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9800000041

第41章 自尊心:如果没了自尊心,一切道德规范都无从谈起

自尊心是所有品德的基础

自尊心是所有品德的基础。如果没了自尊心,一切道德规范都无从谈起。

有些父母会经常对孩子说:“看看隔壁的汤米,他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你什么时候能像苏菲那样懂事,我就心满意足了”“迈克总是取得好成绩,你为什么总是比不上他”……这是种有损孩子自尊的比较,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而敏锐的,需要成人的细心呵护和理解。只有这样,他才会感受到真正的自尊,产生自信。若把儿童看成不懂事的孩子任意去批评、指责,刺伤他的自尊心,那孩子就容易自卑、退缩、紧张,甚至出现憎恨、敌对的情绪。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潜在力量。

很多父母给我写信,把自家的孩子和维妮弗蕾德相比,我很想提醒这样的父母,孩子如果比不上维妮弗蕾德,那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更多的责任应该在他们自身。而他们这样的比较,是伤害孩子自尊的行为。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他内心的体验,而不是与他人比较后的结果。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细心呵护。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使他感到难堪;不要总把孩子比来比去,让他无所适从。一个聪明的母亲在语言方面一定是艺术家,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命令和强迫,所以要想出一种办法,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就让孩子乐意去做。要知道,命令和强迫都是无效的,与其命令孩子,不如好好地引导他们。

有成千上万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教育孩子,对孩子的自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孩子应一视同仁

为了孩子的自尊,我们必须信任他们。因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希望自己被人看重。严厉的管束总会让人看到相反的结果。

有的父母喜欢采用严格的教育方式。严格的教育应有一个限度,那就是无论怎样都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的自尊受到伤害之后,他很容易成为一个懦夫、一个逃避的人。

我非常注意保护女儿的自尊心:平等对待她,平等地与她谈话。很多父母让孩子穿姐姐或哥哥穿过的衣服,我并不赞成这个做法,即使家境不佳,最好也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父母,为了使孩子容易管教,根本不能平等对待孩子。我认识一位父亲,他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一切都为了孩子着想。他家境富裕,无论衣、食、住、行,他都尽量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条件。然而,为孩子创造如此优越成长条件的同时,他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忽略了孩子自尊心的培养。他始终把孩子当成不懂事、没有自主意识的孩子,任何事情都武断地帮孩子做主,既不信任孩子,也不鼓励孩子信任自己。他平常不许孩子做这个也不许做那个,常常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并限制孩子的行为。在父亲的压力之下,孩子渐渐失去了信心,总认为自己是个无能和永远犯错误的人。这个孩子的自尊受损严重,难以康复。

父母营造的家庭应该成为孩子的乐园,冷酷而严格的教养环境必定产生不良的孩子。乐园并不意味着放纵,家庭依然应该注重礼节,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充满欢乐和温馨的气氛。记得狄德罗说过,“父母的责任就是为了孩子把世界改造成一个美好的家园”,所以我们说,建造家庭的乐园正是父母的义务,对孩子而言,家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不论年龄,不论身份,都应平等相待。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格外呵护

很多父母经常在不经意之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这真是令人痛心的事。孩子都有自尊心,如果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一定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些父母对自己的自尊心比较敏感,当孩子对自己叛逆时,便会怒不可遏。有的孩子一件小事没有做好,父母就立刻数落孩子的愚笨;孩子平时有些胆小怕事,就把孩子说成万事不成的胆小鬼;孩子偶尔一次小小的失误,父母也会挂在嘴边絮絮叨叨。现实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不尊重孩子的隐私,甚至有意无意地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真是司空见惯。从我女儿出生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以这种态度对待过她,因为我爱我的小维妮弗蕾德,我不愿意给她造成任何方面的伤害。

维妮弗蕾德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因为自己跑不过他们而感到分外沮丧。我对她说:“维妮弗蕾德,你知道,在所有这些孩子中,你年龄最小,跑得没有他们快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况且,如果他们连比自己小的维妮弗蕾德也跑不过的话,他们不就太笨了吗?不就连一点信心都没有了吗?也给他们一点信心好不好。你若是和同龄的孩子比,我相信,你一定跑得很好。”

有一次,自然教育学校组织春游,大家都穿上了简洁轻便的春装,小维妮弗蕾德却固执地穿上了那件觉得能让自己更好看的绿色大衣。尽管我建议她换上春装,但维妮弗蕾德执拗地拒绝了我。在温暖的天气下,维妮弗蕾德热得满头大汗,而且因为穿着重重的衣服,玩得很不尽兴。维妮弗蕾德感觉很不愉快,希望我带她提前回家。我很随意地说:“春天真的让人很舒服,神清气爽,维妮弗蕾德,如果你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穿上春装的话,妈妈正好为你带了一件,你要不要现在换上呢?”维妮弗蕾德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如果我在出发时强迫女儿换上春装,维妮弗蕾德的自尊、自信就会受到伤害,而且会更加的固执,即便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她也不会觉得玩得很愉快。我这样做,帮助女儿克服了固执,又使她享受了美好的春光,更保护了女儿的自尊和自信。很多时候,在孩子面前,父母习惯充分发挥做父母的权威性,要求孩子、命令孩子、责骂孩子,这些行为都可能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家教成功的父母深悟“良言”的妙用。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孩子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慰、温暖、激励孩子,处处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需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

外貌美丑不由我们自己决定,美貌是上帝馈赠给少数人的礼物。但礼貌和自尊,每个人却都能掌控。

没有自尊固然不行,盲目自尊也不提倡。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给予了太多的夸奖,太多的保护,变得无法承受失败和挫折,一旦遭遇批评,就脆弱而敏感,不能承担;一旦遇到比自己还优秀的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就会生出嫉妒的怒火。事实上,这是由于孩子将骄傲自大的情绪错误地放到自尊的位置上,这种错位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变成一个尖酸刻薄的人。所以,让孩子拥有自尊,必须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的,他们应当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

父母要妥善处理过度赞扬与合理鼓励的界限。父母培养孩子的自尊,要建立在正确的观念上——正确的自尊是既能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同时也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