:来自青岛的蜥蜴

青岛龙这种举世闻名的鸭嘴龙是根据一具几乎完整的骨架而命名的,它于1951年在青岛附近金刚口村被发现。青岛龙最大的特征是其脑袋前方有一只长而中空的管棘垂直矗立。有人说这只管棘应向前倾斜,也有人说应向后倾斜,还有人说根本就不存在这只管棘。至于这只管棘的作用,更是众说纷纭。它既不像武器,也不像其他有脊冠的鸭嘴龙那样能扩大自己的叫声。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这只管棘能起到中央神经系统冷却的功能,也有古生物学家指出这个管棘或许是一个移位了的(或者复原过程错误摆置的)鼻骨,被误放在头骨的前方垂直立起的位置。若果真如此,那么青岛龙可能就属于一只扁平脑袋的鸭嘴龙类了。

食肉牛龙

食肉牛龙的头骨结构表明其头部肌肉发达,但是其颚及下颌骨则不如其他巨型肉食性恐龙类那样强而有力,有的古生物学家甚至认为这样的下颌不但无法与其他角鼻龙类争夺、厮杀,甚至连捕猎大型的植食性恐龙都比较困难。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食肉牛龙

拉丁文名:Carnotaurus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南美洲

体型特征:长7.5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像食肉牛的蜥蜴

食肉牛龙是-个非常有名的兽脚亚目恐龙,它始终生活在南美洲大陆,其骨骼化石在南美的多处地点被发现,特别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发现的骨架非常完整,甚至有的化石还保存了皮肤的印痕,看上去其生前的皮肤鳞片应该是非常华丽。作为占据当时南美生物圈食物链顶端的巨型掠食者,食肉牛龙长着一个巨大的脑袋,其眼睛上方还引人注目地长了一对突出的骨质的像牛角一样的东西。关于这样的装饰有什么用,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这些牛角物除了作为交配时恐吓对手的标志,也可能如现今植食动物那样为争夺交配权而进行撞角一类的竞争。此外,在抵抗强大的天敌时,这只角也是极为重要的武器。食肉牛龙的头骨结构表明其头部肌肉发达,但是其颚及下颌骨则不如其他巨型肉食性恐龙类那样强而有力,有的古生物学家甚至认为这样的下颌不但无法与其他角鼻龙类争夺、厮杀,甚至连捕猎大型的植食性恐龙都比较困难。此外,食肉牛龙虽有着血盆大口,但牙齿却细小而紧密,这一切都使得当今各国古生物学家对它的生活习性产生了很多的揣测。不仅牙齿特殊,食肉牛龙的前肢也很奇怪,和它的身长比起来,前肢简直小得可怜,而且极不发达,甚至比暴龙的前肢更短,以至于看起来指爪似乎直接从肘部长出一般。但食肉牛龙那两条长而强壮的后腿使它比其他一些大型肉食性恐龙灵敏得多,它可以迅速扑向猎物,在猎物还没反应时就将它们抓获。食肉牛龙的长长的脊柱像一根大梁挑起其下面的重量。从肩部排到臀部的长长的肋骨保护并支撑着食肉牛龙的内脏。如果没有尾巴,食肉牛龙绝不会以高速运动。因为在运动时,食肉牛龙的那条长长的、矫健的尾巴起着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除此之外,这条尾巴还可以使食肉牛龙的头向前伸,以便更好地捕获挣扎中的猎物。

尾羽龙

实际上,尾羽龙的骨骼形态要比始祖鸟原始,是一种奔跑型动物,还不会飞行。最新研究表明,尾羽龙和兽脚类恐龙当中的窃蛋龙类非常近似,可能代表一种原始的窃蛋龙类。窃蛋龙类常见于亚洲和北美白垩世,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类恐龙。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尾羽龙

拉丁文名:Caudiptetyx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化石产地:中国辽宁

体型特征:长70厘米~90厘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尾巴有羽毛的鸟

尾羽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最初被误判为鸟类,但最后被确认为恐龙。尾羽龙和此前发现的原始祖鸟大小相仿,甚至化石保存的姿态都非常相似,但是它们代表两类不同的恐龙。尾羽龙长着短且高的脑袋,嘴巴里除了喙部最前端的几颗形态奇特向前方伸展的牙齿外,几乎看不见其他牙齿。它的前肢非常小,尾巴也很短,不过脖子却很长。在它的胃部,还保留着一堆小石子,这就是现代鸟类胃中常有的胃石,用于磨碎和消化食物。最为激动人心的是,在尾羽龙的尾巴顶端长着一束扇形排列的尾羽,在它的前肢上也长着一排羽毛。这些羽毛具有明显的羽轴,也发育有羽片,总体形态和现代羽毛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它的羽片是对称分布的,而包括始祖鸟在内的鸟类的羽毛则具有非对称分布的羽片。一般认为,非对称的羽毛具有飞行功能。尾羽龙对称的羽毛可能代表羽毛演化相对原始的阶段。实际上,尾羽龙的骨骼形态要比始祖鸟原始,是一种奔跑型动物,还不会飞行。最新研究表明,尾羽龙和兽脚类恐龙当中的窃蛋龙类非常近似,可能代表一种原始的窃蛋龙类。窃蛋龙类常见于亚洲和北美白垩世,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类恐龙。尾羽龙的发现提醒我们窃蛋龙类发育有真正的羽毛。最近古生物学家们在蒙古发现了长有尾综骨的窃蛋龙类,尾综骨的主要功能是固着尾羽。这一发现暗示,所有的窃蛋龙都长有尾羽。原始祖鸟和尾羽龙的发现在生物史上第一次把羽毛的分布范围扩大到鸟类之外,表明羽毛发生在鸟类出现之前,羽毛不能再作为鉴定鸟类的特征。以后如果我们发现长羽毛的动物化石,必须仔细观察它的骨骼形态,才能确定它属于鸟类还是恐龙,因为,长羽毛的未必是鸟类,它有可能是一个长着羽毛的兽脚类恐龙!

鸭嘴龙

鸭嘴龙的行动方式在发现之初就引起了不少古生物学家的注意。

最初,古生物学家在拼凑化石骨头的时候,把它们复原为两只脚行走的动物。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鸭嘴龙

拉丁文名:Hadrosaurs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美国新泽西州

体形特征:长7米~10米

食性:植物

种类:鸟脚类

释义:嘴巴像鸭子的蜥蜴

鸭嘴龙长10米左右,以植物为食。它的头骨较高,一双大大的眼睛长在脸颊两侧,与马、牛的眼睛相似。由于眼睛能够向上移动,而且还有比较大的视神经,所以鸭嘴龙的视力很好,能够对肉食性恐龙保持高度的戒备。鸭嘴龙的喙部由于前上颌骨和前齿骨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构成了宽阔的鸭状吻端,所以被称为“鸭嘴龙”。

讲到鸭嘴龙的特征,它的名字已经告诉我们它有一个扁平的类似鸭嘴的嘴巴。扁平的嘴巴里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2颗菱形的牙齿(大概是已发现恐龙中拥有最多牙齿的品种)。除了数目惊人,这些牙齿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它们还是倾斜的,且互相重叠,齿上有洗衣板一样的磨蚀面,旧的牙磨光了,新的又长出来补充。而且鸭嘴龙上下颌的牙齿可以交错咬动,再加上发达的关节系统和强壮的肌肉,能自由地推动上下颌的运动,所以这些牙齿能够把坚韧的植物纤维切断并磨成糊状,可见它们是非常有效率的进食机器。和较早期的植食恐龙比较,这种牙齿排列方法增加了磨碎食物的效率。植物利用本身结构的转变,适应了由温暖潮湿的侏罗世过渡到较干旱的白垩世的变化。而植食性恐龙则随着食物的变化而不断进化。鸭嘴龙在食物处理机制上的进步增加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令它们成为白垩世最成功的植食性恐龙之一。鸭嘴龙的行动方式在发现之初就引起了不少古生物学家的注意。最初,古生物学家在拼凑化石骨头的时候,把它们复原为用2只脚行走的动物。后来,化石证据证明它们既可以用2只脚行走,也可以用4只脚行走。在利用两只脚行走的时候,尾巴有助保持平衡。鸭嘴龙的后肢很强壮,可以快速地逃避肉食性恐龙的追捕,与它同时间生活的有不少巨型肉食性恐龙,例如著名的暴龙。以体型来看,鸭嘴龙算是中型的植食性恐龙。有意思的是,最初,古生物学家认为鸭嘴龙是在水中生活,但现在已经推翻这一理论,鸭嘴龙并没有生活在水中,最多就是在遭受暴龙的攻击时,才会偶尔游行于水中逃脱。鸭嘴龙的家族观念很强,成年恐龙会很好地保护它们的巢穴,并给幼龙喂食,直到它们长到能够自己出去觅食为止。鸭嘴龙是鸟脚类恐龙最进步的一大类。在亚洲及北美洲等地,晚白垩世的鸭嘴龙化石到处都有发现。鸭嘴龙类可分为两大类群:一是头顶光平、头骨构造正常的平头类;另一类是头上有各种形状的脊冠或棒型凸起,鼻骨或额骨变化较多的栉龙类,如副栉龙。除此以外,还有变化不大、较原始的鸭嘴龙及前颌骨和鼻骨特化成盔状的鸭嘴龙。

异齿龙

异齿龙的脖子、前肢都生得非常短,手指粗大而灵活,第Ⅳ、第Ⅴ根手指很短,但前3指长而灵活,并且有爪子,因而它能够从地下挖掘一些营养多汁的植物根,有时它还会挖蚁巢,抓蚁类来吃。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异齿龙

拉丁文名:Heterodontosaurus生存年代:早侏罗世化石产地:南非体型特征:长1.2米~1.5米食性:杂食。

种类:鸟脚类

释义:生有不同类型牙齿的蜥蜴

异齿龙是鸟脚类恐龙的早期代表之一。从早侏罗世开始,以异齿龙为代表的鸟脚类恐龙迅速发展起来,在下一个纪元,它们成为恐龙大家族中最为多姿多彩的分支。早侏罗世的非洲大陆,干涸的河床冲积物上,稀疏地生长着一些耐旱植物,异齿龙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顾名思义,异齿龙口中的牙齿生得与众不同,它的口中生有门牙、犬齿、臼齿三种牙齿,与哺乳类相似。生长在嘴前部的锋利的门牙,能咬断松枝松针,也能配合前肢掘出并且撕裂植物地下的根茎。吃东西时,它就用这些牙齿把松针逐一撕下来,集中在嘴部两侧;生在嘴两侧的颊齿,其齿冠边缘具有小凸起,这些牙齿担负着咀嚼、磨碎粗糙的植物的任务。当嘴里装满了食物的时候,就利用这些牙齿一起咀嚼,咀嚼时的样子可能与现代的牛羊进食很相似,都是下颌微微向后错动;而那些长而尖利类似犬齿的獠牙,可能只有雄性才有,应该是一种防御武器。当与进犯的肉食性动物短兵相接时,作为撕咬、反击对方的有力武器。异齿龙头部之后的身体骨骼都是典型的鸟臀类恐龙构造,腰带也不例外,耻骨与坐骨平行并相连结。异齿龙的脖子、前肢都生得非常短,手指粗大而灵活,第四、第五根手指很短,但前3指长而灵活,并且有爪子,因而它能够从地下挖掘一些营养多汁的植物根,有时它还会挖蚁巢,抓蚁类来吃。与前肢相比,异齿龙的后肢相对稍长些,后肢的小腿骨、胫骨和腓骨已经愈合,这种愈合使它的下肢和踝关节部位非常稳定;加上背部的肌腱骨化,使躯干脊柱也变得非常牢固。异齿龙生有长长的尾巴,平时,异齿龙四肢着地寻觅食物,偶尔会两足直立,但在遇到天敌时,它会用两足飞奔,此时的长尾巴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

永川龙

永川龙的模式种为上游永川龙,第一具上游永川龙的骨架是1976年在建构上游水库时,一位建设工人在永川县上部沙溪庙组地层的砂岩中发掘的。出土时仅缺失前肢及部分尾椎,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大型兽脚类恐龙。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永川龙

拉丁文名:Yangchuanosaurus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化石产地:中国重庆

体形特征:长10米~11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来自永川的蜥蜴

永川龙是一种生活于晚侏罗世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因其标本首先在重庆永川县发现而得名。永川龙长有一个近1米长的、略呈三角形的大脑袋,两侧有六对大孔,其中一对是眼孔,表明它的视力极佳。其他孔是附着于头部用于撕咬和咀嚼的强大肌肉群,永川龙嘴里长满了一排排锋利的牙齿,就像一把把匕首。永川龙的尾巴很长,奔跑时可以作为平衡器用。它的前肢很灵活,指上长着又弯又尖的利爪,后肢又长又粗壮,生有3趾,像今天的涉禽(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那样用3趾着地,奔跑非常迅速。有这样的后肢,永川龙可以快速奔跑追捕猎物。作为一种大型的肉食性动物,永川龙可能与今天的虎豹一样,性格冷僻,喜欢单独活动。一些性情温和的植食性恐龙常常是永川龙猎捕的对象,一旦被永川龙盯上,就很难摆脱。因此,这些植食性恐龙总是时刻警惕着,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或是嗅到了永川龙的气味,就会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永川龙的模式种为上游永川龙,第一具上游永川龙的骨架是l976年在建构上游水库时,一位建设工人在永川县上部沙溪庙组地层的砂岩中发掘的。出土时仅缺失前肢及部分尾椎,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大型兽脚类恐龙。上游永川龙体长大约7米,头骨长82厘米,高50厘米。其复原的骨架放置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展示厅中。

原角龙

原角龙是生活在东亚地区的一类原始的角龙,个体较小,体长不及3米,高不到l米,四肢短小,身躯肥胖,尾较长,占体长的一半。原角龙用四足走路,长着4只大脚,指(趾)端有蹄状爪,适于在陆地上活动。它有一张喙嘴,很像鹦鹉嘴龙,但要大一些。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原角龙

拉丁文名:Prceratops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蒙古,中国

体形特征:长2米~3米

食性:植物

种类:角龙类

释义:第一张有角的脸

1923年夏天,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的安德鲁斯带领的第三次中央亚细亚考察队在考察过程中采集到大量角龙类化石,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批化石应属于角龙的祖先,所以后来便把它们命名为“原角龙”。这些化石包括有幼龙和成年的恐龙,而其中最令人兴奋和讶异的是还有恐龙的蛋,这是第一批被人类发现的恐龙蛋,这个发现让主张恐龙生蛋的古生物学家深感欣慰。

原角龙是生活在东亚地区的一类原始的角龙,个体较小,体长不及3米,高不到l米,四肢短小,身躯肥胖,尾较长,占体长的一半。原角龙用四足走路,长着四只大脚,指(趾)端有蹄状爪,适于在陆地上活动。它有一张喙嘴,很像鹦鹉嘴龙,但要大一些。原角龙头上还没有进化出角,只是在鼻骨上有个小小的凸起,但其颈部的骨板已经变得很大,形成颈盾,像披风似的遮盖到肩部。起初,古生物学家对原角龙颈盾的作用无法理解。后来,经过仔细的解剖分析,古生物学家发现,这种骨质褶边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附着从头骨后部联到下颌上强大的肌肉组织的。这组肌肉叫做颞肌,功能是带动下颌运动完成咬噬和咀嚼作用。因此可以推测,原角龙以及后来出现的各种角龙类动物具有比其他植食性恐龙强大得多的咀嚼能力,显然是对环境中纤维粗糙的植物比例增大的一种适应。此外,原角龙的颈盾还可以作为支配头部运动的强大的颈部肌肉的附着点。当然,颈盾的存在也保护了受到肉食性恐龙进攻时致命的脖子部位,因此它也是一种保护器官。

中国的原角龙化石极为丰富。近年来,先后在内蒙古地区发现了几十个大小不等的头骨化石和200多个骨架化石,包括了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这对研究恐龙的个体发育是一批极为珍贵的材料。内蒙古地区因此成为除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外,在世界上第2个最有影响的原角龙化石产地,这些化石提供了它们如何生活的众多信息。古生物学家曾发现过一个原角龙的墓地,里面有从成年到幼体的许多骨架化石,说明原角龙是一种以家族为群体生活的动物。与原角龙一同出土的巢、蛋及小恐龙,首次清楚透露出恐龙社会里的家庭生活:原角龙妈妈在沙地上挖好浅坑,然后在坑内产下一窝修长、硬壳的蛋,接着把沙覆盖在巢上,以太阳光散发的热量孵化它们,并在旁护卫着以避免伶盗龙的侵袭。原角龙的蛋和蜥蜴蛋相似,呈长椭圆形,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而蛋壳是钙质的,表面粗糙,有细小而曲折的条状饰纹。

中国猎龙

古生物学家分析了中国猎龙和发现于世界各地的四十多种恐龙的形态特征,在对这些恐龙的二百多个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传统上被认为的鸟类特征在许多恐龙当中都已存在。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中国猎龙

拉丁文名:Sinovenator

生存年代:早白垩世

化石产地:中国辽宁

体形特征:长约1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中国的猎手

中国猎龙生活在大约13亿年前。

它体长不足1米,嘴里长着细小的牙齿,脑颅膨大,前肢能够像鸟翅膀一样侧向伸展,后肢修长,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

中国猎龙分类上属于兽脚类恐龙中的伤齿龙类。这是一类非常奇特的恐龙,具有不同寻常的形态特征组合,因此,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对这类恐龙的系统位置存在很多争议。

中国猎龙是这一类群中最原始的属种,它具有过渡色彩的形态正是古生物学家长期以来所寻求的,中国猎龙代表连接这一类群和其他恐龙类群的缺失环节。2001年的6~7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考察队在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发掘出了一批与众不同的恐龙骨骼化石。其中的两具标本令古生物学家尤为惊喜,其中一块保留了相对完整的头骨构造和不太完整的头后骨构造,另一块则恰好保留了完整的头后骨构造。后来,这两具标本由徐星、汪筱林,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诺雷尔和芝加哥费氏博物馆马可威奇以及加拿大国立博物馆吴肖春组成的团队共同研究,他们将化石命名为“中国猎龙”。中国猎龙的发现表明,这类恐龙在系统进化上代表和鸟类最为接近的恐龙类群之一。中国猎龙的脑颅结构和始祖鸟非常相像,而且其膨大的脑颅表明它具有很高的智力水平,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古生物学家分析了中国猎龙和发现于世界各地的40多种恐龙的形态特征,在对这些恐龙的200多个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传统上被认为的鸟类特征在许多恐龙当中都已存在。他们提出的新的特征分布模式表明,鸟类的主要形态变化在恐龙向鸟类进化过程中很早就已完成。此前带羽毛恐龙的发现表明羽毛出现在鸟类起源之前,中国猎龙的研究则表明,鸟类翅膀的形成和为适应飞行而产生的呼吸系统的转变也在恐龙向鸟类进化的较早的阶段已经完成。

重龙

重龙过着群居生活,这也有助于它们抵御追捕者的进攻。像蜥脚类家族的大多数成员一样,重龙的前脚内趾上也长着大而弯的爪,以此作为武器。虽然重龙的尾巴相较于梁龙的尾巴短了些,但摆动起来仍有很大的威力,可用做防御天敌的武器。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重龙

拉丁文名:Barosaurus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化石产地:美国南达科他州,坦桑

尼亚

体形特征:长20米~27米

食性:植物

种类:蜥脚类

释义:重型的蜥蜴

重龙是一种生活在晚侏罗世的大型植食性恐龙。它与近亲梁龙很像,两者的身躯都很长,站立时身体的最高点也都在臀部,但两者颈部和尾巴的比例不同,重龙的尾巴在比例上较短,由细长的颈部来平衡身体,其颈部由肩膀伸出达9米之长,使得它可能是北美洲最高的恐龙之一。

和梁龙一样,重龙也很难以树尖的松针为食物,而是大把扫掉地面上的植物。古生物学家计算过,如果重龙要像长颈鹿那样,抬头食用树尖上的松针,为了将血液送上脑部,那需要一个极为强劲的硕大的心脏才做得到,而且心脏愈大,心跳就会愈慢,慢到血液还没有送上颈部就开始往回流。

重龙过着群居生活,这也有助于它们抵御追捕者的进攻。像蜥脚类家族的大多数成员一样,重龙的前脚内趾上也长着大而弯的爪,以此作为武器。

虽然重龙的尾巴相较于梁龙的尾巴短了些,但摆动起来仍有很大的威力,可用做防御天敌的武器。即使这样,在生存竞争激烈的年代,凶狠强悍的肉食性恐龙仍不时地威胁着重龙的生命安全。其中,以凶悍著称的异特龙就是重龙最大的天敌。在几番激烈的较量之后,重龙往往都会成为异特龙口中的美食。

恐龙灭绝的猜想

希汉据理反驳,说他们对地狱谷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研究了3年。结果表明:恐龙直到最后灭绝之前,都保持着物种的多样性和庞大数量,根本没看到衰落的迹象。在总计180英尺深的岩层里,以霸王龙和三犄龙分别为代表的肉食和草食恐龙,在数量和种类上始终维持着稳定状态。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多铱岩层之上,就再也找不到恐龙化石了。

数星期内骤然灭绝之谜

在美国蒙大拿州和北达科他州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一度横行于地球的庞然大物——恐龙之所以迅速灭绝,是因为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在北美洲燃起一道火墙,气温随之骤降数。

星期所致。

渐进主义学派有一种理

论,认为恐龙的势力渐渐衰退,已经走上了下坡路,这时小行星撞击地球,给了它们致命的最后一击。

米尔沃基公共博物馆的彼得·希汉通过研究6500万年以前的地层化石结构,对上述说法提出质疑。他说:“我们发现,当时恐龙生活得相当好,灭绝的厄运是突然降临的。”

渐进主义学派的代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威廉·克莱门斯指出,他们的研究已持续了20年之久。地狱谷岩层上部九英尺的构造表明,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200万年的地层里,恐龙化石分布稀少。因此可以推断:

统治地球两亿年的恐龙,还没等到天降横祸,就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

希汉据理反驳,说他们对地狱谷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研究了3年。结果表明:恐龙直到最后灭绝之前,都保持着物种的多样性和庞大数量,根本没看到衰落的迹象。在总计180英尺深的岩层里。以霸王龙和三犄龙分别为代表的肉食和草食恐龙,在数量和种类上始终维持着稳定状态。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多铱岩层之上,就再也找不到恐龙化石了。

究竟是否骤然灭绝,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主因性功能衰退之谜

“由于古气候及地质——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据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雄性恐龙出现了性功能障碍,大量的恐龙蛋未能受精,导致了恐龙最终灭绝。”

这一观点已得到了广东省一些知名地质、古生物专家的肯定。

广东省地质勘查开发局有关人士介绍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多种假说,并对广东、河南等地盛产恐龙蛋化石地层的层位和时代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后发现,河南西峡等盆地的原地埋藏型的恐龙蛋化石能大量完好地保存下来,而恐龙骨骼化石则零星可见,是恐龙蛋未能孵化从而导致恐龙灭绝的直接见证。

支持这一观点的例证,是英国一名化石商人在来自中国的70个恐龙蛋中,只发现一个有胚胎化石,这也说明恐龙蛋的受精率颇低。在恐龙繁盛的侏罗纪时期,雌雄恐龙的生殖能力都很强,大量的受精蛋均孵化出了恐龙,因此出现了保存大量恐龙骨骼化石而未见恐龙蛋化石的情况。到了晚白垩纪,雌性恐龙的生殖功能仍较强,但雄性恐龙却出现了性功能障碍,大量的蛋未能受精,因此出现了大量的蛋化石而骨骼化石则相对十分稀少的情况。而且,从晚白垩纪早期到晚期,地层中的恐龙蛋化石逐渐减少,说明恐龙的生殖功能逐渐衰退,恐龙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灭绝。根据晚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地层中常见有膏盐(石膏、岩盐等)矿物及(或)膏盐层的事实,分析了导致恐龙生殖功能衰退的古气候及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当时是在持续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使湖水中的矿化度逐渐增高而演变成盐湖。恐龙在饮用了盐湖的水后,特别是盐湖水中的硫酸根的浓度大大增高时,极可能对它们的生殖功能造成破坏。此外,华南与含恐龙蛋化石同时代的地层中,有的地方还发现含铀砂岩,铀的核辐射对恐龙的生殖能力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国新疆西部伽师县和岳普湖县一带流行的一种男性不育、女性不孕的地方病——伽师病的例子,说明其病因是由于病者饮用了硫酸根、氯、钠、镁含量过高的克孜河河水所导致,这与恐龙生殖功能的衰退有类似之处。

缘于地质灾难之谜

有相当一部分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是规模庞大的火山爆发扼杀了恐龙这种古代巨兽。持此观点的科学家们认为,当火山喷发时,自地幔到地壳表层形成一股强大的岩浆柱。而这一岩浆柱非常类似于巨型蘑菇,它的伞状“帽冠”直径可以覆盖方圆达一千多公里的地表。

这种火山爆发导致的生态灾难不亚于大行星撞击地球。火山爆发时形成的大量富含化学物质的尘埃严重影响太阳光穿越大气到达地球并导致产生类似于“核冬季”的效应。火山爆发这种地质灾难还完全能够破坏地球表面的臭氧层,而一旦臭氧层被破坏,地球将会又陷入到一个“紫外线的春天”:

在灾难发生之后的数年内动物界中的大型爬行动物将遭受宇宙辐射的强烈冲击。美国地质研究小组负责人哥特·凯勒表示,在恐龙灭绝前的数百万年里,印度洋海域类似的火山爆发就曾经导致过巨大的生态灾难——大量无脊椎海洋动物的代表如巨型章鱼、海洋软体动物及三叶虫纲从此就在地球上销声匿迹。顺便提一句:截止目前,科学界尚未找到古生代时期。大型天体撞击地球的任何证据。目前,地质学家已经证明,像火山爆发这类大型地质灾难在地球历史上的的确确发生过,而且还不止一次。科学家们在对海底沉积岩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找到了有利于这一理论的新证据:他们在地球上各个区域内都找到了同一次火山爆发时所形成的沉积岩遗迹。这就清楚的说明某些火山爆发及其所产生的危害都具有全球性质。

据来自英国加的夫大学地质、海洋及行星研究所的安德烈·科尔表示:“目前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火山爆发时喷射出的岩浆柱到底有多大威力。我可以告诉世人,岩浆柱能够影响某个海域的形成,还能够剧烈地改变地容地貌。像这样的全球性地质灾难足以影响生物的进化过程。很有可能,正是这样的地质作用导致了哺乳动物在地球上的繁衍,并且导致在稍晚时候智人的产生。”

一些专家认为,关于古气候及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引起恐龙生殖功能逐渐衰退以至灭绝的新假说,无疑对当前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与防治污染具有意义。

主因性功能衰退之谜

距今约6万~7万年前地球上发生过一件大事,那就是生物界“霸主”恐龙的突然消失。恐龙的灭绝是如此神秘,个中原因至今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有人说恐龙可能是得癌症死的,还有人说“凶手”可能是一场罕见的干旱。

目前科学界比较广为接受的“外星撞击说”认为,是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最近又为恐龙的死因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他们认为,恐龙之死是水星惹的祸。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太空生物学中心的布鲁斯·朗纳加尔称,他们的电脑模拟表明:6500万年前,水星的轨道发生摆动,导致一颗小行星飞向地球,成为恐龙大灭绝的罪魁祸首。朗纳加尔和他的同事使用电脑模型对2.5亿年前的太阳系进行了“还原”。他们特别着重于计算每个行星的近日点——运行轨道上最接近太阳的点。行星的近日点通常以数百万年为周期围绕着太阳运转。由于星体间的作用力,这种周期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轻微的改变。朗纳加尔等的最新研究发现,近日点周期的这种改变,会对行星内部产生一种“敲击效应”,并进而改变行星的轨道。他们的模型表明,6500万年前,水星的轨道因此而发生摆动,并对太空中的一个小行星带产生影响,增加了其中的小行星离开轨道的几率。水星的摆动并不足以使大量小行星进入地球,但朗纳加尔认为,它很有可能使单个的小行星走上与地球相撞之路。朗纳加尔等人的解释实际上仍可归入“外星撞击说”,不过是为毁灭恐龙的那场大撞击找到了一个初始的“推动力”。尽管如此,仍然还是有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对把水星轨道摆动与恐龙灭绝之间联系起来持怀疑态度。北爱尔兰阿马天文台台长马克·贝利说,朗纳加尔的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不太可能的事件的基础上的。他认为水星不会对太阳系产生影响,因为“它太小了”。贝利说,该研究小组的模型是非常棒的,但把它和恐龙联系在一起太勉强了。臭氧层空洞导致灭绝之谜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在对俄远东地区的四处已被发掘的“恐龙墓地”进行研究后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与臭氧层空洞密切相关。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侏罗纪恐龙家族曾在生物界称霸一时。但到了距今约6万~7万年前的白垩纪,这些“霸主”们却都神秘地灭绝了。个中原因,至今众说纷纭。近年来,俄科研人员在俄远东的昆杜尔地区和布列亚河附近等4个地点发掘出了大量的白垩纪恐龙骨骼化石。专家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发现,很多恐龙的骨骼化石上都留有该恐龙生前曾长期肢体溃烂的证据。俄专家将上述发现与本地区的地球历史研究成果相结合,提出了一个观点:恐龙灭绝的原因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和剧烈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据介绍,在白垩纪时期,太平洋中部曾发生过规模极大的海底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后,海水涌向了陆地,部分地改变了恐龙的生存环境。

这位专家指出,规模如此之大的火山喷发必然会生成大量含碳气体,这些气体足以严重改变地球大气成分,使大气中出现超大面积的臭氧层空洞。这样,阳光中的。

紫外线就会肆无忌惮地穿过“空洞”洒向地球。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不但能使恐龙的肢体产生病变和溃烂,而且还能够影响食物链和改变地球气候。对于适应能力不强的恐龙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此后,火山爆发的影响逐步减弱,海水开始退却,含碳气体排放量急剧减少,臭氧层空洞逐渐消失,地球气候再次大规模改变,而这更加剧了恐龙的灭绝。

上述观点还只是俄科学家的初步论断。今后,科研人员将继续研究以论证这些观点。此外,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比,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较为有限的。

据悉,俄在其远东地区进行的地球历史研究工作已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来自其他18个国家的科学家已参加了上述研究。专家们将通过这些研究来探寻自然灾害、气候变迁与物种兴衰的关系,预测地球的未来。

海啸加速灭亡之谜

一些科学家声称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巨大海啸,最终加速了恐龙的灭绝。

在墨西哥靠近圣·罗萨利奥的海岸峡谷,科学家们发现了大海啸的证据。这里曾经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巨大的海啸,从而导致了一次巨大的山体滑坡,而海啸的形成地正是在大西洋里。科学家认为,当时海啸的成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小行星直接撞击了海洋;另一个就是小行星的冲击导致海中也同时发生了海底峡谷滑坡,从而导致大量的海水涌向海岸,形成海啸。

很多年以来,地理学家们已经知道西大西洋一直到纽芬兰岛的山体滑坡现象的成因就是因为大型的海啸。但是此前一直认为太平洋中没有发生过海啸。

“在圣·罗萨利奥,你能够观察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你能够凭借肉眼就可以发现巨大的滑坡现象。而这个现象正巧发生在6500万年前,也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恐龙灭绝的时代。”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格拉特·维普认为。

然而两名美国地理学家——维普和他的研究同伴地理学家凯斯·布西认为太平洋中也曾经发生过巨大的海啸,只不过太平洋中的“痕迹”不像大西洋中那样明显。

北大西洋海岸线以外的海水比其他大洋要深许多,这也给人们的研究带来困难。然而科学家们称这也就是当年发生海啸的最佳证据,而且这里的海洋生物是全球海洋生物中种类比较少的,也是因为海啸引起的山体滑坡导致它们的灭亡。

此次海啸不仅导致了海洋生物的灭顶之灾,让陆地上的生物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据欧洲著名生物学家理查德·诺里斯·塔克称,海啸让当时的海平面一下子上升了不少,植物遭到海水的侵袭纷纷死亡,而动物也因为找不到食物死去。根据科学家的推断,正是因为小行星引发的大海啸,加快了恐龙灭绝的速度。

气温下降加速灭亡之谜

加拿大科学家表示,他们在加拿大的阿尔贝塔发现了一组大型的恐龙化石,而正是这些化石说明了它们死亡年代气温的急剧变化。但是这个年代却离小行星撞击地球尚有一段时间。这些化石大约是在白垩纪的最后1万年前形成的,这在地质年代中属于极短的一段时间,白垩纪从1.46亿年前一直到6500万年前,而6500万年前恰好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也就是说,化石的形成距离地球遭到撞击大约有1万年的时间。

加拿大皇家迪雷尔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唐·布林克曼是这次考古发现的领头人。他表示在发现化石的周围环境中有着温度变化的种种证据:化石周围的泥土和石头,以及泥土中的煤炭形成,还有当时植物生长缓慢,和伴随着连绵不断的雨季。这一切的证据都表明,当时地球正在经历着温度急剧下降的一场劫难。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恐龙是一种对温度变化忍耐力很强的动物,因为它们有着同哺乳动物相似的身体结构。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乌龟和鳄鱼以及其他大型的爬行动物对周围。

的环境非常的敏感,然而它们

却最终活了下来。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恐龙并不是被分割开单独生存的。”布林克曼说,“它们是复杂环境中的一分子,其中包括植物,还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而温度的变化正是影响了恐龙赖以生活的生态环境,因此最终导致了灭亡。”

因为温度的急剧下降,因此动物和植物的食物和养料也越来越稀少,最终导致恐龙从地球上消失。根据此次的发现,大约超过一半的恐龙已经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灭亡,而小行星只不过是加速了恐龙灭绝的速度。科学家相信,即使小行星不撞击地球,恐龙也很有可能会灭绝。

戴尔·拉赛尔,北卡洛莱纳州的教授和高级化石学家,也认为这个发现和学说是非常可行的,但是他同时认为:“这次的发现只能够说明区域性的地球温度下降,而不能证明6500万年前全球性气候的急剧下降。”

拉赛尔同时认为早在白垩纪中期,就曾经出现过温度下降的迹象,但是当时恐龙却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其他一些科学家也支持拉赛尔的看法,他们仍然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凶应该还是小行星。

气温下降加速灭亡之谜

除上述几种说法外,还有一些观点,它们初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也经不起推敲。例如大陆漂移论者认为,大陆漂移使远古的古陆解体,古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引起了地球气候的改变,使恐龙因不能适应而死亡。但恐龙化石的研究却表明,它们可以在寒冷来临前向气候温热的地区迁徙又比如有人提出,在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地球磁场发生异常。从而引起恐龙生理以及生殖功能的紊乱,最后导致恐龙死亡。在过去漫长的地质年代曾出现过多次磁场倒转(反向),至今原因仍不甚了了。即使恐龙果真遇到过这么一场劫难,在恐龙化石中也应能测出超常的原生剩余磁性,可是直至今日尚未找到这样的记录。1987年,有人在一块8万年以前的琥珀里发现了气泡。经过测试,发现其中氧的含量过少,于是有人提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低造成的。因为尽管恐龙的新陈代谢比较缓慢,但氧气不足也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另外,也有人说是氧气含量过高所致。如果恐龙在氧气过量的大气环境中生活,就会消耗过多的能量,需要不停地吃东西,以补充体力的消耗,这最终也会导致死亡。这种理论也不够严密。琥珀的封闭性不一定很好,即使天衣无缝,气泡中空气的纯度也值得怀疑,而且它只能说明那个时代某一时刻某一地区的空气情况。在一百多种恐龙灭绝的假说中,也有一些荒谬绝伦的说法。比如有人说,恐龙吃的多,排出的粪便也多,它们不会处理垃圾,最后便被淹没在垃圾之中相继死去。又有人说,恐龙因为得了难以忍受的皮肤病而离开了世界。也有人说,由于食物的缺乏或遗传因素的作用,恐龙集体自杀了。还有人认为,恐龙是在猎取食物时被哺乳动物杀死的。更有甚者,竟然提出恐龙是因为对生存感到厌烦,而光明正大地死去的……奇谈怪论,不一而足。但这正说明恐龙的灭绝是相当复杂的待解之谜,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原因所能解释的,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