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10622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洛克和他的《教育漫话》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他与大卫·休谟、乔治·贝克莱三人一起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的许多哲学家。

洛克在1632年8月29日生于萨默塞特郡的威灵顿村,一个距离布里斯托大约12英里的地方。他的父亲是一名地方法官书记的律师,母亲则是一名制革工匠的女儿。洛克的双亲都是清教徒。出生不久,洛克一家搬到了布里斯托南面的一个村子,洛克便在那里长大。

1647年,洛克被送至伦敦就读中学。毕业后,洛克接着就读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1656年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得硕士学位,1674年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666年,洛克成为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助手。1667年搬进了沙夫茨伯里伯爵在伦敦的住所,兼任他的个人医师。在此期间,洛克开始撰写《人类理解论》的草稿。

沙夫茨伯里伯爵是辉格党的创立人之一,对洛克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伯爵于1672年被指派为英国大法官,洛克随他参加了很多政治活动。1675年,伯爵政坛失势后,洛克只身前往法国旅行。到1679年伯爵的政治情势好转后,洛克又回到了英格兰。在这个时期,洛克开始撰写《政府论》。

1683年,由于被怀疑涉嫌刺杀国王的阴谋,洛克逃亡至荷兰。1688年洛克返回英格兰。不久之后洛克开始大量出版图书,包括《人类理解论》《政府论》及《论宽容》等。

从1691年开始洛克一直住在玛莎姆家中,健康状况不断恶化,1704年10月28日洛克去世,并被埋在附近的一个教堂墓区。洛克终身未婚,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洛克最知名的两本著作是《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其次是《教育漫话》。《教育漫话》是享誉世界的教育经典著作,也是洛克的教育代表作。

《教育漫话》是洛克流亡荷兰期间写给友人讨论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的,在1693年得以出版。

全书的主题是绅士教育,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家长不要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而应该主动引导让孩子们锻炼出强健的体魄。

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人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真正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碍别人获得幸福。洛克指出,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

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等,也要学点儿工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重视培养智力,诱发学习兴趣。

《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做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教育漫话》极为畅销。目前在全球至少出版了120版以上,拥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瑞典语、荷兰语等40多种语言的译本。

《教育漫话》被后世公认为是可以媲美卢梭的《爱弥儿》的世界经典教育名著。在英国,该书被推崇为影响了英国整个19世纪的教育理论权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