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恐龙真相
10623700000020

第20章 包头龙

在晚白垩世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包头龙那布满全身的骨质甲片以及尖利的骨棘使它在防御方面进化到了顶点,称得上完备至极。每当遇到自己不可抗拒的敌害时,包头龙趴在地上,避免身体被掀翻,以保护自己全身唯一的弱点——柔软的腹部。这有点类似新生代的雕齿兽或现代的犰狳。

家族档案

中文名称:包头龙

拉丁文名:Euoplocephalus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加拿大、美国

体型特征:长6米~7米

食性:植物

种类:甲龙类

释义:完全装甲的头

包头龙生活在晚白垩世,是所有带甲的恐龙中最著名的。这种坦克似的恐龙最大的特点是其脑袋表面长有融合成一体的大小不一的骨质甲片,这些骨质甲片甚至包裹了眼睑,真正做到了全方位保护头部。除从头到尾被重甲覆盖外,包头龙的体侧还配有尖利的骨棘,就像匕首那般锋利。它的尾巴像一根坚实的棍子,尾端还有一对重30千克的沉重骨锤。像其他甲龙一样,包头龙也有水桶般的身躯,里面装着十分硕大的胃,用来慢慢消化食物。

在晚白垩世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包头龙那布满全身的骨质甲片以及尖利的骨棘使它在防御方面进化到了顶点,称得上完备至极。每当遇到自己不可抗拒的敌害时,包头龙趴在地上,避免身体被掀翻,以保护自己全身唯一的弱点——柔软的腹部。这有点类似新生代的雕齿兽或现代的犰狳,都是靠着厚实似皮革、极具韧性的皮肤来抵挡住大部分的食肉者。虽然包头龙的沉重骨锤壮硕有力,但一般情况下,它不会主动去攻击对方,只有在自己受到大型肉食性恐龙的侵害时,才会伺机挥动发达的尾锤,对天敌予以反击,这种反击的力度十分强大,甚至能够击倒体积庞大许多的暴龙。

恐龙知识全接触

恐龙知识全接触

雕齿兽

雕齿兽是新生代的铁甲武士,在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贫齿目雕齿兽科。它是草食性动物,分布在南美洲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乌拉圭、巴西一带,生存年代为晚更新世(距今约853年前)。虽然雕齿兽看起来凶神恶煞,但它却是名副其实的哺乳类,只是身上背负着看来像龟壳的外表。乌龟的外壳(背甲与腹甲)是由背部的脊椎骨、肋骨与胸骨伸张衍生而成,为身体骨骼的一部分,所以乌龟不可能脱离外壳而存活,而且龟壳本身无法活动,所以乌龟移动起来笨重许多。雕齿兽的外壳则与其身体的骨骼结构无关,而是由表皮结构衍生出坚硬的骨片与角质化硬皮镶嵌而形成厚重的鳞甲,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六角形骨片嵌在角质化的硬皮上,这样的鳞甲硬度够,也能够局部地灵活变形与摆动,使得雕齿兽不会因为身体背负重壳而活动迟钝。成熟的雕齿兽身体全长约4米,它们身上的坚硬盔甲直径一般大于2米,保护着它的身躯。雕齿兽还有一条超过1米长的管状尾巴,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质化的刺,就像一条带刺的巨型棍棒,是它的防御利器。显然,在这样的坚硬装备与武器之下,再凶猛的肉食动物也很难猎食雕齿兽。

犰狳

犰狳是现存贫齿目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包括了贫齿目现存67%的种类,最北到达美国南部,最南到达南美洲南部,栖息于森林、草原和半荒漠等不同的生活环境中。

犰狳不同于其他贫齿目成员,其头骨长而背腹偏平。口中牙齿数量很多,但很细小,且会随年龄增长而部分地丢失。所有犰狳四肢都很结实,前后足大而有钝爪。犰狳为杂食性,以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大型种类也可食腐肉或捕食蛇等较大的动物。

犰狳身体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关节的甲。这种由骨质组成的鳞甲上还覆有角质表皮。体上鳞甲形成各种式样,但通常是一个颈盾及一系列颈部和保护身体大部分的颈盾。在腹部和四肢颈盾之间柔软的皮肤上有稀疏的毛。有些种类能卷曲,以保护易受伤害的四肢和腹部。大犰狳是最大的种类,重达60千克,最小的小犰狳不过1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